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研读书66
18世纪的“美的艺术”
《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研读会
时 间: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15: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引言人:高 冀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主持人:张 辉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与谈人:李心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
张 颖
清华大学中文系
孙晓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卢春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卢春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程小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
傅楚楚
商务印书馆
*本场活动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内容提要
夏尔•巴托(Charles Batteux, 1713-1780)是18世纪法国的知名学者,撰写、翻译和主编了大量作品,涉及修辞学、历史、哲学、语法等多个领域,先后当选法兰西铭文和美文学院院士和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Les beaux-arts réduits à un même principe)初版于1746年,并于次年修订再版,是他早年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对美学与艺术基本问题的思考,在18世纪法国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西方美学史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
《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
[法]夏尔·巴托 著;高冀 译
商务印书馆,2024年
《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一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艺术如何模仿美的自然,包括艺术的分类与起源、天才如何通过模仿美的自然来产生艺术、模仿的方式,以及演讲术与建筑如何异于其他美的艺术等。第二部分主要关注趣味及其与模仿的关系,探究趣味的种类与法则,趣味如何模仿自然,如何评价作品等。第三部分涉及诗(包括史诗、悲剧、喜剧、抒情诗等)、绘画,还有音乐与舞蹈。在巴托看来,模仿原理适用于这几种美的艺术,而它们也因此属于同一体系,具有某种共通性。此书包含两个重要思想:第一,采用“5+2”分类法,将以诗和戏剧为主的文学,以绘画和雕塑为代表的视觉艺术,以音乐为代表的听觉艺术,以舞蹈为代表的姿态艺术,以及源于实用性的建筑和演讲术一并纳入“美的艺术”(beaux-arts)的组合,强调艺术的审美性而非实用性;第二,将“美的艺术”归结为一个“同一原理”,即对“美的自然”(belle nature)的模仿。
这本书的中译本于2022年底初次出版,2024年修订再版并入选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本次研读会将邀请多位从事法国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与主持人张辉老师和本书译者高冀老师一同评述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目录
译者前言
献给太子殿下
前言
第一部分通过创造艺术的天才之本性确立艺术之本性
第一章 艺术的划分与来源
第二章 天才只有通过模仿才能产生艺术;什么是模仿
第三章 天才不应按原样模仿自然
第四章 天才应在何种状态下模仿美的自然
第五章 论艺术模仿的方式
第六章 演讲术与建筑如何区别于其他艺术
第二部分 通过自然和趣味法则确立模仿原理
第一章 什么是趣味
第二章 趣味之对象只可能是自然
第三章 引自趣味史本身的证据
第四章 趣味法则的唯一目标即对美的自然之模仿
第五章 趣味的第二条普遍法则
第六章 每件艺术品都有特别的规则,而趣味只能在自然中找到它们
第七章 第一个结论:好的趣味总体上只有一种,具体则有多种
第八章 第二个结论:艺术既为自然之模仿,便要通过与自然的比较来被评判
第九章 第三个结论:自然之趣味既然与艺术之趣味相同,便只有一种趣味适用于一切,包括风俗在内
第十章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结论:尽早培养趣味是何等重要,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对趣味进行培养
第三部分 模仿原理通过其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应用而得到验证
(一) 诗的艺术蕴含于对美的自然之模仿
第一章 我们反驳那些与模仿原理相反的看法
第二章 诗的各个类别在于模仿
第三章 诗歌内容的普遍规则蕴含于模仿
第四章 诗歌风格的规则蕴含于对美的自然之模仿
第五章 史诗的所有规则均蕴含于模仿
第六章 关于悲剧
第七章 关于喜剧
第八章 关于田园诗
第九章 关于寓言诗
第十章 关于抒情诗
(二) 关于绘画
(三) 关于音乐和舞蹈
第一章 应通过语调与动作了解音乐和舞蹈的特性
第二章 激情是音乐和舞蹈的主要对象
第三章 全部的音乐和舞蹈都要有某种意味、某种含义
第四章 作为表现手法的音乐和舞蹈所应当具备的性质
第五章 关于美的艺术之结合
索引
译后记
主 办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