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49】纳海:灰尘的旅程——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生活中的“洁净”

发布时间:2019-05-28


未名学者讲座49 

2019528日晚,由文院主办、兴全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四十九期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报告厅举行,主题为灰尘的旅程: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生活中的洁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纳海主讲,文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英语系外国语学院教授高峰主持,文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辉评议。

 

主讲人纳海老师

 

讲座伊始,纳海老师给听众们播放了两段视频。视频选自英国广播公司BBC改编自狄更斯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的同名电视剧,展现了小说中泰晤士河上的拾荒者和价值连城的垃圾山两个画面,由此,纳海老师开始探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中的洁净污浊

 

纳海老师首先梳理了英文中dust)和dirt)的具体意义。dust本指颗粒,继而延伸尘埃垃圾的含义;dirt本意为不洁之物,也可指代街上的泥土或马粪。包括ash)在内,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之中类似的词语,不仅指代实际生活中的不洁之物,也往往喻指道德上的卑鄙。纳海老师以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1813年)和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1864年)为例,说明维多利亚英国文学(尤其是乡绅故事)中,中产阶级小姐的闺房往往被描绘得窗明几净,并点出这种洁净与品德或身份间的暗合。

 

纳海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莫奈的名画《国会大厦》(1903年),提出其画面的朦胧很可能是真实再现了英国当时的尘。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空气污染严重,下水排污系统原始,甚至还在沿用中世纪的尸体处理法。恶劣的环境促生了卫生技术改善的需要,也带来了漫长的社会改革,纳海老师探讨的问题是,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家的狄更斯如何回应和参与这些社会卫生改革

 

莫奈《国会大厦》1903

                    

接着,纳海老师以十九世纪英国的各类文献和资料为例,从垃圾回收、排污系统、烟尘控制、殡葬设施、医疗消毒等角度,详细介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环境状况和卫生改革。比如,英国当时的幽默杂志《笨拙》(Punch1848年曾刊出《肮脏的母亲河泰晤士》(Dirty Father Thames)一诗。诗人直接把泰晤士河称为恶心的粪坑vile cesspool),表达了人们对卫生条件的不满和政府改善环境的愿望。英国插画家克鲁克相(George Cruikshank)创作于1831年的讽刺漫画《人民健康至上》(salus populi suprema lex)也反应了当时马桶和排污系统落后的问题。由于城市人口激增,人类的粪便不能全都用作肥料,积攒的排泄物经过渗水等过程直接污染水源,促生霍乱,让穷人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随后,纳海老师举英国改革家查德威克(Edwin Chadwick)的《不列颠劳动人口卫生状况调查》(1842年)为例,以说明当时平民窟积粪成山的恶劣卫生条件,并由此展开分析政府卫生改革所面临的层层阻碍。卫生改革过程漫长,受到教会等各方利益集团的抵制,难以推广和实施。泰晤士河甚至被称为最大最脏的下水道而英国直到1865年才开始兴建比较现代化的下水和排污系统。

 

《不列颠劳动人口卫生状况调查》(1842年)

 

继而,纳海老师介绍了十九世纪英国的掘尸现象。恶劣的卫生条件和巨大的人口数量也带来了死亡人数的激增,然而墓地非常有限,常常需要反复使用坟地,掘墓挖尸来下葬新尸体,死人与活人之间出现了生存空间之争。当时的人们认为,埋得较浅的尸体,往往会生出病毒,散发瘴气(miasmaeffluvia)。这种气体会散播病菌,促发恶疾,这即是著名的瘴气说。其时,远处郊外的公墓尚未形成,又由于医学解剖的需要,伦敦出现了许多骇人的盗尸案——《狄更斯与人死的事》(Dickens and the Business of Death一书即涉及了这方面的问题。在当时,尸体似乎变成了一种商品,计件或按尺寸售卖,甚至还有尸体的进出口贸易。纳海老师举例说,狄更斯小说《双城记》中的杰瑞·科朗奇(Jerry Chruncher)就是做尸体生意的,人称搞复活的人resurrection man)。小说中,尸体则被称为科学商品scientific goods)。沃尔克(G. A. Walker)于1839年出版的《墓地见闻杂录》具体记载了伦敦墓地的紧张,通过反复掘尸,1200个尸位竟埋葬了1~1.2万人。

 

随后,纳海老师继续介绍。因伦敦多雨而街头往往堆积马粪,路面泥泞不堪,从而有扫街人crossing-sweeper)这样的职业,他们专为有钱人扫马路,以赚取小费为生,《荒凉山庄》中的乔(Joe)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因为常与有钱人打交道,这类角色在小说中往往担任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克雷的小说《沙姆小姐的丈夫》(Miss Shum’s Husband)就以这样一个扫街人为主角。纳海老师说,在十九世纪的英国,现代社会正在形成,这个过程也反应在卫生改革之上,洁净的城市正在渐渐地产生,垃圾收集慢慢由政府或私商等专人接管,万国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也促生了供穷人使用的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

 

扫街人(crossing-sweeper)

 

然后,纳海老师从名为《大都市的末日》的灾难故事转入探讨肮脏洁净与道德的关系。这个故事由道德批判开始,继而指控现实中恶劣的卫生和环境条件,最后虚构发生在未来的雾灾难。类似于圣经的启示录,小说展现出一种末世观(apocalyptic vision)。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似乎洁净不但可以指品德高洁,而且还带有某种宗教意味,它是通往神圣的必经之路the next to Godliness)。

 

纳海老师指出,洁净与肮脏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自己编辑的杂志《家常话》和《董贝父子》、《小杜丽》、《我们共同的朋友》等小说中都写到了相关的问题。《董贝父子》中,狄更斯对比了卫生的肮脏与道德的腐败:空气的污浊是可见的尘埃和雾霾,如果人们道德的败坏也像脏东西一样,世界会有多可怖。《小杜丽》这部作品出版于1855年,作品中描绘的社会也是满街道都是灰尘和泥土,且空气污染串起了书中的许多情节。《我们共同的朋友》是狄更斯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连载于1864-1865年,这部全景小说以作家诺尔斯(Knowles)创作的《驼背》和《女儿》两部作品为基础,其中许多的主人公都与垃圾和拾荒有关。主人公的父亲即是一位拾荒者,小说中的垃圾山和肮脏的泰晤士河形成了一组意象,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们追求物质-消费物质-丢弃物质-回收物质的过程,也为小说提供了道德批判的空间。小说中的河上拾荒者,以在泰晤士河里打捞废品为生,若捞到尸体,报官即可获得酬金,但拾荒者往往会偷走尸体随身携带的财物,做死人和废物的生意。

 

河上拾荒者

 

鲍芬夫妇作为管家继承了主人的垃圾山而成为富翁,是废物打造出的拾荒金人。垃圾在小说里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意象,而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具体现实,是当时的生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让读者对小说少一些隔碍。垃圾在小说中是一种隐喻,它成为了一座山,让人仰视,引人前往朝圣,既是废物又是物质财富的化身。小说中的人物为了这种财富勾心斗角,宛如达尔文所描绘的生态系统,看似平静的大自然中充满了你死我活的残忍搏斗。小说里也出现了洁净,例如暴富的鲍芬夫妇会去贫民窟做慈善,把那里变得清净而整洁。同时,小说中多次出现关于复活的情节,有的人物死而复生后,获得净化后的新生;有的人复活之后,觉得自己再也不会死亡,又变本加厉地作恶;贝拉小姐的道德新生,鲍芬先生佯装的道德败坏。这些复活故事,似乎都与物质变成废物而再次成为财富的过程,有某种暗合。

 

随后,纳海老师引用了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对肮脏的定义,即肮脏只不过是东西放错了地方nothing but a thing in a wrong place),来帮助大家理解小说对洁净肮脏的呈现。最后,纳海老师说,在他看来,狄更斯最终并没有信服于虚无主义和丛林法则,小说的结尾展现出一定的秩序感。但狄更斯也似乎告诉我们,这种秩序感可能是暂时的,清洁的过程也许需要漫长的重复,小说也就在整个社会人群的你一言我一语中结束

 

 

演讲结束后,张辉教授对讲座做出了精彩的评议,他首先称赞说纳海老师的讲座让他这位狄更斯迷重回课堂,并指出讲座中的洁净灰尘本身即带有一种反讽,随后他举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为例,提出其中肮脏的上流社会,泥沼中的美德,垃圾站般的豪宅等内容,均可以纳入关于维多利亚文学中的洁净与肮脏的讨论中。最后,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韩敏中老师、高峰老师以及在场的同学们积极发言,就英国文学中的掘墓、霍乱、达尔文主义等话题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和研讨,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幕。

 

(撰稿:涂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