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15】张剑葳:栖于高山之巅——中国古代的山居形态

发布时间:2017-03-28

2017年3月28日晚,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主办的、兴全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十五期在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1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助理教授作了主题为“栖于高山之巅——中国古代的山居形态”的演讲。

 

主持人雷兴山教授

 

文研院访问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考古与艺术史系高曼士(Thomas Coomans)教授担任评议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教授主持讲座。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文研院访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出席活动。

 

邓小南院长为主讲人颁发纪念海报

 

张剑葳老师首先说明了本次报告将集中介绍中国古代的山顶建筑,而更为丰富的山居形态会是他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正式开始之前展示了几组照片,由此可见,从世界范围看,圣山崇拜与山顶神庙(或其他具有精神性、纪念性的建筑)建设是许多文明共有的行为。那么中国建筑是否也有这样的形式呢?汉族传统风水理论讲究“藏风聚气”,山顶并非理想的建筑场所,但山顶建筑(如在云台山主峰茱萸峰、北京平谷丫髻山、京西妙峰山等处的遗址)却比比皆是。为何易县老奶奶庙香火极其旺盛?平坦的北京城内有“五顶”,“顶”的概念又从何而来?张老师表示围绕山是有很深厚的文章可以做的。

 

主讲人张剑葳老师

 

具体到山和建筑的关系,人类学家对此有敏锐的观察,认为“企图在山顶盖庙”或“以山为庙”,是能代表民族文化差异的、具有巨大理论思考空间的问题。世界上多个文明都有关于圣山的传说和论述,人类学和宗教学对建筑与山的关系非常重视,可以上升到历史宇宙观的高度。如宗教学家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就认为山是人文世界中人赋予周边环境秩序与意义的媒介。

切换到中国的认知体系,中国古代对山的概念其实也是空间的关键点,赋予了周边环境秩序和意义——“岳”和“镇”就是典型代表。《禹贡》把中国分成九州,为九州配了五岳四渎;开始是五岳四镇,后来是五岳五镇。镇和岳也是会有变化的——《尔雅》中五岳就有两种排法,分别代表秦和汉的疆界思考,这一点李零老师有很好的解释。各地都有自己的“岳”或“太山”,承担着地方文化和空间认知中的关键位置。

关键点确立之后,如何使用这些山巅来表达对山或者说对天的崇敬呢?秦皇、汉武的方式是巡狩和封禅,如《史记·封禅书》记录,秦始皇祭祀主要是东西两部分,西方是秦雍四畤,东方是五岳四渎、齐八主祠;汉武帝祭祀西方雍五畤、长安太一、甘泉太一、汾阴后土,东方同样是五岳四渎、齐八主祠。后来王莽的办法是在首都郊区立坛,郊祭天、地、日、月、社稷、祖宗等。投龙是与此相关的仪式。张老师举了甘肃鸾亭山的考古资料,并结合《汉旧仪》等文献,指出鸾亭山山顶和半山的祭坛建筑有可能是秦、汉的西畤。

帝王封禅、投龙,却不在山顶盖大庙。岳庙、镇庙一般都在山坡、山脚或城中。这与使用者的目的有关——祭祀这些被视为自然与神界交界之处的神圣山川,象征性地宣告对建立王朝和创造世界的掌控。帝王的实际目的是政治性的,达到其目的即可,却不必在山巅进行大规模建设。

 

主讲人张剑葳老师

 

接下来张剑葳老师指出一个现象,即我们现在对山顶景观的印象,似乎与之前所列的汉唐以来的山顶景观都不相同。这是因为,元代以后,中国的这些山顶建筑景观发生过比较大的改变。我们现在看到的山巅神庙等山顶建筑,基本都是明代帝王推崇以及民间流行的真武信仰、碧霞元君信仰的反映。不仅小区域的山巅,就是东岳、北岳、中镇等重要的山也不能“幸免”,山顶都建设了上述信仰的庙宇。

燕王朱棣夺位后,真武信仰作为他君权神授的理论依据自此被发扬光大。永乐年间开始修筑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明代动用国家力量一次性规划营建的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其中金殿是点睛之笔。受此影响,此后许多山顶都建造铜殿称为“老爷顶”或“金顶”,并成为该地区的真武信仰中心甚至于跨区域朝山进香的目的地。相关信仰人群、香会的来源地分布及其组织,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权力运作。金顶(山巅金殿)的符号功能渐渐超越其建筑形式本身。与之类似的还有万历时期皇家推崇信仰的碧霞元君信仰。这也解释了之前的问题,北京的两个著名金顶和五顶,其实就是早期的坐标观念加上明代以来流行信仰的反映。

梳理清晰历史时期山顶建筑的脉络之后,张老师进行了方法论的总结。他指出,在观察山顶建筑时,我们先认识到建筑本身抗风、增强顶部平台的坚固度和可用面积的这些物质技术层面的需求,但并不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关注到山顶建筑作为精神中心的意义。其代表的信仰有着各不相同的辐射范围,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着消长演替,交织成立体的网,反映并影响着人与社会的进程。由此最终可以归纳出一套由“物质和技术→精神的中心和网络→人和社会”逐级深入的认识框架,并希望能用这样的认识和分析方法,对早期建筑考古研究有所推进。

带着这套方法论,张剑葳老师回过头来分析青铜时代的山顶建筑,重点分析了陕西辛庄和李家塔两个早期山顶遗址。最后,张老师播放了山顶考古调查的航拍视频,他感慨道,在研究山顶建筑时可以感受到从古至今一层层的累积,同一座山巅,从龙山的石砌遗址到商周的夯土建筑,还有历史时期晚期的石头小神庙立在山顶。“一探铲下去,三千五百年,我们知道山巅建筑的传统就在这里代代相传。忽然就很感动”。

 

张剑葳老师与评议人高曼士教授

 

随后,评议人高曼士教授介绍了西方经典的山顶神庙形式,以及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东、西方山顶建筑的碰撞和融合。提问环节气氛活跃,许宏研究员等多位听众来宾提出了关于山顶建筑问题的学术见解,与主讲人和评议人进行了充分的互动。

在最后总结时,张剑葳老师表示这几年持续爬了不少山,基本思路是想根据地理单元来做长时段的研究。当我们看清楚长时段的历史传承叠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价值,并思考该怎样去延续这样的传统?当下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历史的延续,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加入,一起周行天下,一起看大山大河,一起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