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研讲座156
时 间 2019年11月29日(周五) 10:00 地 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 莫洛金·维亚切斯拉夫 Molodin Viacheslav(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特邀访问教授) 主持人 林梅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评议人 刘 翔(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
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将简单介绍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及其考古队的田野工作,并重点介绍该研究所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西西伯利亚 (塔尔塔斯1号墓地、文格罗沃2号、2А遗址、沃伊卡尔城址、乌姆列瓦边防堡垒等遗址的研究); -南西伯利亚(乌科克高原考古遗址的分期研究); -俄罗斯远东地区(米哈伊洛夫卡文化、塔拉坎文化、靺鞨墓地等研究); -蒙古国(巴滋雷克文化的奥隆库林格勒墓地发掘、蒙古国北部的诺彦乌拉墓地发掘等); -哈萨克斯坦西部的考古遗址及其研究; -印度藏斯卡地区遗址及其研究;
此外,介绍该研究所同德国、蒙古国、韩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波兰、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研究机构的国际学术合作以及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合作经验及最新的出版物。
学者简介 莫洛金·维亚切斯拉夫 (Molodin Viacheslav),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顾问、首席研究员、青铜铁器时代考古研究室主任,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民族学教研室教授,被选为德国考古学研究院的通讯院士(1996)、世界考古上海论坛通讯院士(2013),曾获卡尔平斯基奖(2000)、俄罗斯联邦国家奖(科技奖项)(2005)、杰米多夫奖(2017)等。
莫洛金教授是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考古学专家,自1973年起任西西伯利亚考古学队队长,为西伯利亚考古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发现并研究阿尔泰高山区巴兹雷克文化遗址,大大加深和扩展了对欧亚大陆古代人口人种起源、文化起源的知识。莫洛金教授在西西伯利亚、南西伯利亚地区发现并研究系列考古遗址,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到近代民族文化发展过程的概念,并首次仔细制定了西西伯利亚平原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中世纪晚期人口的人种起源与文化起源的科学概念。
莫洛金教授的学术兴趣还涉及原始艺术遗存年代与符号学、新石器时代到到中世纪时代的墓地与聚落遗址考古学研究、古代历史、十字架图像学、民族与文化起源研究、科学历史学及考古学中的跨学科研究等问题。
温馨提示: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