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138】姜守诚:台南地区的送王船习俗

发布时间:2022-05-22

2022年4月26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七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姜守诚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台南地区的送王船习俗”。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包伟民、包慧怡、陈文龙、杜华、谷继明、焦南峰、梁云、刘清华、刘文飞、陆一、罗鸿、欧树军、盛珂、王明珂、赵丙祥,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点火化船(西港庆安宫己丑科王醮)


姜守诚老师首先从送王船习俗的历史源头谈起。送王船的最初含义是指遣送瘟船、驱逐疫鬼,乃基于人们对瘟疫的恐惧而施予奉祀的心理。后来,瘟神/王爷的疫鬼属性逐渐淡化,遂成功转型为瘟部正神抑或万能神祇。相应的,送王船也就具有了祈福纳祥的内涵。送王船是明清以降盛行于福建、金门、澎湖以及台湾岛内的西南沿海地区(尤其环海一线村落),其含义就是迎请瘟神/王爷施予献祭,请其率领部众押解瘟疫之鬼,乘坐王船离开辖境,藉此象征送走瘟疫灾厄、求一方平安。有关中国台湾地区送王船/王醮的记载,最早见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纂修《诸罗县志》卷八《风俗·汉俗》中“杂俗”条。台湾地区的送王船/王醮仪式承袭了福建沿海一带“请相出海”习俗发展而来的。无论福建的“请相出海”、还是台湾的“王醮”,其核心宗旨都是借助一系列仪式活动送走瘟船和瘟王,藉此象征驱逐灾疫出境,祈求阖境平安、五谷丰登。中国台湾地区的王船信仰大致可划分为六大区域系统:曾文溪流域:西港、佳里、安定;八掌溪流域:北门、柳营、布袋;朴子溪流域:嘉义东石乡;二仁溪流域:茄萣、仁德、府城;东港溪流域:东港、南州、小琉球;金门、马祖、澎湖群岛。


接着,姜守诚老师着重介绍了台南地区的王船信仰。曾文溪流域沿岸诸多庙宇举办的送王船/王醮活动最令人称道,不仅规模盛大,而且形成一些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其中尤以西港庆安宫、苏厝长兴宫和真护宫、佳里金唐殿等最具代表性。他发现,送王船习俗的核心流程是请王、宴王、添载、送王,其实仿照世俗社会的人际交往——先将尊贵的客人请来、殷勤款待一番后,再备好礼物、惜别送归。透过一“请”、一“送”及其整套繁杂的礼仪流程,当境民众与仙界神祇联络了感情,获得王爷垂恩而消弭瘟疫、保境安民。


“请王”是王船祭仪式前的必备工作,也是全部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历时数天的王醮科仪犹如一场精心准备的宗教盛宴,“请王”则是择机请来贵客——值岁王爷,否则这场民俗庆典将会劳而无功。南台湾地区王船祭典中供奉的王爷大抵可分为三个系统——五府千岁、十二瘟王、三十六进士,尤以“五府千岁”与“十二瘟王”为两大主流。曾文溪流域“请王”大部分遵循十二瘟王系统——如西港庆安宫、苏厝长兴宫、佳里金唐殿,醮典“请王”时依地支顺序而迎请三位王爷施予供祀,分别称为大千岁、二千岁、三千岁。不过由于科期及传统的不同,不少庙宇的值科王爷轮序存有差异。台南曾文溪沿岸的诸多村落、庙宇举行王船祭典活动时,“请王”均在曾文溪(含支流)的岸边某地进行。如安定乡苏厝村的长兴宫和真护宫就在曾文溪下游南岸水边处“请王”。


开启王箱(苏厝长兴宫己丑科王醮)


王爷开光(苏厝真护宫己丑科王醮)


“宴王”又称“筵王”,就是在王府内设宴款待值年王爷、诸班衙役及参与醮典的各路神祇,感谢其为辖境内的平安及醮典的完满举行而给予的佑护,同时为他们即将开始的远航而饯行。当然,“宴王”最重要的内容还是以美味佳肴来款待王爷及诸位神祇,而所设筵席的数量则依各庙习俗而有所不同。各庙均对这餐“宴王”筵席极为重视,不惜重金聘请名厨精心挑选品质上乘的名贵珍稀之物来烹调。每桌筵席上的菜肴极其丰盛——有“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中游的”,荤素搭配、汤菜结合、色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宴王的美味佳肴(苏厝真护宫己丑科王醮)


礼生服侍斟酒(苏厝真护宫己丑科王醮)


“添载”俗称“点货入舱”,就是将出海远航所需的各种物品搬入王船、有序地摆放在甲板下船舱内。王船添载物中包括蔬果、家禽、饮食调料、文房用具、生活用品、休闲娱乐、仪仗服饰、航运器械、餐具及炊具等。在台湾民众眼中,添载物品是供王爷及船上众水手使用,必须不惜重金购置齐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要让王爷及其随从衣食无忧、不思归途故。这些添载物品中部分系纸糊而成——如鸡、鸭、狗、猪、羊等动物类多为纸质(当然,部分庙宇也直接用活物添载),其他民生用品及食品类则多为真品。无论添载物品的多寡与否,有十样东西则是必不可少的:柴(木柴)、米(白米)、油(食用油)、盐(海盐)、酱、糖、醋、姜(老姜)、豆(红豆)、金纸(金钱)。这些物品均属生活必需品,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待全部物品装载完毕后,再将王爷、妈祖、将军爷、厂官爷、总赶公、兵将衙役、水手等纸糊偶人搬上王船,安放在相应位置处。之后,道士或司仪手持“王船舱口簿”登船,对照名录清单逐一清点和唱宣。此举被称作“点添载”(或称“点舱”),当系承袭了古代商船出海远航前点交货物及生活必需品的习惯做法。


王船添载(苏厝真护宫己丑科王醮)


送王船庆典通常持续数天,期间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尤以尾日焚送王船为最高潮。今中国台湾地区的送王船均以焚化“游天河”方式进行,信众自发地采用人力肩扛及缆绳牵引等方式牵动王船出寮游境或运抵“送王”之地——通常在湖边、海滩等水流处。抵达特定地点后,先将王船摆放好——通常依照水流方向呈顺流而下的样子,然后下碇,大批金纸堆放王船四周,起重机吊起桅杆依次竖立中桅、头桅、尾桅,升旗、挂帆,将鲤鱼装到中桅顶端。众会首及庙务委员跪地叩头行礼,恭送王船启航。吉时一到,点火化船,顷刻间王船被烈火笼罩,最后化为灰烬。可以说,台南地区的送王船活动中几无禁忌,宛若一场全民参与的嘉年华,全不似屏东、澎湖一带“送王”时充满恐惧和胆战心惊之态。这充分反映出不同地域民众“送王船”时的风俗和心理上的差异。


迁船(苏厝长兴宫己丑科王醮)


点火“化船”(苏厝长兴宫己丑科王醮)



研讨环节


渠敬东教授为姜守诚老师颁发聘书


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就中国台湾地区的送王船习俗的传播情况,以及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