banner

沉吟师友谊,犹眷草木心——文研院举办第十三期邀访学者欢送会

发布时间:2022-12-28

十二月本不是凛冬,气氛却沉静了一阵。二十日这一天,文研院所在的静园二院,重回往日欢畅,以一场线上线下的相聚,赠别2022年秋季总第十三期邀访学者。九月初的景象尚清晰在目,夏末仍有烈日,从北京、上海、敦煌、台湾、美国、墨西哥等海内外各地赴约而来的十三位学者,前后脚迈进了这座林木葱郁的百年院落。虽有旧相识,更多新相知。四个月的驻访生活,在特定的现实情境、城市起伏的呼吸声中,有引吭高歌,也有沉郁顿挫,但如邓小南院长所说,文研院的日常从未也不可停摆一日。这一期的邀访生活,有更真实深刻的对人的生存与学术生命的内在体认,道了更多珍重,也有更清晰的对这个时代的审视,更准确的评估。道别之际,未名湖毫无声响地结下厚实的冰面,静默地铭记下水波荡漾、塔湖摇曳之时众人欢歌、阔论之形象。



勤耕二院 倦卧静园


9月5号报到当天的金色日光,在一段记录影像的开头重现,洒过红墙碧树,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跳跃。即便季节轮转早已谙熟人心,道别时总不忍直面。二十多分钟的短片,回顾了十三位学者在文研院期间的日常时光,也记录了他们临别时的所思所想。


9月5日报到当天合影


文研院的一部分日常,在每周二、四的报告会与交流会上,这是学者们最集中的思想激荡、切磋研学之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孟宪实老师多次提及这一制度性规范动作的重要性,并分享他关于“王言”制度的研究如何在此过程中受到启发,后而转变为对皇帝制度的研究。他借此指出,学科交叉最深刻的彼此影响,不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在于促发各学科在方向上的内部自省。进一步来说,即从具体学科到人文社科的身份认同与关怀递进,这一点在多位学者的感言中被引为共识。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张小刚老师认为,文研院洋溢着基层单位少有的交流气氛,彼此间的坦诚、互相批评都尤为珍贵。这一难得的探讨机制得到了所有人的共同珍视,因此活泼的氛围中也不乏迫切与紧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万海松老师称其既感到应接不暇,又深陷并乐在其中,如高尔基所说“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


万海松老师领读俄国名著《罪与罚》


二院另一半的日常,是它作为会友、闲聊、雅集的起居之所的集体生活,更多形式的学术漫谈酝酿于其中。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唐克扬老师提及,文研院的气质延续了它前身作为燕京大学宿舍的属性。他曾写过考索燕京大学校园营建史事的《从废园到燕园》,又在二十年前的静园读书,对这一片院子极为熟悉,这次驻访原以为是一次物理空间的重访,却于预料之外找回作为“学术之家”、倦归栖身之所的“燕园”。来自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潘光哲老师,会心于这里人与人之间充满浓郁人情味儿的感情交流,“学术是为了人类生活;文研院不仅是一个学术体制,还是一种生活体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热切关心着‘人’的‘人的体制’。”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Keith Woodward老师称这里“可以更自在地尝试各种想法,因为你知道,这里充满关爱。”墨西哥自治大学的Enrique Dussel Peters老师则感叹这里的“家庭生活”以及他所感受到的如来自家庭成员的无尽耐心。唱歌、跳舞、打乒乓,聚餐、散步、摄影,不同学科的交融在学者们的文研生活中悄然推进。


唐克扬老师为同期学者导览燕园


过去几年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应星老师经常来文研院参加活动,是文研院的老朋友。此番转换身份,成为驻访学人,他感慨文研院带给了大家一份现实世界难得的从容。因为这份从容,所有人得以在人生中共享了这段2022年秋冬转换之际的微妙体验,其中充满了归属于自然和人群的记忆。“刚来的时候躲着烈日;如今则要追着太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金以林老师将感受寄托于日光。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王振忠老师,则流转于对光与影的每日追察之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李成晴老师醉心于明月、斜阳、风雨,以及院中的松树、槐树、山楂树。以上种种现实的生活情境,被视为更加具体的“学术研究的历史情境”,描绘了一个特定群体的“小镇生活”。在离院前的访谈中,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回忆起打山楂的场景,久不从事的体力劳动,不仅唤醒了久居书斋的学者们的身体记忆,同时激发了大家作为知识生产共同体的彼此认知与彼此温暖。这种认知与温暖,无疑将以特定的能量反馈到共同推进的学术事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赵晓力老师说,有文研院这么一个地方在,哪怕我们以后回到自己的单位,回到各自的学科,就觉得手头做的工作还是有点意义。


万海松、李成晴、徐欣等老师打山楂




访古抚今 汇源成河


访前人访过的山,认古人认过的碑,深入田野所带来的与古今之人心理共振的冲击感,也在学者们的临行回忆当中成为共同的体悟。秋冬之际,尽管疫情使得外出活动的组织变得困难重重,文研院仍重启了考察计划,由李零老师和唐晓峰老师带队,组织邀访学者一同前往北京的“五顶”、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以及京郊的万佛堂、金陵、大石窝和琉璃河遗址实地考察。在这几次考察中,文研院还邀请了校内外的专家老师进行讲解。考察的时光是有限的,但与田野和人的一次次相遇及感悟,或能成为隽永的经验,伴随学者们的学术道路。


十三期学者读《百子老会》碑


十三期学者房山考察


应星老师是做田野调查出身的,对田野经历并不陌生,但跟着李零老师考察历史遗迹,“使得自己原本理解的田野的厚度、宽度大大拓展”。金以林老师对去房山大石窝考察时相识的老石匠印象深刻,在地经验的不同,使得老石匠对文化传承、文化保护的认识,以朴实的言语讲出一番道理,“东西要经手摸一摸”“怎么把东西留下来”的一片赤诚令人动容。唐克扬老师回忆起考察途中每一次车门开启之时,总有一些新的伙伴加入,使旅途因为充满未知和一闪而过的片刻而更加奇妙。文研院一行在奔赴和离开当中所创造的种种场景,又何尝不是与历史在多个瞬间的重合。


文研院的楼梯间悬挂有两幅复制精美的敦煌壁画,是敦煌研究院樊锦诗先生所赠。每游走其间,都难免再为丝绸之路上文化汇流的局面所震动。学校严格封控时,张小刚老师曾带领大家驻足于此,领略画中五台山的水墨山水、神僧圣迹;临别之际,他也将文研院在一定程度上比作古代的敦煌,是汇集世界各地思想的地方。


张小刚老师向同期学者讲解二院里的敦煌壁画(复制品)内容


邓小南院长在欢送会上总结了各位老师在四个月内所公开呈现的学术成果,各位老师为北大贡献了精彩的课程、讲座、读书会、论坛发言,并在文研院的多个重要时刻“挺身而出”。来自南美和北美的两位外籍学者,也分别在历史学系开设了中拉关系研究的课程,以及组织了连续数周的社会理论读书会。文研院珍视每一位邀访学者为文研院带来的每一支思想源流,并以“服务学术”“守正出新”的一贯宗旨将这些支流汇聚于一处,使其能碰撞出大江大河之势。


Dussel和Woodward两位老师在邀访学者报告会上



从容立世 琴音愈亮


在上半年遭遇“困学”之后,下半年第十三期的邀访项目继续了预料内的困学情境,同时出现了预料之外的新近状况。整个社会经历了封控、沉寂、放开管制。十一月中旬开始,一部分学者被封控在了校园内部,另一部分学者则无法进入,所有活动转为线上线下坚持推进,虚拟时空的静音比任何沉默都更沉寂。渠敬东老师再次住进了二院,解决留院的邀访学者所面临的各类问题。韩笑老师与其他团队成员也交替申请入院,以维护开展日常学术活动。


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曾论及:人们相知不深,只因不曾共处于沉默。离院之前,第十三期邀访学者集体感受了这股短暂的沉默之力,如一次隐忍的寒冬夜行。但在寒冬的迷雾与一片低沉静穆之中,我们终究听到了琴弓触弦、“燕”声呢喃,后竟越来越响亮: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的徐欣老师的琴声与一首《燕子》回荡在了冬日校园,成为大家于沉默中久等来的一次打破沉默的契机,也托出了众人的希望。


进入十二月之后,在疫情大范围扩散的形势下,邀访学者以及文研院的同事大多都病倒了。然而,潘光哲研究员筹划已久的“胡适的生活世界”工作坊,依然在胡适先生生日这一天如期举办,多位学者带病做了报告或评议;由孟宪实教授主持,徐欣研究员、张小刚研究员与北大历史学系朱玉麒教授共同主讲的“丝绸之路三重奏”也如期举行。


“胡适的生活世界”论坛现场



“丝绸之路三重奏”论坛现场


邓小南院长称以上活动是我们在艰难环境下的共同坚持,是将被铭记的特殊的历史瞬间。同时,对于疫情中受到干扰的治学条件,邓老师表达了遗憾,但也从这段岁月中感受到力量: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感受到各位的达观,感受到每次欢谈背后的沉重,感受到各位的忧思和对于真正学术的期待。学术是学问与见识,也是方法与道术。学术是学者日常生活自然而然的重心,让我们看到文研院坚持的意义所在。大家在二院交流学术,渗透式的交流既丰富又纯粹,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学者在不同的环境下为人、立世的样子。从封控到放开,猝不及防的变化让文研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调整、应变,我们感觉到无力,我们也在努力。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界探求一条真正的思考之路、开放之路。”


渠敬东老师认为第十三期邀访学者所共同经历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他相信在二院这个特定空间中所进行的多场关于时代的谈话,都将在众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文研院也在此中思考学者、学问之区别。真正的学问,来自于师友,而真正的师友展现自由,自由又来自于忧患中有守持。


“我们努力让文研院变成这样的地方,在难以捉摸的不确定的时代里,能让我们心之所系的、在忧患中获得从容的地方,才是我们想共同建设的地方。”


韩笑老师也回忆了时值外界扰攘之际,大家犹能珍惜相聚一地的机会,从容论文讲学。那些特殊的时间和空间,那些走廊漫谈里包含的“忍不住的关怀”,都烙在了这一期相对短暂的相聚之中。



平生师友 犹眷南窗


“旧事如水更如海,知己相望不相闻。”

“未名湖,莫高窟,一点离愁,两处思念。”

“汉唐卷帙思无尽,犹眷南窗草木心。”

“温暖、笑声、人情味儿十足,吾辈夫复何求!”

“歌也欢洽,行也欢洽。与诸君一席谈,总也欢洽。”

……


十三封手书寄语,仍余留写信人的温度。笺短思长,除去离愁,更有一番潇洒和期许。应星老师在酝酿明年的学术活动,金以林老师在策划近代史所与文研院合作的学术展览,文研院也在计划以多种方式邀约各位老师重返欢聚。


第十三期邀访学者欢送会线上合影


杨弘博老师主持了整场欢送会,代表文研院为第十三期邀访学者送上特制的离院礼物。“平生风义兼师友”,静园二院愿为学者们留守住这片精神故乡。群英会、藏修息游之地、学术之家,自由、开放、从容、舒畅,既是文研院留给各位学者最深切的印象,也是学者们留给文研院最恳切的鼓励。


欢送会后,十三位学者相继离院,留下自燕园相从离去的背影。由于疫情,我们没能够当面集体相送,纵有遗憾,更待重聚。道别之后,未名湖的冰场悄悄开放。但不消数日,一阵烟岚,几日风雨后,寒冬终将尽。春风不远,但问归期。


邀访学者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