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朱凤瀚:汉以前的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

发布时间:2023-03-02

“文明:中华与世界”一直是文研院的核心学术旨趣。2019-2021年持续推出的三期“文明之间”系列讲座,重点关注文明的复合性与包容性;今年秋季,文研院酝酿推出“文明的源与流”系列讲座,仍然旨在倡导带有比较视角和自觉意识的文明研究。


在近代人文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对文明源头的追溯,以及传播与流变过程中的重构,促使中西的研究者将眼光投向不同族群的语言、文献、考古资料、神话、图像等社会生活的总体事实,加以重新解释和阐发。围绕“文明的源与流”,我们既顺流而下,看文明从最初的涓涓细流到包纳百川;也展开比较,看水文与宏观地理的相互作用。本系列讲座邀请多学科的学者,探讨诸如:文明的起源与演化,早期国家的形成与文字的关系,文明的中心与边缘,物质/生态基础与宇宙观,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融通与构造,等等议题。以下为第三讲。



"文明的源与流"系列讲座之三·文研讲座267

汉以前的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



时 间:2023年3月2日(星期四)19: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208会议室

主讲人:朱凤瀚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主持人:韩 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内容提要

欧亚草原与今中国北方地区至晚在约公元前二千纪初即开始有族群与文化的互动,对中国早期文明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讲座选择了三个重要专题予以讨论。公元前二千纪初至中叶,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已是当时的重要冶铸中心。由西城驿二期(约前2000—前1700)至较晚的各四坝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展现了冶铸由红铜—砷青铜—锡青铜转化的趋势,早期可能采用了西亚、中亚的砷青铜冶炼技术,后期更可能受到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东区冶金技术的影响,对于探讨中原早期冶铜技术也有重要的意义。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自殷墟文化早期始,商人即已拥有双轮辐式马车与多种铜车马器,马车的驾驭对于交通与战争方式有重要影响,其传播媒介应是与欧亚草原关系密切的北方族群。商人与北方族群多种互动联系,是商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分布于东北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流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在春秋早中期时进入繁荣期,除自身具有的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外,多有分布于欧亚草原东部的石板墓文化及位于今图瓦地区的阿尔然王冢(一号墓)所代表的文化特征,同时借与燕国及其他周人列国相交往而含有中原文化的因素。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东周早期欧亚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联系的重要媒介。

拓展阅读




《甲骨与青铜的王朝》


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关这一阶段的历史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二十世纪以来,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为上古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开辟了新的视角。朱凤瀚先生是当今学界中国上古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本书选取了朱凤瀚先生在上述学术背景下从1981年至2020年发表的文章八十余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朱先生治学的视野、旨趣、方法和取得的成就。


本书分三册。上册为商代部分,收录了《再读殷墟卜辞中的“衆”》等论文30篇(另附文1篇),中册为西周部分,收录《〈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等39篇论文(另附文1篇),这些文章综合运用了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着重探讨了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家族形态、宗教观念、政治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学术问题。下册包括东周及通论两部分,收录17篇文章,另有1篇访谈文章,东周部分主要论及这一历史阶段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的状况,通论部分的文章则较宏观地论述了商周社会结构、宗教观念的演变等问题,也有对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等方法论的思考,其中也涉及对夏文化考古学探讨的看法。



主讲人简介


朱凤瀚

北京大学历史系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着有《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中国青铜器综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卷《苍颉篇》(整理、释文、注释)、文集《甲骨与青铜的王朝》等。


参与方式

本次活动将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办。因现场座位有限,到达会议室承载上限后我们将停止观众入场,敬请理解。


为方便不能到场的听众,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地址:https://meeting.tencent.com/l/dn1sbhfVItDJ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