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研讲座81
启蒙运动的黑暗面:世界主义与内战
The Dark Side of the Enlightenment: Cosmopolitanism and Civil War
时间:5月21日(周一)14:30
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哈佛大学历史系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讲座教授)
主持人: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关于世界主义的当代理论将它与有关对话、宽容和不断扩大的社群和交流空间的基本承诺联系在一起。它与其他更具冲突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如特殊主义和民族主义相对立,并且滋养着有关“文明化”与和平化的目的论历史。本次讲座通过追溯世界主义与国内冲突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特别关注“革命的年代”作为一个显著的世界主义和内战激增的时代,对这种有关世界主义的简单假设提出质疑。世界主义和内战被“civitas”(city/城邦)这个观念联系在一起,它是确保和平的有组织的人类共同体,但正如从西塞罗到奥古斯丁的罗马作者提醒后来人的那样,它也是公民同胞或cives(citizens/公民)之间反复出现的毁灭性冲突的舞台。这一罗马传统暗示,生活在城邦中易于招致内战;事实上,只有那些建立了城邦生活的人,才有内战之虞。世界主义可能曾被构想为这种城邦内部冲突的一种解决方案,但它的普世主义具有未曾意料的悖谬后果。通过扩大城邦的界限,世界主义将内部冲突的舞台扩展至囊括全人类:正如马吕斯·彭眉胥(Marius Pontmercy)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中质问的那样,“内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存在‘外部’的战争这回事吗?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战争不都是兄弟间的战争吗?”通过暗示所有人类都是同一个共同体的公民,它也使有关“全球内战”的观点可堪思索,这一观点由卡尔·施密特及其追随者阐发,并在最近由研究跨国恐怖主义的分析者们激活。
【主讲人简介】
大卫·阿米蒂奇是著名的思想史和国际史学者,现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讲座教授,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他著述颇丰,著有《内战:一部观念史》(Civil Wars: A History in Ideas)、《历史学宣言》(The History Manifesto)、《现代国际思想的根基》(Foundation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Thought)、《英帝国的意识形态起源》(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并合编有《海洋史》(Oceanic Histories)、《全球史中的国际法》(The Law of Nations in Global History)、《太平洋的历史:海洋、陆地、人》(Pacific Histories: Ocean, Land, People)、《全球语境中的革命年代》(The Age of Revolutions in Global Context)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