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书志学和书籍史系列】祁小春:古籍刻本上的版刻手写书迹

发布时间:2018-11-20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书志学和书籍史系列

古籍刻本上的版刻手写书迹

 

时 间

2018年11月20日(周二) 14:00

地 点

北京大学二体地下B102报告厅

主讲人

祁小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

主持人

熊长云(故宫博物院器物部馆员)

 

【内容简介】

什么是“版刻书迹”?一般来说,古籍中凡是以手写上版者,包括手写体或手写体演化的刻书字体,均可称作“版刻书迹”。在现存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古籍中蕴藏着丰富的“版刻书迹”。

 

为什么要研究“版刻书迹”?从艺术史研究来看:一,书法史研究,实际上是以历代书人、书迹和书论作为对象而展开的,因此对历代书迹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书法史领域中最基础的研究之一。二,除了书法家的书迹之外,古籍版刻书迹的书写者还包括各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人学者、诗人画家等身份,从这些书迹中反映出来的书法风格以及审美趣味,是考察艺术家与作品之间关联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三,古籍中的“版刻书迹”,往往可以代表书写者的最高水准,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这些资料极为珍贵。四,研究“版刻书迹”不仅可以弥补书法史中书迹与书家资料的不足,还可籍以考察由次所反映出来那个时代的书写风气与审美取向,这是书法史论领域迄今为止未曾尝试的一个新的探索。

 

本讲座将节选作者近著《古籍版刻书迹例说》相关内容,以例说方式对以上诸问题试做解答。

 

【学者简介】

 

祁小春,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同年留校古籍整理研究所从事古籍整理工作。1989年应邀赴日本京都教育大学任外国人研究员。1993-98年考入日本立命馆大学大学院文学部史学专攻东洋史专修攻读硕士、博士。1998年获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1999 -2002年历任立命馆大学、京都教育大学、京都产业大学、京都女子大学兼职讲师。2002-07任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专任教师。2007年作为广东省人事厅认定的国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引进回国,现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兼任中山大学兼职教授;(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书法史、王羲之研究。有专著多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有日文专著《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王羲之论考》,中文专著《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王羲之〈十七帖〉汇考》《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増补修订本)《古籍版刻书迹研究》等。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位置图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