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访问文研院

发布时间:2019-04-17

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  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王德威

应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的邀请,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王德威于2019年3月下旬访问北京大学。访问期间,王德威教授以“微物,即物,与极物——当代小说与后人类想象”为题发表讲演,并参加了“北大文研论坛”第九十二期“五四与现代中国”主题论坛。此次来访系2019年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组成部分,由文研院与国际合作部联合主办,光华教育基金会提供资助。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著有《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写实小说散论》、《众声喧哗:三○与八○年代的中国小说》、《阅读当代小说:台湾.大陆.香港.海外》、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等。凭借其对中国文学传统做出的极具生命力的阐释,王德威教授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是论述中国文论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3月27日下午,王德威教授公开讲座在二体地下B102报告厅举行,题为“微物,即物,与极物——当代小说与后人类想象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文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平原担任主持。讲座中,王德威教授首先从近期热门电影《流浪地球》谈起,分析这类作品所反映的理论思考。他提到,这些作品将宇宙这一更广阔的、不可知的领域作为背景,进行对人类未来的描绘与对人类命运的想象,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什么是后人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被纳入人类与宇宙的关系领域。相对于国家、种族、性别、阶级等传统议题,这可以视作问题意识的超越。随后,王德威教授介绍并区分了微物、即物与极物三组概念,并介绍当前比较文学界“后人类”研究的现状。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王德威教授也从“后人类”的理论视角展开了精彩解读。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借助人于“轮回”间从动物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情形,从人文立场描绘了人的希望、向往和绝望,其出发点和结束点依旧是“人”等。王德威教授更将文学分析从围绕“人”进行书写的作品延伸到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领域。董启章等作家都曾从器物、建筑等角度出发,分析“物”相对于人的超越,以及它们在具体用途之外的实践意义,由此揭示文学的后人类想象中“非人”的一面。

3月30日,“北大文研论坛”第九十二期五四与现代中国”主题论坛在北京大学二教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一流学者,回顾五四运动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与伦理变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王德威教授受邀出席并在主题演讲环节做报告

 

BT5A4105-1_副本.jpg

“五四与现代中国”论坛嘉宾合影

(第二排左七为王德威教授)

 

王德威教授的报告目为“鲁迅,韩松,与未完的文学革命——‘悬想’与‘神思’”。他借助鲁迅文论“悬想”与“神思”的概念,探索五四文学革命被遮蔽的面向,及其在当代科幻文学中的回应。王德威教授首先通过《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鲁迅早期文论,解释了“悬想”与“神思”的来源。这两项概念都强调“想象力的政治”——深入现实尽头的无物之阵,探勘理性以外的幽暗渊源。1923年至1924年,张君劢与丁文江进行了著名的科学与玄学论战。鲁迅在这场论战中的缄默、文学的缺席,恰恰反证了科学主义的胜利,也说明此时的文学已被异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而原有的复杂、感性、物质层面的意义被遮蔽。在王德威教授看来,鲁迅文学的革命性,不仅在于反映人生、改变现状,也在于直面人生晦涩幽微的物质性,认知现状深处“俱分进化”的动机。如果仅在写实、现实主义的脉络中理解鲁迅,实乃局限了其文学观的最激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