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讲座284】崔志海:漫谈晚清中美关系中的史论、史实和史料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28

2023年3月28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284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漫谈晚清中美关系中的史论、史实和史料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崔志海主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张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刘晨评议。本次讲座为“西方知识形态在中国”系列讲座第九场。



主持人欧阳哲生老师介绍道,崔志海老师从2001-200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担任访问学者时,就开始着手大力搜集中美关系档案,最终在2022年出版了《美国与晚清中国(1894~1911)》,为中美关系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讲座也主要是围绕崔志海老师新著的内容以及写作心得展开。


崔志海老师首先指出,本次讲座的要旨在通过讲中美关系,从史论、史实和史料三个方面与听众交流历史研究方法。而讲座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较为宏观的史论问题——晚清中美特殊关系是神话还是现实?换言之,晚清中美存不存在特殊关系?学界对此一直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晚清中美存在特殊关系,另外一种则非但否认晚清中美有特殊关系,更认为这种观点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如1950年代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其中最著名的争论,可能要数1949年中美政府间的意见交锋。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主导发布《中美关系白皮书》,大力渲染晚清以来中美的特殊关系。同年8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指责该白皮书将侵略写成了友谊。不过,崔老师认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并没有否定中美特殊关系的存在,而是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区别对待——前者将侵略谎称为友谊,后者不仅没有侵略中国的动机和必要并且在许多方面给予中国人民援助。此后,因抗美援朝和冷战的影响,中美关系在中国学界的革命史叙事中被纳入侵略和反侵略的话语体系,使美国被视为中国最主要的敌人。


崔志海老师在讲座现场


在梳理了晚清中美特殊关系存在与否这个问题的源变后,崔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清中美存在友好的特殊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有前提的。首先,不能对晚清中美关系做绝对理解。其次,这种特殊关系是相较中国与其他列强之关系而言的。在此前提下,崔老师指出,晚清中美特殊关系存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一,从晚清以来,中美在没有发生重大冲突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是比较亲美的。清朝的知识分子徐继畬、郑观应等,大多赞美美国政治、风俗,对美国抱有好感。第二,美国对华政策主要目的是谋求经济利益,并为此倾向于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崔老师指出,门户开放政策并非始于1899年,而是美国建国以来一以贯之的对华政策。鸦片战争之后,美国也向其支付派遣使节。但是,美国政府的目的非常明确,即要求贸易权利,不对中国抱有任何领土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开始执行合作政策,其所派公使即便主张和英法联合占领领土,也都被美国政府延迟做决定。


第三,在国际政策上,美国为了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坚持推行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政府向列强发出了“门户开放”照会,其中包含了维持中国领土完整和行政完整等内容,只是由于这些内容遭到其他列强抵制,才在最终版本中被隐去。即便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美国仍然坚持门户开放政策,连续发出多次照会,强调对华政策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崔老师认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原则是不谋求领土,以商业利益为核心,因此相对其他列强而言对华较为友好。第四,在中国内政问题上,美国通过文化慈善事业扩大了对中国的影响。比如,相较于日本希望阻碍中国关税政策,美国则支持中国出口关税改革。崔老师最后总结道,在晚清时期,一个相对繁荣富强的中国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这正是晚清中美特殊关系的基础。而在当今,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美竞争关系突出,美国不再希望中国变得强大,因此这种特殊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崔志海:《美国与晚清中国(1894~19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而后,崔老师开始讲述较微观的史实和史论问题。在史实问题上,崔老师主要以美国退款兴学为例,剖析了晚清中美特殊关系的实像。崔老师认为,美国政府做出退还部分庚款的决定,主要不是清朝驻美公使梁诚运动的结果,也不是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结果,而是美国政府自身意图使然。崔老师根据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所藏美国外交官柔克义(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档案重新梳理了美国第一次退还庚款的问题,指出美国政府是因为在《辛丑条约》谈判赔款问题时就已明了是自己虚假多报了金额,遂有意削减或退还多余部分。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和柔克义最初讨论退还庚款问题时,就明确表示其目的是要减轻清政府的财政负担,支持中国实行改革,从而履行公正和正义。解决了退款问题后,第二个问题,即兴学的问题随之而来。此前的研究多将美国将庚款用于兴学的功劳归之于梁诚,称之为“中美两国的共同意愿”。而崔老师认为,将赔款用于兴学的建议和决定并非出于梁诚的倡议和清政府的自愿,而主要出于美方的意图和逼迫。实际上,清政府在最初并不愿意将退款用于兴学,而是希望用于实业。正是在柔克义等美方当事官员的坚持和美国政府的敦促下,清政府才将退款用于兴学,诞生了清华大学等教育成果。至于如何评价美国政府退款兴学,崔志海老师认为,美国政府的政策无疑是为了扩大美国的文化影响,但是这些政策在当时的确促进了清政府的改革,也有助于近代中国教育发展。此外,崔老师还指出,美国退款兴学的举措在实际上也否定了不平等条约赔款的正当性,倒逼其他列强也慢慢退款于清政府。


最后,崔老师详细讲解了自己对史料利用的看法。崔老师首先指出,史料运用是历史学的根本,而同一份史料可能在不同视角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如果是进行社会史研究,那么某一时期的报刊资料就是特别重要的史料。但是,报刊资料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权威性就大大削弱了,因为民间传媒很难了解闭门会议上外交复杂博弈的实情。崔老师举例,关于1909年上海禁烟运动的报刊资料颇为丰富,但在该会议的具体流程等问题上,报刊资料的权威性远不如一手档案。崔老师还分析了日记的史料价值。他认为,研究者在处理日记史料时必须格外注意辨析写作者的意图和修辞,否则就会被史料所欺骗。接着,崔老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即中外关系史领域的史料运用问题。他认为,中外关系史研究者除了中文资料外还必须要充分掌握相关国家的档案和文献的资料,否则也缺少权威性。比如,美国报刊和官方档案就曾严重误报过清朝对美国提出的货币改革意见的态度。又比如,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官方档案对于英军行军途径的报告也错谬颇多,需要参考英国档案以矫正。


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藏柔克义档案


而后,崔老师强调,档案资料是系统性的,不能仅以一种资料就下结论,尤其不能把个别外交官的意见和态度等同于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这可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比如,此前研究颇有美国政府支持袁世凯的观点,但这其实是美国驻清朝北方的外交官的意见,无法反映美国政府对华态度的全貌。这些研究还犯了忽视史料之时间概念的错误,忽视了美国外交官和美国政府的态度根据形势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实际上,美国政府在辛亥革命期间始终奉行中立政策,既拒绝承认南方革命政权,也不主张帮助清朝政府或袁世凯势力镇压革命党人,并反对有关国家干涉中国内政,寻求承认一个代表中国人民意愿的并具有权威性的合法政府。崔老师还谈论了公开出版史料和原始档案之关系的问题。崔老师认为,原始档案在公开出版过程中可能会遭到审查、隐瞒乃至篡改。但是,研究者在严谨对比这两种文献,确认公开出版史料与原始档案相符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引用公开出版的版本,这既能方便读者索引,也是对前人整理成果的认可。最后,崔老师强调,史料不等同于史实,只有经过考辨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研究者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价值观去看待史料,而应一视同仁对其进行综合性考究。



评议环节


讲座现场


评议阶段,张静老师首先对崔老师搜集史料所下的功夫表示赞叹。在如今,史料数据库已经得到大规模使用,但在崔老师从事研究的年代,研究者需要亲自阅读胶卷,对原始文献加以记录和辨识,因而极其考验研究者的耐力。而崔老师穷数十年之功搜集整理晚清中美关系相关一手文献,成果显著,嘉惠学林。接着,张老师针对讲座中关于列强与清末改革之关系的内容进行探讨。他认为,改革开放初期美国对中国的影响与美国对清末改革的影响极为相似,可以对二者展开历史比较分析。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有关键不同,尽管美国在近代以来一直以符合自身利益为前提促进对中国的现代化改造,结果却出现了一个出乎美国意料的中国。所以正如崔老师所说,中美之间在当下主要是竞争关系。张老师认为,在考虑如何看待当代中美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中美之间平等互惠关系等问题时,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关系与清末改革时期的中美关系进行对比将会很有建设意义。而后,张老师还指出,历史学者在中美关系中研究中做到知己知彼的同时,还应站在第三方的视角,进一步审视中美关系的实质。诚然,历史学者是在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研究,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但是,只有当历史学者充分理解中美双方外交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解读中美双方的国家政策。


随后,张老师表示,想要谈论中美特殊关系,就必须先界定何谓“特殊”。崔老师所谈论的美国争取中国人民的这种特殊关系的确是存在的,但中美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意义上的特殊关系。比如,韩德(Michael H. Hunt)、王立新等学者指出,中美特殊关系有一个著名的隐喻,即美国人自视为家长,将中国视为其子女。相反,其实中国对美国也有类似的情感。比如,晚清时人强调美国从殖民地独立的历史,对美国产生共鸣。而这实际上是受美国来华传教士建构的话语影响的结果。因此,张老师认为,如果从文化角度去看中美关系,很可能得出与中美政治经济关系双线并行的另一种特殊关系。最后,张老师也就美国退款兴学的目的与崔老师进行了商榷。张老师认为,美国退款兴学有可能是出于与日本竞争中国留学生的目的,而中国留美学生也的确将美国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引进到了现代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人的目的可以说是实现了。崔老师认为张老师的探讨很有价值,并表示自己将从价值观外交的角度对中美特殊关系的研究进行修正。不过,崔老师也表示,晚清中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尚不及冷战时强烈,因此其具体表现还需进一步实证研究。美国外交政策的确长期存在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可能仍然是为国家利益服务。而当代美国以价值观为目的的外交政策则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导致了国际秩序的混乱。


接下来参与对谈的刘晨老师表示自己正在参加崔老师主持的中国通史项目,正好在写作咸丰朝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因此希望结合相关研究谈谈对崔老师讲座内容的感想。刘老师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目的可能不完全是商贸利益。比如,美国商人对世界市场变化极为敏感,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按理来说应该是英国商人先到五口去做生意,但恰恰相反的是,美国商人夺得了先机。再如,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是美国人而非英国人率先造访天京(即南京)。另一方面,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已经无法固守天朝体制,只能按照一视同仁原则来处理中外关系。美国驻华大使顾盛(Caleb Cushing)来到中国后,以强硬姿态通过谈判与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而其中许多条款并非单纯出于商贸利益考量。该条约看似不割地不赔款,但实际上在税率变更、领事裁判权等问题上严重损害了中方权益和主权,其程度更甚于英国。这些问题在当时没有引起道光帝等高层的重视,可谓中外关系史上第一个历史吊诡。而第二个历史吊诡是两次鸦片战争当中美国对华态度的扭转。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顾盛率领军舰而来,在虎门开枪鸣炮,令两广总督耆英大为惊慌。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只是稍作试探,总的来说并不涉及公使驻京、产业通商、内地游历等问题。第三个历史吊诡则是英国和法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得的权益竟然被清朝轻易奉送给并未开战的美国和俄国,然后又一视同仁地均沾给普鲁士、丹麦、荷兰等其他列强。刘老师认为这三个历史吊诡值得研究者深思。崔老师指出,刘老师处理的问题主要是清朝朝贡体制向近代条约体制转变的过程。在当时,由于通讯技术限制,列强与清政府主要通过公使进行交涉。美国公使总体来说对华态度都是较为激进的,但美国政府的态度则与之有所区别。顾盛等公使为了实现个人任务,必须采取一些强硬手段,但美国政府的立场则未必如此。因此,考察晚清中美关系不光要看个别的条约原文,还需要仔细区分外交主体。


《望厦条约》美方代表顾盛


接着,欧阳哲生老师总结了主讲人和与谈人的发言,并从自己的角度对崔老师的治学方法提出了三点感想。第一,研究者需要特别重视选题问题,一个好的选题可以令人事半功倍。第二,研究者不能停留在堆砌史料和复述前人观点,必须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第三,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史料多,新史料尤其多,因此堆砌资料的情况极为普遍。但是,研究者在具体写作中应该辨析史料、精简引用史料,更要重视运用原始史料,并注意其性质和编辑过程。


讲座及与谈阶段结束后,在场听众先后就崔老师著作的构思方式、美国移民问题、美国退款兴学是否为了更好地打开中国经济市场、史料性质等问题进行提问。崔老师一一进行回答,讲座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