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伊夫-夏尔 • 扎卡:主体性的另一条道路

发布时间:2022-04-13

为更好的服务学术、服务学者,带动青年教师和学生深入研读,文研院拟组织开展“文研经典阅读”,邀请海内外相关学科学者领读讲解领域内的经典文献,通过集体研读、深入讨论、举办论坛等形式,激发执著探究的深层动力,弘扬北大坚实厚重的人文基础。


第一期“文研经典阅读”,我们邀请了当代法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巴黎大学荣休教授伊夫-夏尔 • 扎卡(Yves Charles Zarka)领读。本期“文研经典阅读”共有五讲,围绕扎卡教授的代表作《主体性的另一条道路》展开讨论,并由扎卡教授亲自担任主讲,通过重返17世纪自然法学家的相关文本,呈现法权主体的建构过程。


文研经典阅读01

主体性的另一条道路

L’autre voie de la subjectivité


第1讲/ 导论:法权主体的发明

第2讲/ 库德沃思:行动,主体与规范

第3讲/ 霍布斯与洛克:身份与自身性

第4讲/ 莱布尼茨:自身性中的他性

第5讲/ 莱布尼茨:主体性法权,公平与仁慈



时 间:2022年04月13日起隔周周三 19: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主讲人:伊夫-夏尔 • 扎卡  巴黎大学荣休教授

语 言:研读会工作语言为法语,配有中文翻译


报名须知:

本次读书会将开放若干旁听名额,限北京大学校本部在校师生报名。如需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报名问卷并于2022年4月5日中午12:00前提交。我们将通过短信或邮件通知报名结果。报名成功的学员,要求全程参与课程,提前阅读课程材料及相关文献,并积极参与讨论。



内容提要

将人视作一种主体(sujet)存在,这是现代世界的特征。某种意义上,古代人并不知何为主体性(subjectivité)。作为现代人,我们常常首先在形而上学层面将主体性的出现追溯至17世纪,更具体地说,即笛卡尔建构“我思”主体的时刻。


然而,对笛卡尔式主体的强调,可能遮蔽了同时期另一种思考主体的可能:在法权意义上,17世纪的现代自然法学家,诸如格劳秀斯、霍布斯、洛克、莱布尼茨等人,建立了法权主体(sujet de droit)的理论,包括身份(identité)、自身性(ipséité)、他性(altérité)、主体性法权(droit subjectif)等关键概念。换言之,尽管在这些非笛卡尔的或反笛卡尔的思想家之间难免存在分歧,但他们构想了一种有别于甚至对立于“我思”主体的主体性。


由此,重返17世纪自然法学派的经典政治-法学文本,探寻建构主体性的另一条道路,这显得尤为重要:它关涉我们理解自身以及所处时代的新的可能。


《主体性的另一条道路》

(Beauchesne,2000)


在法国当代学者中,扎卡教授较早地感受与捕捉到了法权主体这条线索,对其展开了系统性地研究,并于世纪之交出版了《主体性的另一条道路》(Beauchesne,2000)一书,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本次系列读书会中,扎卡教授将借助这部作品,重返17世纪自然法学家的相关文本,呈现法权主体的建构过程。


主讲人简介


伊夫-夏尔•扎卡

(Yves Charles Zarka)

巴黎大学 (Université de Paris) 荣休教授,国际霍布斯学者协会荣誉主席,法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政治思想史领域杰出学者,在现代政治哲学、霍布斯研究、欧洲问题等领域均卓有建树。著有《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决断》《霍布斯与现代政治思想》《古典时期的哲学与政治》《主体性的另一条道路》《权力的形式》《哲学的症结》《知识分子的离去》《重思民主》《重建世界主义》等。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赞助

光华教育基金会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