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七十五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千年的世界:全球化的开始”。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森(Valerie Hansen)主讲,文研院院长邓小南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评议。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包伟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华瑞出席并参与讨论。
全球化从何时开始?目前流行的普遍观点是以1492年欧洲国家对新航道的开辟为起始点。韩森教授独辟蹊径,将其向前推移500年,提出了全球化从公元1000年为始的观点。韩森教授解释道,几乎在同一时间内,三大不同地区的人群彼此间碰撞出三次“大接触”,即维京人与加拿大印第安人、维京人与东欧人以及印度洋地区、阿拉伯世界同中国的接触。后经不同部落和文化圈之间的“接力赛”,世界由一个“全球通道”连接,全球化得以开始。在随后的演讲中,韩森教授列举了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以兹佐证。
第一次接触:北欧维京人到达北美
本次讲座中,韩森教授表示,人类不同种族和部落之间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接触。第一次发生在公元1000年,那时,北欧维京人漂洋过海抵达加拿大纽芬兰岛,并与当地印第安人之间展开贸易、交流甚至冲突。韩森教授以大量的史料作为例证,内容包括文字史料、地图、在加出土的石头和铁钉、在纽芬兰岛发掘的考古遗址等。这个考古遗址拥有多个房间,内含卧室、厨房等;而挖掘出土的铁钉也证实了印第安人与外界发生了接触——那时的他们尚不使用铁器。韩森教授表示,后来,维京人与加拿大印第安人之间发生了冲突,且前者在人数规模和打猎技术上均不及后者。维京人既不会使用鱼叉,也不会在冬天挖冰洞、捕海豹。于是,在生活了十年之后,维京人于公元1010年离开了加拿大纽芬兰岛。韩森教授认为,这一历史时刻让人们第一次见到了其他地区的同胞并意识到其实自己并不孤单。
1000年维京人的海航
第二次接触:维京人到达东欧
考古学家在北欧发现有一些窖藏,内藏硬币和臂章等物件。韩森教授解释道,这些都是当时的部落首领颁给自己下属的奖赏。这些在北欧出土的硬币也称迪拉姆,上面刻有阿拉伯文。它的存在表明,当时的北欧已经由中欧到达阿拉伯世界,并进行一些毛皮、奴隶买卖的贸易——中欧地区的平坦地貌与河流连接为北欧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接触提供了便利条件。
韩森教授
此外,韩森教授介绍,一些俄语资料也表明了当时的俄罗斯从部落社会转型为君主政体的方式。公元800年至900年间,维京人在东欧建立基辅罗斯,从各个部落收取毛皮和奴隶。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不稳定性,于是,基辅罗斯建立政府以收取稳定的税收,并逐渐从部落社会转型为君主政体。由于政权的存在需要宗教信仰的支持,国王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即位后便立刻派出使者在周边国家寻找合适的宗教以成为国家层面的信仰。之后,国王选择了天主教。韩森教授表示,东欧各国有选择国家宗教信仰的自由,而基辅罗斯之所以选择天主教是为了和周边国家形成政治上的联盟。
韩森教授补充道,当今世界的四大宗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都是从公元1000年开始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至今对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西方国家尤其如此。
第三次接触:阿拉伯、印度洋地区与中国的交流
公元1000年前后,中国同印度洋地区、阿拉伯国家往来频繁。澶渊之盟后,宋朝主导着与上述地区进行的贸易。当时,中国南方的港口城市泉州日益壮大,成为对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港口。韩森教授表示,如今在泉州,仍然存有诸多见证着这段历史的资料与文物。
泉州开元寺石柱上的毗湿奴
其中,泉州开元寺的石柱上雕有印度的宗教雕塑——毗湿奴。韩森教授解释说,这些柱子原本在泉州地区的印度寺庙里,后来寺庙倒闭,被用到开元寺。此外,在泉州还出土一些融合了中国文化与印度宗教文化元素的雕塑,比如在佛教宗教石雕上的两条龙以及未雕刻完毕的毗湿奴石刻。这些史料的存在成为了中印交流的佐证。除此之外,伊斯兰教也在中国扎地生根,泉州的圣友寺便是代表。韩森教授表示,当时该地区的伊斯兰教信徒众多,他们便建立起自己的教堂以供集会使用。
此外,泉州现存的古船也是见证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接触的资料。韩森教授解释说,古船上存在的木质钉子表明它曾达到过东南亚地区,并在船损害后由当地人修复过——因为在当时,中国人修理船只用的是铁钉,而东南亚国家则使用木钉。
东南亚对宋代中国的出口商品
综合以上论述,韩森教授提出自己的见解:全球大发现时代从公元1000年开始,而非1492年。当时,不同地区的人们以“接力赛”的形式展开交流和贸易。虽然某一件物品不会围绕着地球流通一圈,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使主要区域彼此连接,“世界通路”得以形成,全球化由此开始。
评议环节,钱乘旦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点评。第一,韩森教授的讲座,内容精湛,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代表了西方学者典型的讲座风格。第二,韩森教授没有停留在空洞概念和抽象的解释层面上,她不仅提出了自己观点,还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一些资料甚至是自寻而来的,这种研究态度对史学家来说至关重要。第三,韩森教授知识面广博,研究全球史时避免了空洞化和概念化;她从细节入手,使其变得形象化,这是非常不易的。全球史研究的深化则要求全球史学家具备极强的洞察力。第四,钱乘旦教授高度认同韩森教授“全球史是不同地区之间‘接力赛’的结果”的论断,这一观点新颖别致。钱乘旦教授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例阐释了自己对“接力赛”的理解,发人深省。
提问环节,荣新江教授提问道:“若全球化从1000年开始,其持续的动力是什么?”对此,韩森教授举出了维京人和加拿大人的接触、维京人与阿拉伯世界的接触、中国与印度洋地区的接触这三个例子。她还表示,全球化背后的动力主要是对贸易的需求,以及宗教的传播与交流。最后,多位学生从环境学、历史学角度同韩森教授展开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