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在身体与自然之间:中西哲学的自我问题

发布时间:2020-06-02

“文研论坛”是文研院特色的学术项目。三年多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交流,鼓励不同学科的学者以各自的视角加入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诸多核心议题的讨论之中,从而激发学术发展的潜在活力。在当前的特殊形势下,我们将依托文研院的微信公众号,重启思想对话与交锋,特开辟“云端论坛”栏目,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文研院长期以来致力推动的跨学科交流,呈现给关注文研院的朋友们。


第四期“云端论坛”题为“在身体与自然之间:中西哲学的自我问题”,将以直播形式于6月2日(下周二)19时在线上开展,敬请关注。




【内容简介】


自我,是中西哲学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身体既是自我的载体,又是自我的界限,与此相对,在自然之中活动的自我一方面不断探索和理解自然,另一方面也在对自然的理解中不断朝向自身。对作为个体的自我和作为群体的“自我”的构建,不仅建立了理解生命、他人与生活世界的基础,更为历史与未来之间的绵延提供了反思的前提。


如果尝试在身体与自然之间为自我的建构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论域,那么中西哲学传统会如何描述不同思想语境中的自我建构方式呢?进而言之,从自我的建构出发,是否可以进一步理解中西哲学传统在思想方法及反思立场上的异同呢?


【学者简介】


论坛发言人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政治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法国哲学、比较哲学,出版有《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合著)、《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论家:个体与亲亲》等著作。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哲学、礼学、经学、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出版有《麦芒上的圣言》、《浮生取义》、《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人伦的“解体”》等著作。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齐物论及其影响》、《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做中国哲学》及《仁义之间》等著作。



论坛主持人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六朝及隋唐道教史、两汉思想史与宗教经典诠释学。


【收看方式】




本次论坛将于6月2日(下周二)19时在腾讯会议平台上进行直播,观众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链接进入直播室收看,我们期待与您在“云端”相见。


直播二维码:




直播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l/1vblnCLiRNj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