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12】张长东:税收与国家权力的韧性

发布时间:2016-12-21

20161221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兴全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十二期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长东副教授主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担任评议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教授担任主持人。

张长东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报告的主题以及结构。在正式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之前,张老师指出了这次报告是即将完成的英文著作(书名暂定Pillar of Governance,治理的支柱)的一部分,并简单介绍了书稿的整体脉络,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报告得到反馈,收获更多的学术灵感并继续完善作品。

张老师先指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即强国与权力的韧性。然后张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即税收制度能够有效缓解三大治理难题(及与之相关的两大悖论),从而形成“韧性”。

 

1.jpg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长东副教授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张老师回顾了以往的研究,亦即国家权力韧性的各种竞争性解释(暴力机构和镇压、代议机构和体制性吸纳、社会福利政策等等),并探讨了其得失。张老师指出目前学术界普遍认识到转型范式(民主化理论)的不足,简单的两分法并不能很好解释现实世界;而在最近十几年,此项研究的“制度转向”,一方面深化了我们的认识,推动了理论进步,另一方面也仍然有一些局限性。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重要的缺陷:一是忽视了制度的双刃剑作用,即制度多大程度上有利于政体;二是很难解决制度外生性问题,即制度本身缺乏独立解释力,真正的解释因素是制度产生的结构性因素或者个人操控。

考虑到前人的研究状况,张老师指出了税收制度的重要性,并引用了约瑟夫·熊彼特、马克斯·韦伯、埃德蒙·伯克的观点指出Dan Slater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即税收体制通过四个基础性权力机制增强国家的韧性。张老师指出,这个研究中忽略了税收的两个悖论:增长悖论(Growth Dilemma)(税收与经济增长间的悖论)和代表制悖论(Representation Dilemma)(税收与社会控制间的悖论)。紧接着,张老师指出,在中国存在三个税收机制:财政联邦制;低制度化的税收征管体制;半税收国家。这三个税收机制,对于解决三个治理难题(及与之相关的两大悖论)非常有用。

张老师介绍了“半税收国家”这一概念及其测量,并通过统计数据和问卷数据指出半税收国家如何有较强的自主性,使人们的税负意识很低,解决代表制悖论的问题。同时,张老师也指出这个机制也是个双刃剑,会降低效率和加大不平等,从而影响可持续增长。

最后,张老师介绍了在低制度化的税收征管体制(即高名义税率、高执法的自由裁量权、税收任务制)下,存在普遍的偷税漏税情况,从而削弱私营企业家的讨价还价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会通过各种办法,包括加入人大、政协等,寻求依附和庇护。形成的是普遍的庇护关系而非“通过纳税成为代表”的逻辑,缓解乃至消除了代表制悖论。但庇护关系盛行却可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飞舟老师对张长东老师的研究和报告进行了评议。周老师指出研究财政的很多,专门谈税收的却很少,从税收来研究威权主义的韧性是很有意义的角度。周老师特别指出半税收国家和低制度化这两个概念很重要。

 

2.jpg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左)和政府管理学院张长东副教授(右)

 

周老师认为,三十年来,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努力把非税收入纳入到税收预算的管理,但是却让预算趋向于形式化,并且破坏了原来非税收入的职能,因此中国这个半税收国家有种自我再生产的能力,中央政府提高税收收入的努力,正好是地方政府不断发展非税收入的原因。随着土地财政的出现,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用于发展的,而税收收入在各种各样的审计和监督下,一部分是发展,比如招商引资、GDP,他称之为高发包高竞争,还有一部分是民生和服务,比如教育医疗等,这些他认为是高发包低竞争,服务和发展放在一起看,服务是税收扮演的角色,却是地方政府的次要选择,地方政府首先选择发展,非税收入用于发展,税收用于民生的。只要锦标赛和政绩驱动的激励存在,这个半税收国家的程度不会根本改变且存在自我复制自我强化的机制。周老师强调要注重路径依赖的作用。中国是单一制的财政国家,地方政府是无法改变税基和税率,但是却能通过地方政府的补贴等措施变相改变税率和税基。

关于低制度化的问题,周老师认为低度制度化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过程的路径依赖,中国社会的遗产和社会的结构一直是这样,这现象不是政府意志的产物,也不是制度和政策的产物,这就是总体的笼罩于国家意志与政策制度上的一个社会事实。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迁都是在这些社会事实和常态上展开的。最后,周老师指出,对于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而言,生活在独一无二的中国文明下,见证快速的社会变迁,为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洞察力,是很幸运的。

针对周老师的评议,张长东老师首先感谢了周老师的启发性评论,张老师的研究中把半税收国家作为自变量,他认为周老师则更向前进一步,将之作为一个中介变量,这让自己之前比较零碎的思考更加深入。在问答环节,有老师和同学分别就与国外比较和国内不同地区间的比较提出了疑问,张老师澄清了自己研究中的低制度化的概念,并进行了解答和补充回答。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老师,哲学系李猛老师,以及社会学系渠敬东老师,就政治学的研究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在几位老师与张老师的讨论中,讲座的氛围逐渐达到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