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柿沼阳平:战国秦汉的货币经济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25-04-07


文研讲座370

“柿沼阳平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史系列讲座”第一讲


战国秦汉的货币经济及其特点



时 间:2025年4月8日(星期二)19: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柿沼阳平

                  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 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邀访学者

主持人:陈侃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教授


内容提要

许多证据表明,秦汉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存在使用货币交易商品的现象。市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场所呢?货币具体指的是什么?物价又是如何决定的呢?本讲将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资料,举出具体案例和数据,探讨当时民众的经济活动方式和货币使用情况。




“柿沼阳平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史系列讲座”第二讲


东汉至西晋货币经济的持续与变化



时 间: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19:00

地 点: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柿沼阳平

                  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 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邀访学者

主持人:胡   鸿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教授


内容提要

在过去的历史研究中,魏晋时期常被称为“自然经济”或“物物交换”的时代。的确,到了东汉末年,税收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钱币作为纳税手段的比例有所下降。然而,这真的意味着货币经济的衰退吗?结合各类资料重新探讨魏晋时代各类货币的流通情况及其特点,我们将有可能获得新的认识。




“柿沼阳平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史系列讲座”第三讲


任侠与金钱——汉代货币经济一瞥



时 间: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19:00

地 点: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柿沼阳平

                  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 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邀访学者

主持人:田   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副教授


内容提要

众所周知,汉代涌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豪侠之士,郭解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他用以“抑强扶弱”的资金从何而来?史载他曾参与私铸钱币,这些“盗铸钱”的原料来自何方,究竟是如何制造、又如何流通的?通过郭解的个案,我们将更加深刻地认识游侠活动的兴衰以及汉代货币经济的运作与国家管控。



主讲人简介


柿沼阳平

柿沼阳平,日本东京人,现任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亚洲史学科主任,早稻田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北大文研院2025年春季学期访问教授。早年于早稻田大学获博士学位,入选小野梓纪念学术奖、樱井德太郎奖、冲永庄一学术文化奖励奖。柿沼阳平擅长利用历史学和田野调查方法研究中国货币经济史与中国古代日常社会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史研究》(日本:汲古书院,2011)、《中国古代的货币——围绕货币的人与其生活》(日本:吉川弘文馆,2015年)、《中国古代货币经济的持续与转换》(日本:汲古书院,2018)、《刘备与诸葛亮——从金钱角度看《三国志》》(日本:文艺春秋,2018年)、《中国古代的24小时——秦汉时代的衣食住与性爱》(日本:中央公论新社,2021年)、《中国古代的黑社会——传说上的任侠》(日本:平凡社,2025年)、编著《贵族与士大夫——青年学者眼中的中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岳麓书院藏秦简《为狱等状四种》译注》(日本:平凡社,2024年)。出版译著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册(稻田耕一郎监修翻译,日本:潮出版社,2015年),王震中著《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日本:汲古书院,2018年),孙机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日本:东方书店,2021年)等。





主  办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