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邓广铭诞辰115周年学术纪念展

发布时间:2022-11-07


展览时间

2022年8月29日-11月6日


展览地点

北京大学校史馆F1


参观时间

每周三、五、日 9:00-16:00(15:30停止进场)


本次展览免费开放,按疫情防控要求,仅限北京大学校本部在校师生观展。各单位、院系、部门等组织的团体参观,可提前与我院联系,预约参观时间、专业讲解等事宜。

我们将陆续在公众号推出“展品选粹”,以飨更多的线上读者。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邓广铭诞辰115周年学术纪念展




邓广铭先生(1907-1998)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当代宋史研究的开创者、奠基人、学术泰斗,被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先生在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史、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其代表性著述《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岳飞传》《辛弃疾(稼轩)传》《陈龙川传》《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和《稼轩词编年笺注》等,在全国乃至海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广铭先生1995年春在北京大学燕园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刘浦江《邓广铭——宋代史学的一代宗师》


邓先生从学于北大,又执教北大六十余载,晚年出任 “文革”后历史学系首届系主任,创立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为北大历史学科的重振与发展、人文学术传统的赓续与弘扬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国内宋辽金史学界的中坚力量许多与他有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古代史研究学科体系的建设与繁荣。


2022年是邓广铭先生诞辰115周年。为追念先哲懿范,传承人文精神,我们特举办此次展览,回顾先生的治学道路及学术贡献,展现他与母校北京大学的学术情缘,彰显其“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精神品格。



展览现场


1

第一单元 五四启蒙  早年求学


1907年,邓广铭出生于偏僻闭塞的山东省临邑县。成长于家国飘零的动荡年代,这位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的少年,也逐渐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感受到思想的冲击。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周作人等许多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他心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成为邓广铭心向往之的学府。




2

第二单元   烽火流徙  崭露头角

自北大毕业后,邓广铭留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抗战爆发的最初两年,他困守北平,在风雨如晦中完成有关辛弃疾生平与诗文的名作。1939年,他奉傅斯年之召,辗转前往昆明,其后又随迁李庄、重庆等地,始终用功甚勤,对宋史各志的考订,均有重要创见。国家民族的现实境遇,人文学术的时代环境,受业恩师的帮助勉励,推动着邓广铭的宋史研究走向成熟。经由他的筚路蓝缕之功,宋代史学开始在中国新史学中独树一帜。



3

第三单元  教书育人  秉持良知


1950-1965年,邓广铭出版发表了重要的学术著述,也经历过知识分子的劫难,一度被剥夺了上讲台的资格。他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要以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学为研究中国史的“四把钥匙”。此后虽经历多次运动的冲击,邓广铭依然坚持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寻找精神寄托,为教学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4

第四单元   动荡岁月  立身行己

“文革”期间,邓广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反复批判,曾住“牛棚”改造、下放江西鲤鱼洲劳动,1971年返回北大。



5

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  晚暮余晖


邓广铭的学术成就与贡献超越其个人研究领域。他出任“文革”后北大历史系首届系主任,担任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创建中国宋史研究会并连任三届会长。在邓广铭的积极呼吁下,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于1982年成立,培育出大批杰出的史学人才,建立起优良的史学学统,有力推动了中国史学的发展。



结 语

邓广铭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有棱有角,有声有色。他穷毕生之力,对于学术理想、学术品质的追求始终不渝,精益求精。


“独断之学,考索之功”正道出了先生的治学风格与学术追求。他始终坚持“史学即是史料学”的优良传统,曾经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研究心得加以总结,提出以年代、地理、职官、目录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四把钥匙,在中国历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一生中的许多著作都经过反复修改、增订乃至彻底改写。他原本计划在有生之年把四部宋人传记全部改写,由于疾病而未竟其志。



学术研究薪火相传。邓广铭先生期待将手中的火炬传给后来人。今天我们纪念他,正是要将他所追求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的精神发扬并传承下去。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校史馆

北京大学档案馆


学术顾问

欧阳哲生 邓小南 聂文华 苗润博


撰 稿

韩笑 刘雨桐 王瑞


展览支持

邴文彬 杨卓 陈天传


鸣    谢

北京大学图书馆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