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65】罗祎楠:社会科学如何讲历史故事 ——以北宋熙宁时期的青苗法辩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4

2020年12月1日晚,由文研院主办、兴证全球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65期在北京大学静园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祎楠作题为“历史社会科学如何讲历史故事——以北宋熙宁时期的青苗法辩论为例”的演讲。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叶炜主持,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景跃进评议。因讲座内容尚未发表,下文以提要方式做简要呈现。



主讲人罗祎楠老师和评议人景跃进老师


历史学领域的研究涉及许多不同学科,而不同学科对历史的讨论方法也不尽相同。本场讲座,罗祎楠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跨学科的学术体验。在他看来,主流历史社会科学对中国历史的研究,采取的是对历史现象采取结构性实体(entities)的并发式解释(conjunctural explanation)方法。它通过控制性比较等方式,将中国历史表现为结构性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较为隔膜于中国传统史学注重主体性、交流性、过程性、探寻时代文化制度氛围的研究方式。而反观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其主流为叙述、澄清“客观”的历史经验,或通过“阐释”历史意义世界的多元面向来瓦解某些社会科学概念,或相对任意地用某些概念来描述历史长时段特点,并不将“解释(explanation)”作为方法论的重点。基于对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观察与理解,罗祎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探索路径——如何通过“理解”历史人物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意义世界的“理解”,来建立对历史现象的“解释”。将理论化视野带回历史之中,一方面,使关于中国历史的讨论能够为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共同问题提供历史的回答;另一方面,使得社会科学的理论视野能够丰富历史学家看待历史的方式及其所看到的历史世界。


在此导向之下,研究者需要重新思考“理论”与“叙事”的关系。一些惯常的说法是,历史学的工作是客观中立地还原史实、考证史料,社会科学则主要利用历史学给予的证据建立与构造理论。而在解析(interpretive)的认识论看来,历史叙事体现了叙事者对历史的理解,它并不是一种脱离叙事者理论立场的所谓客观中立的历史叙事。既然理论与叙事的交融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研究者在建立历史叙事时就需要自觉地分析二者的关系。本次讲座的重点,就是探讨如何在连贯的本体性(ontological)理论视角中建立对历史现象有解释力的因果叙事。这种具有解释力的因果叙事,不以还原史实为目的,而是在不断反思原有历史叙事背后的理论视角的过程中,以新的理论视角组织旧视角无法涵盖的历史观察,建立新的历史叙事,从而对原有叙事无法解释的历史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接下来,罗祎楠老师以北宋熙宁时期的青苗法辩论为例,从为什么讲这个历史故事、怎么讲这个历史故事、与其他讲法的不同、这个故事带来的政治理论启示四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了历史社会科学讲述历史故事的方法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