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陈来:蒙文通中期的理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4-09-23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涵育学术,激活思想”为宗旨,八年以来坚持汇聚学人,探求学理。循世界学术机构之通例,2021年我们设立了“年度荣誉讲座”,希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的一流学者,依托北大的平台举办学术讲座,展现杰出学者的前沿成就,与北大校内外师生形成积极互动,并且通过系列演讲与出版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原创性的独有思考成果。过去三年里,我们分别邀请到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担任这一荣誉讲座的主讲人。


9月20日,北大文研院即将迎来建院八周年。值此院庆之际,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来老师,担任本院2024年度荣誉讲座主讲人。陈来教授是当代中国学界最有成就的哲学史家之一,30多年来,以其一贯的思想高度与前沿思考,引领了中国哲学界的思考方向与研究范式。先生著述等身,在宋明儒学、先秦儒学、现代新儒学、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现代价值等方面,都留下了开创性与典范性的作品。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24年度荣誉讲座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新心学

(共四讲)

主讲人 | 陈来



第四讲



蒙文通中期的理学思想




1944 年蒙文通《儒学五论》出版,这一时期是蒙文通学术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其理学思想进入成熟的阶段,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蒙文通理学思想发展的中期。在此书中《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一文的《后论》部分中,蒙文通指出,朱子学的弊病是格物穷理,阳明学的弊病是满街尧舜,这两种弊病都根源于对理气问题、天道和人道问题的不当处理。蒙文通认为朱熹、王阳明没有重视作为儒家思想与理学思想核心的“择善”与“思诚”,朱子主张即物穷理,忽视了思诚,王阳明讲满街尧舜,忽视了择善。他认为,伊川说善恶皆是性、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这都不是孟子之学,都不合思诚择善的思想。只有象山说人皆有良心、教人之法不过存心,才是孟子言心言思之学,故象山是思孟的真传。应该说,陆象山为他确立了学问的宗旨,杨简为他指明了行动的基本原则。因此,若就其中期理学思想而言,可以说蒙文通是陆王心学心性工夫论在现代中国的传人。在与冯友兰、梁漱溟、熊十力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蒙文通的理学思想从形式到内容都更为传统,可以说蒙文通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理学儒者,理学是他个人精神生活的依托,在这一点上他与明清理学学者似无二致。


时 间:2024年9月26日(星期四)19:00

地 点: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

主讲人:陈   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院长

                   清华大学 文科资深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学术委员

与谈人:唐文明

                   清华大学哲学系 教授

              盛   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教授

主持人:郑   开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主讲人


陈来

陈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代表作有《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仁学本体论》(三联书店2014年)等。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文研院视频号、b站和抖音平台,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北大文研院及演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捐赠鸣谢

兴证全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