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张震:情境分析在乾隆朝宫廷绘画研究中的运用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04

2023年4月4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三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五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浙江大学艺术史系研究馆员张震作主题报告,题目为“情境分析在乾隆朝宫廷绘画研究中的运用与反思”。 第十四期邀访学者陈壁生、郜同麟、郭小雨、胡成、鞠熙、廖钦彬、林岩、宋婧、王辉、谢地坤、余辉、翟韬、朱天曙、西村阳子、Isaac Bazi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郑岩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邱才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董建中副教授,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张震作主题报告


首先,张震老师简单介绍了“context”一词的词源以及在人文、美术史学科中的运用情况。报告中的情境分析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微观层面,即绘画创作的图像语境。第二个是中间层面,指作品使用的位置、空间情景,也包括画家、皇帝、观众等的知识、趣味、观念等智识、情感的情境。第三个层次是宏观的历史背景,指作品制作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张震老师主要从自己的两个研究案例介绍情境分析在乾隆朝宫廷绘画研究中的运用情况。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幅《平安春信图》,一幅为立轴,另一幅为贴落,是清代宫廷绘画的名作。不少研究者认为此图为“传位图”,画中年长者和年轻者分别为雍正帝和爱新觉罗·弘历,画中雍正帝传递梅花给弘历,暗示他要把皇位传给弘历,这种观点最为流行。张震老师的《试论〈平安春信图〉并非“传位图”》一文,在分析其绘画微观语境(主题、风格、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考察画作的使用情境(功用和观者的看画方式),对两幅画作的蕴意进行重新讨论。《平安春信图》立轴,从陈设地点、收藏处所、皇帝题诗、档案记载来看,均无特殊之处,适宜于近观。《平安春信图》贴落,是三希堂的一个假门,对三希堂外的观众而言,制造了虚幻的空间。两幅画均非“传位图”。论文注意到中国画图式、母题、风格等传承的特点,仔细分析图画中的每一个要素,并且把图画放在创作的脉络中弄清这些元素的来源和演变,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题诗、记录等进行解读,重新思考、探讨研读中国古代绘画时需要分析的多个层面。


《平安春信图》立轴


《是一是二图》,是清代宫廷绘画中受到最多关注的组合作品之一。有的研究者认为该图体现了乾隆对禅宗的理解,有的则论述此图与乾隆帝修习藏传佛教的关联。之前的研究者不仅强调了乾隆帝的皇帝身份,而且透析这组作品在皇权运作中的功能。张震老师的《探析乾隆朝两幅〈是一是二图〉的使用和意涵》一文,对其中两幅的风格、图像内容、画幅尺寸、装裱形制,与档案记载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论述它们的作者、悬挂处所、使用情况、逸乐性等。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乾隆帝诗文集等文献和相关的器物、绘画等,尝试把画上的每一句题语放入到乾隆帝诗文集的语言原境,和绘画原来观看的场景中,对比乾隆内府中与此两幅画类似的观赏对象及其品题诗句,分析这两幅画上的题识,审视两幅画的功用、意涵,揭示乾隆帝的品赏观念及其与老庄思想的渊源。总之,论文试图建构作品当时的历史情境,从绘画制作过程和视觉观看的逻辑入手,探索对于两幅《是一是二图》乃至清代宫廷绘画的新的解读方式,试图为思想史与艺术史结合找出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是一是二图》


张震老师指出,“情境式”的研究方法是针对传统美术史研究的流弊而产生的,力图寻找图像与图像之间、文献与图像、文物之间互证的内在证据,充分运用多项、立体证据,避免或减少图像的误读,构建新的解读模式。建构作品的历史情境,从而呈现帝王、画家、观众的人员网络系统和观看、使用、欣赏、品评建筑、绘画的方式。不断建构有关图、史、物的记忆、历史和认同的意义之网的过程,反思美术史的内在框架和概念。与此同时,张震老师强调,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建构情境过程中,仍有不少缺环需要缝补。建构本身受到客观资料、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局限。对背景的建构知识,很多是历史学的以往可能有争议的成果。其次,研究视角集中于近距离,聚焦一个个绘画事件,无法有粗颗粒、整体的画史影像。另外,张震老师之前的研究主要是微观和中间层次的分析,可能会因为建筑空间的限制,片面、局部解读绘画,可能忽略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


论坛最后,各位参会学者就本次报告中的研究方法、画作的主题、内容、意涵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