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彷徨之始——《破恶声论》的内部矛盾

发布时间:2023-06-20


文研论坛176


 彷徨之始——《破恶声论》的内部矛盾



时 间: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15: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208会议室

引言人:胡志德(Theodore Huters)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荣休教授

与谈人:高远东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教授

季剑青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长聘副教授

陆 胤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长聘副教授

胡 绮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助理教授

评议人:张丽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副教授

主持人:王 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长聘副教授


内容提要

鲁迅著作中的各种矛盾经常引起讨论。评论家一般认为,这是由鲁迅玄奥的写作风格所致。原因是鲁迅的目的并不在为读者提供流畅的阅读体验,而是想引起读者的阅读警惕。本文认为,鲁迅著作中的矛盾隐藏着一个更大的话题,即由他的彷徨带出的一种“认识论”困境,它关系着如何处理甲午之后在中国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欧洲观念结构与中国思想体系之间的冲突和张力。这种认识论张力,在鲁迅留日时期的四篇文言论文已初露端倪。譬如,在《魔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即大量引述了欧洲的知识权威论述。然而,在这系列论文中的最后一篇《破恶声论》中,鲁迅不再引述任何欧洲的知识论述,在追求“心声”和“内曜”的同时,他更曾数度公开挞伐欧洲的影响,提倡中国本土的平民文化。该文在悲观与乐观之间来回摇摆,传递出对稳定世界观的向往,和明知其永不可及的渴望与挣扎。这一摇摆状态也可以在鲁迅写于五四之后的作品中看到。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就是其中的代表。


引言人


胡志德

(Prof. Theodore Huters)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民初文学与思想史,目前研究兴趣集中于二十世纪早期的通俗小说及其思想文化意义。胡志德教授在晚清民初的文学与思想史研究领域,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他还在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将中国文学译向世界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主要著作包括Taking China to the World: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Modernity (Amherst,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22);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Qian Zhongshu(G. K. Hall Press, 1982; 中译本《钱锺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n China: an Anthology (co-editor and co-contributor, M.E. Sharpe, 2005); Culture and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Conventions, Accommodations, and Critiques (co-editor, Stanford Univ. Press, 1997). Wang Hui, 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 (editor and translator, Harvard Univ. Press, 2011); Wang Hui, China's New Order: Society Politics, Economy in Transition (editor and translator, Harvard Univ. Press, 2003).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