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论坛96】回到“乡村”:整体性视野与中国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7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190629005509.jpg

 

北大文论坛96

回到“乡村”

整体性视野与中国社会研究

 

时 间

2019年6月27日(周四)14:00

地 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发言人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熊春文(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

主持人

金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

 

【内容简介】

 

乡村在近年来的政策领域被提至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乡村的问题与乡村发展是否仅仅就是乡村的问题,或者说它是否仅仅是一个局部性、区域性的议题。这种反思其实承载着我们对仅仅将乡村视为中国一个局部议题的不安,以及对乡村研究仅限于政策研究层面的不满。

 

乡村在中国人的世界中并不只是一个提供食物、贡赋的“车间”,它承载着人们理解个人与家庭、家族及国家关系的价值追求,而这些价值的理解与寄托都源自于人们在乡村社会中基础的生产与生活。正是因为乡村在理解中国整体、安放国人价值寄托上的独特价值,乡村从来就不只是乡村,乡村本身就是中国。

 

清末民初以降,梁漱溟、费孝通等知识分子对乡村的反思与建设从来不是以乡村本身为目的的,而是以乡村为基础或载体来理解中国、探索救国与建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也是从乡村开始,但亦都未止于乡村,而是将革命与改革的逻辑推向全国,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乡村逐步从理解中国整体的镜像转向单面化、局部化,这一方面与研究者在过于专业化的过程中自身整体关怀的衰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农业产值在整体产值及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比的全面下降有关,当农业、农民在整体中的数值化占比下降时,功利主义的思路便自然将承载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乡村视为一个局部性的镜像。然而,经济的工业化与人口的城市化不仅不能轻易地改变国人的生活逻辑与行为方式,相反它令卷入工业化与城市化之中的人们的焦躁与不安需要深度安抚。这种在转型与变迁中对乡村社会的改造及其产生的意外后果,或许促使我们应该重新理解农村在整体中国中的位置,重新反思我们对农村的研究与理解。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180524185852.jpg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位置图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