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16】王娟:国族建设中的“边疆”——近代康巴藏区的政治整合

发布时间:2017-04-13

2017413日晚,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主办、兴全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十六期在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2举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娟助理教授作了题为《国族建设中的边疆”——近代康巴藏区的政治整合》的讲座。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主持讲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铭铭教授担任评议;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教授,社会学系田耕助理教授等出席活动。

 

微信图片_20170418154021

 

微信图片_20170418154030

主持人周飞舟教授

 

王娟老师从何为中国的问题切入,首先探讨了边疆对于理解中国的重要意义。她通过三张地图分别展示了作为方位词的中国(五服图)、 作为天下王朝的中国(国朝天下舆地全图)和作为现代国家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并以此说明:中国的概念在产生之初就离不开对的理解;在漫长的历史中,边疆始终是理解中国的重要线索。

然后,王娟老师说明这次讲座的内容所关注的是晚清以降的中国边疆形态的转型,也就是在从作为天下王朝的中国转变为作为现代国家的中国的过程中,中心边缘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关涉到现代中国作为一个多族群国家的政治合法性问题。

这个过程是更广义的国族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对于从多族群帝国/王朝脱胎而来的现代多族群国家来说,国族建设的过程会包含两个维度:纵向维度是国家力量伸入基层社会,横向维度是边疆一体化,可以将其对应为中国社会科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传统:乡政边政

 

微信图片_20170418154035

主讲人王娟老师

 

王娟老师着重探讨了如何理解边政的问题。她指出,不应将边政狭隘地理解为治理术,而更应关注其思想基础。在王朝时代,无论是天下的想象,还是羁縻的原则,所关涉的都不仅仅是治理效率的问题,还反映了华夏对于合理的天下秩序的理解。同样,在中国的近代转型中,边政应该被视为在新的内、外环境中尝试如何在普遍性中安置特殊性的努力。

此后,王娟老师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边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边康区——在清初以降的边疆形态转型过程,由此来展示上述对于中国近代的边政问题的理解。在这个具体的历史实践中,边政被比喻为一场实验实验的目标是在新的国家体制中,给边疆边人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这个定位的过程并非单一国家意志的体现,而是一个多方参与、互动的过程。

川边康区的定位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清代的体制代表了王朝时代的边疆形态,可以概括为普遍性秩序+制度化的特殊性。具体而言,在清廷的内地藩部体制中,康区一半属内地,一半属藩部,并无独立行政地位。川边康区属于内地体制中的土司辖地,没有官方认定的活佛世系。同时,它是清廷土司制度的最远端,土司权力最大,流官影响力小,且改土归流的时间最晚。清廷对康区的定位是联结内地与卫藏的通道,因此在制度设计上是从属于王朝的西藏战略的。这一定位决定了在文化等级上,川边康区被王朝中央视为蛮夷,其藏传佛教传统并未受到尊崇和重视。地方上的民间传说反映出地方社会亦认可自身的通道角色。同时,川边康区的地方社会的最重要力量是土司、头人和寺庙,遵循内部竞争的行为逻辑,地方首领都善于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周旋来维持自治乃至扩大势力。川边康区的通道地位和地方社会的内部竞争逻辑构成了此后的边政实验展开的舞台

晚清普遍性秩序的丧失导致上述体制解体,从1905改土归流开始,川边康区的边政实验先后尝试了三种国族建设的模式。

改土归流代表了第一种模式——“全面消除特殊性,体现在行政体制、文化定位、身份塑造三个方面的全面华夏化措施。改土归流的强制性行政、文化改造虽然没有长期持续,但带来了地方传统社会结构的松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土著精英阶层的分化,出现了出身平民、接受现代教育、在中央政府担任官职的新精英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刘文辉主政川边康区后的边政措施代表了第二种模式—— “新的普遍性秩序+随机的特殊性安排新的普遍性秩序是全国同一的行省体制和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而随机的特殊性安排反映的则是多种力量——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地方实力派、旧精英、新精英、内地知识分子——参与进了这一时期的定位过程。

这一时期的定位在行政体制体现为将土著改造为流官的努力,在文化地位上体现为内地知识精英对边疆文化的全面重评,在人群身份上体现为地方实力派和新精英康人身份的塑造和利用。这一时期的边政实践更像是一场进行中而没有得出结果的实验。

1950年人民政权建立后的制度和政策代表了近代边疆整合的第三种模式——“新的普遍性秩序+制度化的特殊性。在以阶级解放”+“民族平等新的普遍性秩序的基础上,新政权在行政体制上取消汉官制度,并通过民族识别”“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土著社会在新的国家体制中的文化地位与人群身份予以了制度化的确定。这表面上结束了民国时期的漫长实验,但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秩序,尤其体现在对阶级解放民族平等两个理念的矛盾关系上,后来又进行了多次的反复。

最后,王娟老师以三句话对讲座的主旨进行了总结:对中国的理解离不开对边疆的理解;边政是一种对合理的内外秩序的探索;中国近代的边疆整合是一场漫长的实验,目标是在现代国家体制中给边疆少数族群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positioning),这同时也是在重塑中国在现代世界中的内外秩序。

 

微信图片_20170418154040

主讲人王娟老师(左)与评议人王铭铭教授(右)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铭铭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评议。他认为,讲座非常精细地展示了近代中国由天下王朝民族国家的转变,尤其可贵的是分析了地方精英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关注到了当地社会结构这一内生性的因素。同时,他还从如何定义边疆、如何看待康巴地区的政治-社会联结方式以及如何区分新旧精英等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展示了人类学对于人类理想社会状态的思考。王娟老师从康区自身发展的历史和当地精英成长的实例中回应了以上问题,并强调边政实验”/“边疆整合并非完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单向过程,而是各类行动主体根据社会形势、自身利益等社会情境而不断互动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170418154046

王娟老师(左)与渠敬东副院长(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