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晚,由文研院主办、兴证全球基金支持的“未名学者讲座”第108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绵延与断裂——斯宾诺莎与谢林论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功青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刚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评议。
讲座伊始,吴功青老师从西方哲学史对恶的根本理解谈起,引入对斯宾诺莎和谢林思想的讨论。恶既是一个伦理问题,也是一个宗教问题,作为形而上学问题的恶之论牵动着存在与虚无、光明与黑暗的根本联系,不仅涉及人的幸福观,还与原罪、拯救、意志、自由等话题息息相关。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恶的根源存在两种解读:理性主义与意志主义。
理性主义解读主张恶源于理性的匮乏。在知识与行为相符合的假设之下,人的恶行最终总会追溯到善恶知识的不足。亚里士多德对“不自制(Akrasia)”的解释就体现出这一理性判断。不自制的行为源于不自制者的非理性知识。不自制者服从感觉的知识而不是理性的知识,缺少自制所需的判断能力,并非有意自我放纵,而是无能力不放纵自己。这一判断呼应了苏格拉底对恶的认识:德性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
▴
Mankind's Eternal Dilemma – The Choice Between Virtue and Vice
Frans Francken the Younger,(1581-1642.5.6)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恰恰相反,意志主义解读源于对理性的不信任。在斯多亚学派和基督教影响下产生的意志主义认为,意志是一种独立于理性的决断能力,恶诞生于人的自由意志。奥古斯丁曾提及人“为恶而恶”的道德困境。在已知恶行会带来负面影响后,仍有人不顾后果选择做恶,这说明理性的善恶知识无法决定人的道德判断。在简要介绍两种主张及其局限性后,吴功青老师展开了对于斯宾诺莎和谢林的讨论。
一、斯宾诺莎论恶
吴功青老师认为,斯宾诺莎的善恶观所秉持的是理性主义解读下的超善恶主张。在1663年的《笛卡尔哲学原理》附录《形而上学思想》中,斯宾诺莎提出善恶只能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只有神具有无限的圆满性,包括善恶在内的其余事物都只能持有相对的圆满性。这一谨慎但不充分的解读引起了宗教信徒的怀疑。作为一名狂热信徒,荷兰商人布林堡曾多次写信与斯宾诺莎讨论神学问题。布林堡的困惑集中于亚当与夏娃堕落的原因。如果承认神学前提,即个别事物的行为必定会追溯到神,那么亚当与夏娃的恶是否等同于神的作恶?如果神不可能作恶,那么亚当与夏娃的堕落又从何而来?
▴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
(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
在对布林堡的回复中,斯宾诺莎提到,人之恶源于自身的行动,但这与意志主义所坚持的自由决断有所不同。亚当的选择只对人的理智而言构成恶,对于神而言则是必然。换而言之,亚当的堕落并非源自本性的恶,而是先前善的状态的削弱和减损。恶的问题不仅关乎人与神对善恶理解的分歧,也关乎自由与必然性的联系。在斯宾诺莎的理解中,自由并非意志作用下的偶然选择,而是必然的理性认识,超越理智的意志并不能赋予个体自由。吴功青老师强调,斯宾诺莎的超善恶主张隐含着理性的标准。在《伦理学》中,斯宾诺莎提出,不存在客观、自在的善恶,只有相对的善恶。善恶由人自身的欲求所决定,能增进个人力量与快乐的事物就是善。对善的追求就是理性的自我保存,对恶的屈从则是理性的相对缺失。意志并不凌驾于理智之上,因为理智已然包含了意志所能行使的判断。
理性的善恶观折射出了斯宾诺莎对存在本身的认识:存在即绵延。在无始无终的存在链中,事物自身并不是开端,每个事物的存在都关联着其他事物,一切都在因果联系中连续地相互牵动。吴功青老师认为,斯宾诺莎的存在论消解了古典观念中事物的自性,将存在本身引向一种力学关系。悬置对于开端的追问,意味着事物的本质不再寄托于存在本身,而是拓展至存在的规律和属性之中。个体事物的存在被理解为一种力度,而理性所能认识的就是力度之间的关系。吴功青老师将这一认识概括为“人性力学”。在力学关系的观念框架下,善恶可以还原为力与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由意志的表象之下是理性可以推导出的因果关系力度链条。
二、谢林论恶
作为斯宾诺莎哲学的推崇者,谢林借由斯宾诺莎的实体观摆脱了康德-费希特的二元论体系,同时又批评斯宾诺莎思想中缺乏真正的自由。虽然谢林认同斯宾诺莎对必然性的认识,但谢林对恶的解读所沿袭的是区别于斯宾诺莎的意志主义传统。吴功青老师指出,谢林希望追溯的是一个不依赖于上帝的根源。为了避免陷入二元论,谢林主张存在者与存在互为根据,而后并分别说明了二者的本质。存在者是光、理性、话语;存在则是孕育自身的永恒渴望,是一种无理智的意志,是包含着无规则、反秩序因素的黑暗。存在与存在者原统一于上帝。在人身上,上帝的统一性拆分为两个本原,由此产生出善与恶。对于谢林来说,这就是人之自由的根本来源。在本原由上帝到人一分为二的过程中,人的意志也发生了分裂,私己的意志开始对抗普遍的意志,人获得了自主性,恶成为人的自由选择。
▴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
吴功青老师指出,谢林的恶之论最终指向了一种区别于斯宾诺莎的存在论:存在即断裂。与康德的思想相似,谢林也承认根本恶。康德将恶解读为“人类行为根据”,这就是谢林认识中使人堕落的根本恶。在根本恶的作用下,人开始脱离原初的统一体,视自身而非上帝为开端,从存在堕入到非存在之中,进入一种黑暗的无意识状态。对谢林而言,“人里面不但有晦暗本原的全部势力,同时也有光明的全部力量。人里面有最深的深渊和最高的天空”。统一于上帝的本原分裂成为存在者和存在两部分,存在是存在者的前提,对于存在者的讨论总要不断逃离存在者自身的限制,回溯到存在本身不受约束的状态之中,由此打破斯宾诺莎所主张的存在链条。
吴功青老师强调,谢林认为存在不是绵延而是断裂,其中包含着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张力。为了阐明恶的发源,谢林将统一的最高本原一分为二,存在和存在者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本原,不再局限于自身本质的事物时刻处于断裂之中;为了维护一元论,谢林又极力强调整合两个本原的最高神性,不断复述本原分裂对人和神的不同意义,这或许是谢林思想中无法缝合的裂隙。
▴
Hercules between Vice and Virtue
Jan van den Hoecke(1611-1651)
Galleria degli Uffizi,Florence
斯宾诺莎与谢林分别从理性主义和意志主义的存在论出发对恶的根源做出了解释。在力学世界观下,斯宾诺莎提出了绵延式的存在与超善恶的伦理观。相比之下,谢林则倾向于一种断裂式的存在,存在与存在者从原初的统一体中发生了分裂,人获得了自主性,也产生了善恶之别。
评议环节
在评议环节中,吴增定老师肯定了本场讲座的宏观视野和微观根据。在简要回顾恶的本体论之后,吴增定老师提出两点问题:第一,是否有必要强调理性主义和意志主义的对立?第二,谢林的思想是否可以被界定为意志主义?吴增定老师提到,虽然谢林对斯宾诺莎机械的理性提出了批评,但谢林自身的思想中也蕴含了理性主义传统,或可认为谢林兼具理性主义与意志主义。
吴功青老师感谢吴增定老师的评议意见,希望对理性和意志的融合做进一步探讨。现场师生还就必然性和理性的关系、绵延与断裂的联系进行了深入讨论。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