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28】秦岭:资源、技术与早期信仰——由良渚谈中国史前文明形成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7-12-12

 

资源、技术与早期信仰:

由良渚谈中国史前文明形成的基础

时间:2017年12月12日(周二)19:00

地点: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2

主讲人:秦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赵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主持人:邢滔滔(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直播说明:腾讯新闻将对本次讲座进行全程直播。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预定本场。

 

 

【主讲人简介】

秦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2003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7月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活动涉及国外考古学理论方法、新石器考古、田野考古、植物考古、玉器研究和公众考古等。承担北京大学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并承办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举办的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参与编写制定《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多项相关行业标准,在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苏、云南、四川等地主持或参与过考古发掘项目,有丰富的田野考古教学及实践经验。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设“植物考古”专业,并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在稻作农业起源、聚落资源域等研究领域,提出并引领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在学界产生了重要作用。从2013年起,关注并参与国内公众考古的发展和理论研究,2016年在河南平粮台遗址主持开展社区考古项目, 引起业内外广泛影响。2004年、2009年,两次访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系(2004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8-2009年英国国家自然环境研究基金NERC特别研究员)。2006-2008年,访问日本金泽大学文学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丛书中发表论文五十余篇。2015年主编并主笔的《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一书获选当年“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讲座背景介绍】

技术,狭义的定义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而英文technology一词的词根techne来自古希腊语,意为”science of craft” ——手工艺的科学。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以精湛的玉器为最主要的物质成就之一,在没有金属工具的前提下,选择利用了软玉(透闪-阳起石)这种特有的硬度高达6.5的矿物资源,并在制作使用流通玉制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社会分工、分化,同时赋予玉以特殊的文化内涵和隐喻性,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各区域文明的发展进程。从这个发展脉络考察,软玉资源的获取、制玉技术的演进、玉器的流通及背后观念的传递——无疑构成一条明线,助我们描绘出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方式及过程。

技术,又并非独立于自然与社会之外的存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它是将物质资源、抽象与实践的知识、社会与政治关系、以及文化信仰等内容交互转化的一套系统实践。因此,在中国独立起源并发展的稻作和粟作农业技术体系,才是我们认识新石器社会的基石,是理解中国早期文明形成基础的“暗线”。农业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资源(作物品种、人口规模、生态环境等等)”的限制,由此产生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进而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和农业技术特点;而不同农业技术体系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对区域资源利用及社会演进方式产生影响。

在新石器传统农业技术的保障下,中国的“青铜时代”并非以青铜农具的发展为特征,直到铁器的出现才改变了中国农业的基本样貌;而发达的玉器手工业先于文字、冶铜技术的出现,通过玉器的“形”与“纹”保障了早期中国“信仰与艺术”的可视性及其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影响它们的发展方向和传播形式——“藏礼于器”的传统由中国史前玉石器始,后为商周青铜器体系所继承发扬。

围绕上述议题,本次讲座选择正在申遗的“良渚古城”为代表的良渚文化为主要案例,通过稻作农业和玉器手工业这明暗两条线索,梳理长江下游史前城市文明(urban society)的产生过程,探讨资源与技术对这一进程的影响和作用;并会通过不同尺度跨区域的比较,来讨论资源、技术及早期信仰视角下中国早期文明兴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