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讲座66】范德康:时间之魔轮与佛之涅槃

发布时间:2017-11-12

2017年11月12日晚,“北大文讲座”第六十六期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报告厅举行,主题为“时间之魔轮与佛之涅槃”(The Magic Wheel Of Time and the Search for the Dateof the Buddhas Nirvana)。美国哈佛大学西藏与喜马拉雅研究教授范德康担任主讲人,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王邦维教授担任主持人,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沈卫荣教授担任评议人。

 

 

范德康教授首先指出,对于佛教而言,一切皆为无常,佛法本身亦不例外。佛教与印度其他宗教一样认为世界最终会“坏灭”(pralaya),而其教法的毁灭即名为“末法”(saddharmavipralopa)。二者都是以佛陀的涅槃日来推算的,但是对于具体的年份,佛教内部持不同意见。范德康教授先后列举了寂护(Śāntarakita)、莲花戒(Kamalaśīla)、阿底峡(Atiśa)对于佛陀涅槃日和末法时间的说法。

随后,范德康教授通过引述大量相关藏文文献,系统介绍了西藏本土对佛涅槃日的不同观点。首先,他列举了以廓译师循努贝GosLo tsā bagZhon nu dpal)所著《历算除谬》(rTsis lakhrul pa sel ba)、《寻求历算树之根》(rTsis kyiljon pai rtsa ba tshol ba)以及朗杰扎桑(rNamrgyal grags bzang)、白莲花(Puṇḍrīka)等人著作所代表的不同传统,继而以《时轮》的历算传统为核心加以探讨,并着重介绍了扎普巴伦珠嘉Grwaphug pa Lhun grub rgya mtsho)、索南孜摩(bSodnam rtse mo)、萨迦班智达(Saskya Paṇḍita)、达玛坚赞(Dar margyal mtshan)依据《时轮》而对佛涅槃日所进行的不同推算。

对于这些分歧产生的原因,范德康教授将关注点引向了《时轮》的文本本身。他介绍了《时轮》的核心文本,包括佛陀为月贤王Sucandra)宣说的《时轮本续》(Kālacakramūlatantra)、白莲花所造释论《无垢光》(Vimalaprabhā)以及具种王妙吉祥称(Yaśas)所集《时轮略续》(Laghukālacakratantra)。依据廓译师的说法,《时轮略续》共有二十个不同译本,分别出自包括吉觉译师(Gyijo Lo tsā ba)在内的二十位译师之手。

《时轮》译本多,源于其文本本身的复杂难懂。《时轮》的历法以六十年为一轮,与中国古代以六十年为一甲子的历法相类。该历法可能起源于中亚,根据木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而定的。中原的历法很早就传到了西藏,在敦煌文本中即有memo yos(阴火兔年)这样的写法,此类历法被称为汉藏历法体系。除此之外,西藏也流行印藏历法体系。其原因在于翻译成藏文的、汉文本中使用了不同的历法。《时轮》中,六十年中的每一年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第一年即佛陀入母胎之时。由于该续典在藏土历经多次翻译,因此这六十年的名字有不同的译法。

此外,印度存在两种以六十年为一轮周期的历法,分别流行于北印度和南印度,二者之间存在两年的“时差”。通过比对分析,范德康教授指出,《时轮》所依据的是北印度的传统。汉土传统的历法元年比《时轮》体系的元年晚三年,这种差异也给藏土学者带来不小的困惑。

范德康教授总结道,《时轮》续文的晦涩艰深是造成译本丛生、术语不统一的重要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关历法的第一品本身就有残缺,这使得其提供的历法体系并不完整,并最终导致了后世藏土学者在该文本基础上,难以就佛陀的涅槃时间给出一致的推算结果。

 

主讲人范德康教授(左)与评议人沈卫荣教授(右)

 

评议环节,沈卫荣教授点明了范德康教授在藏学研究上的治学特点。在此,沈教授援引美国著名藏学家小唐纳德·S·洛佩兹(DonaldS. Lopez Jr.)的话,即历史学家不懂佛教,佛学家不在乎历史。而范德康教授既懂佛教,又在乎历史,是个例外——其研究可靠精深,对非专业人士而言也就格外难懂。

接下来,沈教授对讲座中涉及的重点问题作了相应的补充和解说。他表示,本次讲座的前半部分讨论的是佛灭的年代问题,但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西藏的佛教思想史。这部分不仅介绍了赤松德赞、寂护和莲花戒等人对佛灭时间问题的看法,还介绍了西藏历史上众多经典作家(廓诺·迅鲁伯、布敦、萨班等)对此问题所进行的详细讨论。《时轮本续》的不完整,导致有关佛灭年代问题最后并无定说。加之印度佛教本身对于历史年代问题就不予以重视,使得这样的讨论与西藏佛教发展本身的历史相关联。

 

 

随后,沈教授对该讲座的后半部分进行了评述。他首先介绍道,《时轮》是无上瑜伽部的一部根本续,高于“父续”、“母续”之上的“无二续”,因而在藏传佛教里非常重要。如范德康教授所述,《时轮本续》译本众多,遗留下的问题很多。因此,人们需要做更多、更精细的文本研究才能对其所传义理做出可靠的诠释。在此,沈教授再次强调,范德康教授对于藏文佛教文献的了解深入度几乎无人可敌,所以,他的讲座及其为数众多的长篇论文总是能给观者提供新的、有启发意义的信息。

 

主讲人范德康教授(左)与主持人王邦维教授(右)

 

最后,在主持人王邦维教授的组织下,现场听众就讲座的相关内容积极提问,范德康教授详细而深入地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