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静园雅集08】刘昂:明清民国时代的文人歌唱——正本清源话昆曲

发布时间:2017-03-31



 

刘昂:明清民国时代的文人歌唱——正本清源话昆曲

 

 

时间:2017年3月31日(周五)下午14:30

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二楼会议室

主讲人:刘昂(青年昆曲家,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昆曲研习社社委,北京理工大学讲师)

主持人:张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题简介】

昆曲本质是歌唱文学,舞台搬演社会效应虽大,但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昆曲歌唱有“以文化乐”、“声词一致”的特点,与《诗经》以来的中国韵文学特别是唐宋以降的词曲文学血肉相连。诗词唱法茫昧难考,南北曲唱法却鲜活地保留在昆曲之中。在中国韵文学特别是词曲学的传统之下,可以更好地理解作为“一代之文学与一代之音乐相表里”的昆曲。

昆曲清曲歌唱继承古代文人士夫吟唱的传统,又称“冷板凳”,讲究“闲雅整肃,清俊温润”。对四声阴阳、出字归韵、腔格口法等问题都极其考究,有一整套严密的学理支撑。黄翔鹏先生把昆曲归入雅集型传统音乐而非剧场型传统音乐,甚至认为只有昆曲有资格被称作“古典音乐”。明清民国时代文人曲集雅会多喜清曲歌唱,承传的正是清曲歌唱的传统,有“从吾所好”的志趣,不以功利心来看待昆曲,有比较自主和自觉的艺术意识,可以拒绝时尚,保持传统。

雅集拟从南曲北曲与南北曲、昆曲字音、曲谱流变等诸方面,谈昆曲歌唱的文人化特色,中间会穿插曲唱示范(南曲、北曲、词、散曲)。最后讨论昆曲在当代的境遇。

 

【学者简介】

刘昂,1982年出生于北京,曲家、学者。潜心曲学,掌握元明清杂剧南戏传奇近百出,诗词散曲数十支。校订曲谱四本,撰写习曲札记上百条。参加俞平伯创建的北京昆曲研习社至今,任研习社社委。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现为北京理工大学讲师。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