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读书2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现状及前瞻——温儒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研读会

发布时间:2021-04-29





2021年4月9日下午,“20世纪中国文学与学术”系列研读会第四场、“文研读书”第25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现状及前瞻——温儒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研读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作引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多位学者与会。



研读会围绕温儒敏教授新近出版的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展开。该书收录了五十七篇论文,分为鲁迅研究、作家作品论、文学思潮与文学批评研究以及学科史研究四个部分,集中呈现了温儒敏老师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这部自选集展现了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学科史的面貌,涉及现代文学史写作的“边界”与“价值尺度”、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新传统”的阐释、“文学生活”研究空间的打开等关键议题。研读会上,温儒敏老师从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和语文教育三个方面,回溯了自己几十年的工作,强调现代文学学科的格局不宜太小,要有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对政治、科技、经济的发展有本能的质询,做好应对和跟进的精神准备;同时要做好老师和学者两项工作,将学术变成志业并回馈社会。


接下来,各位与会学者先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首先指出了温儒敏老师突出鲁迅作为精神界战士的意义的重要性,强调文学研究要坚守底线,说现代中国人的话,而不是外国人的话,不是古人的话;说自己的话,而不是他人的话;说真心的话,而不是违心的假话。其次,钱理群教授提到温儒敏老师对文学研究边界和价值尺度问题的关注,“守正创新”是温老师学术思想的一大关键,也是其学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和贡献。当下现代文学的学术研究应当以作家作品为基点,回归常识、回归文学。最后,钱理群教授提出现代文学研究要有“活气”,参与当代价值的构建是现代文学研究的魂,应当格外关注现实中潜在或显在的现代文学的传统因素,而在“后疫情”时代,现代文学教育如何发现并激活这些新传统,如何把握现代文学学科的新机遇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知人论世,重点评析了温儒敏老师的社会关怀、学术组织能力,从学科史的角度对温儒敏老师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自选集体现了温儒敏老师的自我定位,文篇的选取、问题的发现都与其身份意识与自我定位相关。陈平原老师建议应将比较文学研究纳入自选集会,这样会更加完整。同时,他指出,温儒敏老师谈现代文学存在的问题不仅站在研究者的立场上,还受现代文学学会会长心态影响就弊纠偏,现代文学空洞化现象、现代文学的汉学心态等等问题的提出高屋建瓴,对现代文学学科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指出了温儒敏老师提出的“文学生活”这一话题的重要性。当下,文学以零碎的、无处不在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如何应对“文学生活”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成为展开这一课题的核心要义。探讨“文学生活”对于文学研究格局开拓有重要意义,对读者阅读反馈和互动性参与的研究使得文学建设链条更加完整。同时“文学生活”提供了将文学经典与大众对接的有效途径,有着非常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为精神界之战士安在》书影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也关注文学生活的问题,强调文学创作需要落实在具体的人与事上,不应该只研究文学制度,而温儒敏老师“文学生活”提供了极富生产力的新方向。文学的内部生活及外部生活都有丰富的可开掘的空间,读者审美的形成、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互动乃至一个时代如何理解文学都可以作为展开的方向。温儒敏老师对语文教材的编纂恰恰是直接接入大众文学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种实践,很有价值。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总结了温儒敏老师的学术特点——全面而均衡。这种特点首先体现在视野和格局上,纵向维度,他以现代文学为根基,同时也密切关注正在进行着的当下的文学,甚至直接针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发言。横向维度,他很早就关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尝试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考察中国文学,开学气之风。同时,全面和均衡还表现在理论分析、文本细读、文学史现象的把握上,温儒敏老师在几个方面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成就,并且在整体上保持均衡。温儒敏老师的学术论文不炫耀、不煽情,敢于直言判断,有立足本土经验的理论原创性精神。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随后发言,他指出,温儒敏老师接续鲁迅精神,以一种较为柔和的战士形象,用现代文学撬动社会文化精神脉络。温儒敏老师既有开拓创新的一面,也有守正的一面——后者由中国现代文化文脉中内在的精神而体现。一方面,温老师严守学科的边界,在学科里面做了扎实的工作;但另一方面超出现代文学学科,在社会中引起很多积极的“化学反应”。温儒敏老师提出的“文化生活”内涵着对人间的情怀,极为丰富,有很大的生发空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将温儒敏老师放在“王瑶传统”中讨论,认为温儒敏老师继承了王瑶先生超凡的政治性,具有卓越的全局意识与妥协精神,同时与王老师一样有学者与战士的统一性。温儒敏老师自选集的文章中也同样表现出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并重,具有当下意识和关怀。温儒敏老师的鲁迅研究既关怀前沿性问题和未来性取向,比如鲁迅和中国文化转型问题、鲁迅的当代价值问题等等,又把叙事学和诗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拓展叙事学研究领域以及建立诗学研究模式有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勾勒了现代文学学科发展历史,指出现代文学规范化的现状及其学院化危机,而温儒敏老师的语文教育工作恰恰是对现代文学某种拓展与解放。如何把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作为一个新传统,将现代文学学科体系进行革新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突破性的课题。她指出,现代文学可能包含四种意涵,作为学术研究的现代文学、作为教育的现代文学、作为经典的现代文学和作为文学生活的现代文学——每个面向都指引着我们反思现代文学的边界尺度。怎样运用现代文学的新传统和古代传统对话,怎样应对当下社会思潮并将其转化当下的精神生活学,这需要现代文学研究者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反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从研究者代际品质及差异方面对温儒敏老师的学术进行总结,认为温儒敏老师的研究通透、整全、大气。他指出温儒敏老师的实践体现了教学驱动研究,而当下研究驱动教学的模式可能会造成学术早熟等问题,需要反思。同时他指出,要关注引入海外汉学新理论后对学科风气与心态的影响,研究者需要加强自身主体性。在学科多元发展不断跨界的当下,研究者需要关注现代文学学科的魂——整体性,保证学科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并为新传统注入新的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程凯总结了第三代学人独特的成长环境与学术风格。他表示,温儒敏老师这一代现代文学研究者一方面是把精神界之战士作为心目中的人格的典范,另一方面能够警惕过分的精英主义,而今天的知识分子正需要保持学术研究与社会批评及服务社会与大众这种相交织的视野。同时他指出,温儒敏老师自选集的特殊价值就是他在剔除了政治决定论的基础之上,仍然高度地保留并努力还原文学思潮流变与同时代思想政治命题的相关性和互动性。未来,现代文学研究或许可以将文学运动放置在当下中国整体历史过程中进行重新把握和呈现。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国华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分享了自己应用温儒敏老师教学建议教学的体悟,认为现代文学教育应该强化史的线索,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教授脉络性框架性的知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作家作品和文学事件。他认为现代文学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当下中国、理解现代,并通过自己的阅读,用历史和历史书写、文学和现代中国等作为脉络性的问题意识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史。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段从学提出,温儒敏老师作品中的理论运用问题,强调不要把理论变成结论,努力达到有理论但找不到理论运用痕迹的最高境界。同时他强调,温儒敏老师对历史和文学史的判断非常精准,背后不仅有知识结构支撑,还有对日常生活真实经验的自信。


随后,温儒敏老师对以上发言进行回应,强调北大中文系有必要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人文领域学者应当关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以积极务实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尽管新生代学者面临项目化生存、学术生产泡沫化等问题,但学术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尽量不要发表别致但用意不足的文章,要多了解社会,并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


与会学者在静园二院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