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28】唐雯:从新出元载墓志看德宗的太子地位

发布时间:2017-10-31

2017年10月31日,文院秋季学期第六次邀访学者报告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汉唐文献工作室唐雯研究员发表演讲以“从新出元载墓志看德宗的太子地位”为主题展开报告。文院院长邓小南、院长助理韩笑,访问教授邓淑苹、李楠、孙圣民、肖瑛,访问学者陈波、陈志远、刘未、华、林晓光、胡鸿参与讨论。

陈寅恪先生曾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提出,唐代皇太子地位不稳固,多数情况下无法顺利即位。唐雯从这一论点出发,对德宗的储君地位作了初步的考察。她认为,虽然陈寅恪先生已经提出此命题,但在一般印象中,德宗仍旧是唐代极少数以皇长子身份立为太子并顺利即位的皇帝。后来几乎没有学者继续关注,但最近新出的元载墓志却将这一问题重新提了出来。

该墓志是德宗即位后不久撰写的,背景为元载恢复官职并改葬,而墓志里特别提到其功绩之一便是“立定禁中之策”、“不摇天下之本”,也就是保护了德宗的太子地位。这与早先所出的严厚本墓志遥相呼应,在严厚本墓志中,早已定性为奸臣的元载竟然在死后三十年因曾经保护过德宗而被谥为忠。由此,唐雯表示,德宗储位稳固与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复旦大学汉唐文献工作室唐雯研究员

 

首先,她运用《通鉴》引《建中实录》和《旧唐书·赵涓传》这两段材料说明代宗对于德宗的不信任——这也奠定了德宗太子生涯的主基调。接着,唐雯向大家展示了《册府元龟》中所载寳应二年五月,群臣上表请立太子,最终被代宗拒绝的一条材料。通过这条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代宗并不愿意立德宗为太子。之后,代宗又将德宗图形凌烟阁并赐铁,而这些都强调了德宗的臣子身份。

约同时期,宰相刘晏多次上表要求自己的女婿潘炎辞去元帅判官一职(元帅判官是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德宗的属官)。刘晏上表措辞中的惶恐之态表明他意识到了代宗对立太子一事的犹豫,并有意让自己的家族与德宗进行切割。最后,在吐蕃入侵、代宗东奔的背景下,德宗终被立为太子。唐雯认为,德宗之立,与其说出于代宗的本心,不如说成于以元载为代表的群臣的拥立。

 

 

那么,代宗究竟为何不愿意立德宗为太子?对此,唐雯表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有自己所中意的人选,那就是他的次子郑王邈。唐雯老师结合近年出土的郑王邈墓志和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资料,勾勒出了郑王的人生轨迹。

和他差不多年纪的皇子要在他死后才有机会遥领方镇,在此背景下,郑王先是被任命为平卢青节度大使,后又被任命为极其敏感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而自从宗以该职平乱即位之后,这一职衔始终与皇位继承密切相关。在德宗被立为太子后,随即被解除了这一职衔。郭子仪屡次上表要求恢复他的元帅头衔,但始终没有成功,反而是郑王被代宗置于这个极其敏感的位置上,这也表明了代宗对于郑王特别的重视。不过,这似乎并不是郑王势力膨胀的终点,郑王墓志在记其加天下兵马元帅之后谓有“内自禁旅,外周卫服”(禁旅指的是禁军)。唐雯由此认为,郑王应该曾经涉足过禁军事务。

 

 

随后,她探讨了代宗、德宗两朝禁军领导层的变化。自李辅国以肃宗亲信宦官的身份掌握禁军,到后来的程元振、鱼朝恩,禁军的领导权一直都掌握在宦官手里。但是,在大历五年鱼朝恩被杀之后,内官不再领禁军,取而代之的是军官出身的王驾鹤。所以,在那之后的近十年中,北禁军似乎又回到了唐代前期武将掌兵的状态,宦官与皇权之间的桥梁似乎就此消失。唐雯表示,这一时期可能由郑王取代了宦官成为了禁军与皇权之间的桥梁。而另一方面,从德宗继位后对禁军事务处置失当的表现来看,还是太子时的他并没有处理禁军事务的经验。在这之后,郑王似乎还有过遥领节镇的经历。不过,这一切都在大历八年郑王去世后终归于平静。对此,唐雯认为事有蹊跷。墓志称他在内第去世,之后被权在内省。但无论他是生前住在十王宅还是禁中,尸体都不应该出现在内外朝之间的内省。此外,哀册文中并没有记录他去世的地点——而这本是册文开篇必然会记述的内容。

郑王死后,群臣又有推立韩王的动议,但从代宗直接废除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的举动来看,他似乎无意立韩王为太子。之后,代宗又将郑王的儿子舒王谊托付给德宗,以致德宗朝围绕着舒王谊又掀起了一场动摇太子的风波。唐雯表示,代宗命德宗收养舒王谊的举动本身就有政治交换的意味在里面,而德宗将这种托付内化为了自己的意志。

 

邓小南院长为唐雯研究员颁发聘书

 

唐雯的报告以德宗为个案,再一次印证了陈寅恪先生关于唐代太子地位不稳固的理论,同时也提出了政治史研究中预先设定的理性人是否符合历史真实的问题。

主题报告后,与会学者分别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就报告的内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看法,同时,围绕着政治史研究中研究对象的理性预设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