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讲座211】马忠文:近人书信程式与文化蕴含

发布时间:2021-12-09

2021年6月11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211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与线上平台同步举行,主题为“近人书信程式与文化蕴含”。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忠文主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剑主持。



随着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电子化通讯方式的普及,书信这种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近代史研究中,书信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史料,需要准确解读和研究。明清以来,日常书信逐渐形成与社会习俗紧密结合的固定形制,其中也折射出各种文化、礼制的因素,只是今天人们阅读时已经感到有些陌生。由于缺乏详尽的旧式书信写作规范之类的参考作品,人们很难全面了解近人书信及其涵盖的社会文化信息。为此,马忠文老师以各类旧式书信为案例,结合书信的写作程式,探微式重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人们写信的习惯,审视了书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鲜活联系,并呼吁学界重视该领域的研究。



讲座第一部分“尺牍溯源”中,马忠文老师对书信的形式、形制变化做了简要介绍。书信,按照材质划分,最初写在竹片上的被称为“简”,写于木片上的被称为“札”或“牍”。“牍”通常为三寸宽,一尺长,“尺牍”一说由此而来。“缄”本意是丝做的绳子,通常用来捆束上下合拢的两片木札。所以“缄”也用以指信函。另有书信写于绢和帛等织物之上,故也称为“尺素”。


东汉 竹简


尺牍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尺牍与早期法书密切相关,魏晋至宋元时期流传下来如二王尺牍、苏黄尺牍、米芾尺牍、赵孟頫尺牍等众多书法作品,其内容以书信为多。也就是说,传世的法书多为尺牍。另一方面,尺牍没有“韵文”的束缚,成为了古文、散文和小品文常用的文体形式。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及其形制、习惯等。


苏轼《归安丘园帖》


米芾《伯充帖》




讲座第二部分,马忠文老师试用“程式”一词大致概括书信撰写过程的诸多具体问题,并详细讲解了近人尺牍的基本构成,对尺牍中的基本元素分别进行了介绍。


称谓语是尺牍写作者对写作对象的称呼,分为姓名称谓语和称呼语,表示彼此间的社会关系及所拥有的身份、职业、地位等。提称语紧随称谓语其后,为表示尊敬,对长辈或平辈称“阁下”、“尊右”或“执事”等;对老师尊称“夫子函丈”;对女性称“妆次”等。启事语为“者”字结构,给祖父母、父母用“叩禀者”,与其他尊长用“谨启者”、“敬启者”等,与平辈常用“兹启者”、“径启者”等。此外,尺牍一般还包括主题内容、结束语、祝贺语和落款,写作完毕后还有附语部分,通常是附有两行附言以表问候和补充说明的。


近人日常尺牍中常见的书写风俗与习惯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谦辞与抬头。明清日常尺牍中常常出现提笔抬头,表示崇敬之意,分为单抬、双抬、三抬头,情况各有区别。由于频繁出现抬头,书信下行时常空着,当时称之为“吊脚”。


二,空抬,以及自称时的偏位小写。提到对方名字时,不抬头,而是空出两格;提到自己时,名字小一点并且偏右,表达自谦


三,居丧的表示。写信人如果处于居丧状态时,书信落款时一定要表明,如“制”(丁忧、守制)、“期”等用语。


四,落款中称谓的多重关系的叠加。“世姻愚弟”就表达了世交、姻亲和齿序等多重因素。


五,亲笔与代笔。近人尺牍中应酬信函多为他人代笔,如新年、端午、中秋三节时官员贺节。或同僚升职祝贺时,信函中通常有不少客套话,形式较为固定,此类信多非亲笔所写,而由幕僚或计室抄拟。涉及重要机密的事才是亲笔信函。


奕劻的应酬信:工整抄写,并非亲笔


奕劻的亲笔信


密信,通常是亲笔所写,往往没有寄信人和收信人信息,文内写有“付丙”(五行中“丙”即火)或者“付祝”(祝融氏,即火神),意思是接到信读后须将信件“烧掉”;写有“名心”、“两浑”,则表示彼此匿名,也是密信。


张之洞写给某人的密信(署“名心”)


六,副启,正函后另页补写别的内容,常使用“敬再启者”、“再密禀者”等用语。副启的功能较多,或是内容重要,需要另起篇幅表示强调;或是涉及推举人才、引荐职位及其他琐屑内容,不宜放入正函中;或是信已经写完,未能及时发出,又临时加补了新内容。等等。


荣禄致奕劻信


荣禄写给庆王奕劻的信,用笺考究,是荣禄的自用笺纸,印有太湖石图案“绉云簃”笺;正文多处抬格,表示尊敬;称庆王“辅廷仁兄贤王”,“辅廷”即奕劻的字,三重关系叠加,与亲王称兄道弟,说明二人交情匪浅。信的主体内容为对庆王的问候,并落款“愚弟荣禄顿首”。此后荣禄加上了一则副启,特将家奴禀告的私事单独叙说,以表对庆王的感谢,也表明家事琐屑,不便放入正函,以示对庆王的尊重。


七,信封。在近代邮局兴起前,官员书信投递途径,包括外官托折差带信进京、托私人转带等。天津至上海的轮船路线开设后,京官信件多带至上海再分散至苏州、无锡、杭州等地。民间还有一些民信局,而钱庄因专人护送钱票,附带有捎带信函的业务。京城内的书信主要依靠仆人传递。传递情况多种多样,信封亦形态各异。


    

形态各异的信封



讲座第三部分,马忠文老师结合具体的书信图片,重点分析和讲解了近人日常尺牍的基本书写习惯。在那桐与鼎丞的信中,称谓语中“鼎丞”是对方的字号,“方伯大人”是对布政使一职的敬称;“弟”抬两格,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庙堂”抬三格,表个人与朝廷相比为卑的礼制规范。信中那桐谈及自己的母亲“家慈”时,则使用空抬方式,表对长辈的尊敬。这封信还使用了副启“敬再启者”,落款为“名心叩”,表明这是一封密信,其内容不愿为人所知。这封信典型体现了近人书信的多种习俗。


那桐与鼎丞信


写给上级或长辈的书信,必须字迹工整,充满敬意。如吴大澂写給军机大臣阎敬铭的书信。


吴大澂致阎敬铭信


1899年春夏之际武卫军统帅荣禄写给袁世凯的一封亲笔信则有特殊背景。当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挑衅不断,意大利又要求强租江门湾,清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为开战作准备,派遣袁世凯率领新建陆军以镇压土匪之名开行山东。这封信反映了荣禄对袁世凯的鼓励和信任,信中叙事亲切,信末“太夫人前叱名请安”一句,虽是书信中的常见客套话,也表明荣禄主动自降身份,显示出与袁世凯之间的私交和笼络之意。


荣禄与袁世凯信


清末实业家张謇的这封信中,上款写“陶帅大公祖大人钧鉴”,“陶帅大公祖大人”就是端方,“帅”显示其统领两江总督的身份,“大公祖”意指父母官,因端方任职两江总督,张謇籍贯南通,故有如此称呼。提称语“钧鉴”只有官员身份的人可以用。落款“治侍张謇”,表明自己是于陶帅治下之民,“侍”一般士指向翰林院的晚辈向前辈的称呼,这里用来表达对端方的尊敬。


张謇致端方信




讲座的第四部分,主要对名刺、投刺与借片一类习惯作了介绍。京官生活中很重要一部分就是相互拜会。“拜帖”的“帖”也叫名刺、名帖。一般由木版印刷制成,背面右下角记录有自己的家庭住址。通常拜客都备有名刺,来华外国人也入乡随俗,印有自己的名帖。


来华外国人的名帖


近人有一种习惯:用拜帖作为便笺来用,拜帖上写了书信内容,由仆人递送。用自己的名刺做便笺,写完内容,只需在名字下添“顿首”二字即可;使用别人的名刺做便笺,称作“借片”,需要做简单处理,或在原名帖名字右上角注一“借”或“升”字,或将原名旁边画小圈,通过这样的办法,将名帖的原本功能消除,转为笺纸来用。


各种“借片”




讲座的第五部分“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尺牍审美的差异”一节中,马忠文老师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尺牍是否有艺术审美的意义,其实差异性很大。首先,家书类书信,通常不具备艺术意涵,因为当时没有艺术创作的动机。至于时下视为珍贵的艺术品是出于对书法艺术的重视。


许宝衡(清末民国长期担任中枢机要秘书)家书


其次是文人尺牍,尤以翰林出身的士人之间的交往书信,有明确的艺术创作的动机,起笔用墨都有心思在其中,充满了艺术审美的意味。


陈方恪写给孟晋(孙宝琦)的信,使用魏碑体,

落款“世小侄制陈方恪”


状元出身的翁同龢书信中多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修养


还有诗笺。诗笺是文人墨客的艺术创造,往往使用最好的信笺,题以诗词,有时还要钤盖印章,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属于纯粹的艺术品。一些儒雅之士往往自制笺纸。


诗笺




讲座的第六部分,马忠文老师介绍了以往尺牍书写的训练以及常见书目以飨听众。清代蒙童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尺牍书写一直很受重视,清末最有名的尺牍选本如《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都是教人如何书写各类实用书信的参考书。民国时期谭正璧的《文言尺牍入门》也很有代表性,最近出版的《谦辞敬辞婉词词典》《常用数书信用语辞典》等亦可参读借鉴。


马忠文研究员在报告现场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就“传统书信写作习惯的保留与政治文化的相关性”、“史料筛选的原则和技巧”及“书信行文风格对思考方式的影响”等话题向马忠文老师提问,马忠文老师一一作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