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近世中国的书籍形制与阅读形态

发布时间:2022-07-11


第二届京港青年人文学者学术研讨会

“近世中国的思想、制度与文章”系列论坛·文研论坛167

近世中国的书籍形制与阅读形态



时 间:2022年7月10-11日(周日、周一)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会议室(两地连线)

报告人:

陈 婧(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 助理教授)

崔文东(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助理教授、召集人)

胡 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助理教授)

李仁渊(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林毓凯(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 助理教授)

陆 胤(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副教授、召集人)

韦胤宗(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特聘副研究员)

温海波(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讲师)

许晖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副教授)

许明德(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叶 嘉(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助理教授)

俞国林(中华书局 副总编辑)

张 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教授)

张 赟(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 研究助理教授)

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赵妍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评议人:

陈学然(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副教授)

程美宝(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教授)

马忠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内容提要

近年来,书籍史和阅读史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但相关概念的边界以及研究的范式仍有待讨论。就书籍史而言,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之学固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晚近关于印刷史和出版史的研究更是成果丰硕。但近世中国(明清直至近现代)书籍物质形制和流通机制的剧烈新变,也为这一古老领域提出了新问题。阅读史研究自书籍史衍生而来,惟在同一“阅读史”名号之下,实包含有读书内容、读书主体、读书形态等各异的研究重点。尤其是在读书形态(有关阅读的行为方式)范围内导出“阅读革命”(Leserevolution)主题,更使之与社会史和教育史发生关联。“书籍形制”与“阅读形态”二者如何互相作用,如何规定了近世中国读书人接受、传播、创造新知识的姿态,值得学者深入讨论。


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联合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近世中国的书籍形制与阅读形态”。会议邀请京、港等地青年文史研究者,尝试贯通明清与近现代,在一个更长时段内讨论相关问题。本次活动得到“京港大学联盟”支持。“京港大学联盟”旨在增进京、港两地学术交流与学者沟通,拟在“京港青年人文学者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主题为“近代思想的物质形态与情感媒介”)名义下,持续推动相关议题。

议  程

2021年7月10日(周日)



开幕致辞 9:30-9:40

1

第一场 9:40-12:00

主持:程美宝


张剑《沈尹默〈寺字韵唱和诗〉的文献学视角》

评议:程美宝


张仲民 《张尔田书札中的胡适——兼论民初学界围绕〈章氏遗书〉的互动》

评议:马忠文


俞国林 《文献、文本暨文意之真伪、正讹与异同》

评议:张仲民


2

第二场 14:30-15:40

主持:陈学然


胡琦《〈读史论略〉与近世中国的史学启蒙阅读》

评议:陈学然


温海波《多元识字:从明清杂字看民众认读能力培养》

评议:赵妍杰

3

第三场 16:00-17:45

主持:张剑


韦胤宗《书中书,画中画,房中房——明清世俗图像中的书物与男女》

评议:张剑


陈婧《从私人阅读到公开出版:清代先唐诗总集出版初探》

评议:俞国林


叶嘉《书刊互现:徐卓呆〈影戏学〉知识考》

评议:张赟


2021年7月11日(周一)


4

第四场 9:30-10:40

主持:崔文东


李仁渊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与宋元以来的“读书法”》

评议:陆胤


许明德 《夷夏潜流与书籍流变——略论元代经籍的刊印问题》

评议:胡琦

5

第五场 10:50-12:00

主持:李仁渊


许晖林《虚构乐曲的刊刻:读〈老残游记〉中的〈海水天风之曲〉》

评议:陈婧


赵妍杰《沧桑巨变中的世家子弟——兼论祁景颐日记的史料价值》

评议:林毓凯

6

第六场 14:00-15:10

主持:陆胤


张赟《“在许多中国奈挺格尔中间”:抗战时期的医护、性别和印刷文化》

评议:温海波


林毓凯《胡适的“和平主义”思想:一个阅读史的考察》

评议:韦胤宗

7

第七场 15:30-16:40

主持:林毓凯


陆胤《清季国文教育的书籍载体与教学现实》

评议:许明德


崔文东《启蒙少年的生意:商务印书馆“少年丛书”的制作、流通及影响》

评议:李仁渊


圆桌讨论 17:00-17:50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京港大学联盟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