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17】孟庆楠:儒学视域中的经典塑造——《诗经》中的心性与教化

发布时间:2017-04-18

 

 

未名学者讲座(17)

儒学视域中的经典塑造

——《诗经》中的心性与教化

时间:2017年04月18日(周二)19:00

地点:北京大学二体地下B101报告厅

主讲人:孟庆楠(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评议人:常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持人:张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诗经》并不只是一部诗歌集,它更重要的角色,是作为王教典籍,规范生活世界中的基本秩序与价值。《诗经》具有这样的经典意义,有赖于儒者的不断诠释。儒家的理论特色之一,是尝试在人的内心中寻找道德、礼法的依据。而诗篇所描述的丰富场景及其间表达的情感与志意,为儒家的理论探讨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诗篇内容与儒家理论诉求的契合,使得儒家的心性论与相关教化学说,自然地被引入到对《诗经》的诠释中,并深刻地影响了《诗经》的意义塑造。正是由于诠释者为《诗经》赋予的意义体现了儒家对心灵、道德、礼法的一些根本性理解,《诗经》才成为了“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

【主讲人简介】

孟庆楠,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曾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先秦哲学、早期经学思想。目前主要致力于探讨早期儒家《诗》学思想。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