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64】付马:回鹘时代丝绸之路的唐朝遗产

发布时间:2020-12-25



2020年11月24日晚,由文研院主办、兴证全球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六十四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付马作题为“回鹘时代丝绸之路的唐朝遗产”的演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评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玉麒主持。



付马老师的讲座从四方面展开:第一,丝绸之路天山北道在隋唐至回鹘时代的转型;第二,上述转型的物质基础,即唐朝在丝路沿线的城镇设施被回鹘人继承,并发展为城市聚落;第三,上述转型的制度基础,即回鹘人在政治制度、寺院制度等方面对唐朝遗产的继承;第四,吐鲁番地区新出土资料对上述研究的推进。


历史时期中国新疆地区的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干道,即天山北道、天山南道和昆仑山北道。西州回鹘直接控制着天山北道和天山南道,也可以对昆仑山北道施加影响,扼守着丝绸之路的三条干道。它所在的“东部天山”地区,大约相当于今天中国境内的天山地区。天山南北两麓属于完全不同的文化板块,天山以南是“城国”,即绿洲定居文明控制的地区;天山中及天山以北是受草原游牧民族影响的区域。东部天山地区应放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既要注意到它在东西交通上的重要位置,也不能忽视它对于草原和绿洲文明间南北交通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地区处在“十字路口”的位置上。历史上,匈奴、柔然、突厥等草原帝国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过这一地区,中原王朝在强盛时也会控制该地区,而当地各个绿洲则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强大政权。7世纪,唐朝将文化面貌各异的西域绿洲以及天山草原地带统合在同一政治框架下,导致了天山北道的第一次转型。


付马老师指出,汉晋时期,由于天山北道被游牧政权控制,中原王朝使用的道路主要是经由塔里木盆地的两条道路。汉文史料中《隋书·裴矩传》第一次详细记录了天山北道。这条道路的兴起应源于突厥汗国治下的粟特商人的活动。当时突厥汗国与萨珊波斯作战,需要通过草原地区向西与拜占庭帝国联系,这促成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兴起。唐朝对东部天山地区的直接统治始于632年,结束于790年。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位于东部天山的伊西庭三州,是唐朝的“正州”,受唐朝的直接管辖;第二层为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安西四镇,是设有唐朝驻军的羁縻州,仍保留当地土著的统治秩序;第三层为更外围的羁縻州,不受唐朝的直接控制,仅与唐朝维持朝贡关系。在东部天山地区,唐朝于7世纪中叶建立起了道路馆驿系统;8世纪初改庭州为北庭都护府,置瀚海军,在天山北道驻派重兵。到8世纪中叶,唐朝已经在天山北麓地区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形成一些以汉人驻军为主体的定居聚落。天山北道成为受中原王朝控制,适宜定居人口使用的道路。


唐朝退出东部天山地区以后,该地区经过吐蕃与回鹘间的短暂争夺,最终落入回鹘之手。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覆灭,其余部西迁东部天山地区,建立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西州回鹘王朝。正是在这段时期,东部天山南北两麓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族群文化意义上的统合,这也开启了天山北道的第二次转型。据《资治通鉴》,在唐朝势力撤出西域近80年以后,北庭、轮台、清镇等过去的唐朝各级别城镇依然存在,并且依然是回鹘各派势力争夺的焦点。这有力地证明了回鹘继承了唐朝在天山北麓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唐代以军事用途为主的镇戍守捉在回鹘时代转变为城市聚落,改变了天山北道以游牧文明为主的文化形态。例如,《突厥语大词典》里记录的回鹘的五个大城市,其中有三个位于天山北麓,这种文化面貌是史无前例的。此外,在天山南道的绿洲地区也发展出了新兴的绿洲城市聚落。付马老师运用从唐到明的汉文和回鹘文史料,论证了赤亭绿洲(今七克台)首先被唐朝出于军事和交通目的运用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开发,后来被回鹘发展成居民聚落的过程。


回鹘继承唐朝的制度遗产进行统治。德藏M1中古波斯语摩尼教赞美诗尾跋中记录了上百个突厥语、伊朗语和汉语名号,其中就包括唐朝制度中的“权知大将军节度使”“镇大使”“副使”等,这表明尽管回鹘的统治制度和政治运作方式在唐朝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但唐朝的政治遗产并没有被回鹘人完全抛弃,反而成为回鹘统治制度的一种来源。


回鹘汗国上层在漠北时代信仰摩尼教,但迁入东部天山地区后,受当地佛教传统的影响,形成了灿烂的佛教文明。西州回鹘的佛教仪式、佛教文献和教团制度等都是继承自汉人。汉文木柱铭文、《造佛塔功德记》等文本反映了刚刚皈依佛教的回鹘贵族到以汉僧为主体的寺庙做功德的事实。法藏P. 3672文书是一封有趣的信件,发信人是沿用汉式僧官制度之下的回鹘僧人领袖,信尾的印也是汉文的。“都统”(tutung)、“舍利”(šäli)等词在回鹘文文献中也很常见,它们的直接来源都是汉语。英藏S. 6551文书详细记录了回鹘的僧官、僧人名目,多为唐代旧称,对此荣新江教授、张广达教授有精当的阐发。而回鹘文材料则可进一步说明,该文书记录的名号并不是文书作者的比定,而是当时回鹘僧人称号的真实反映。


付马老师最后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吐鲁番地区新出土回鹘文资料对西州回鹘社会史的重构提供了大量信息。他通过解读新出的回鹘文题记和文书,展示了这批新材料对重构西州回鹘僧团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也将讲座推向了高潮。


主讲人付马老师



讲座最后,罗新老师对讲座进行评议。他指出,对赤亭绿洲的研究和对新材料的解读都相当精彩,让人大开眼界。付马老师讨论的是“唐朝遗产”,也即7—12世纪历史连续性的问题。但也要注意到,“唐朝遗产”很可能是此前影响这一地区的突厥汗国甚至更早的柔然汗国的遗产。近年来中亚考古的新进展表明,大约在10世纪左右,中亚草原上、也就是以游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地区出现了许多很可能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常年城市。一个历史解释是西突厥、喀喇汗等源自草原的政权控制了绿洲地区及其资源,使商业得以向草原倾斜。唐朝在天山北道的发展可以与中亚的这一历史现象放到一起来看,它们也许是同一个大型历史变化的一部分,这个变化的顶点就是蒙古帝国的兴起。“唐朝遗产”背后是定居社会与游牧社会间关系的深刻变化。付马老师回应说,他也计划研究回鹘时代的粟特遗产。唐朝的城址绝非完全为唐朝新建立,很多是继承突厥汗国和粟特人的城市旧址。突厥汗国控制下的粟特人应该有很多不愿意住帐篷,而是选择在草原边缘建城。


讨论环节,与会的荣新江老师、陆扬老师、史睿老师、林丽娟老师就讲座中的具体内容与付马老师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