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下午,“文研读书”第43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碎金屑玉的意义——刘敦愿《文物中的鸟兽草木》研读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岩作引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刘晨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包华石(Martin Powers),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贺西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妍,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吉光,日本女子大学教授于保田,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刘虎出席并参与讨论。
▴
《文物中的鸟兽草木》
刘敦愿 著,郑岩 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11月
引言阶段
活动伊始,郑岩老师首先谈了《文物中的鸟兽草木》一书的价值。他认为,此书虽不能代表刘敦愿先生个人治学与当时学界研究的主流,却可以从“边缘”的角度,为现在高度同质化、模式化的学术体制带来新的启发。
▴
活动现场掠影
接着,郑岩老师简要介绍了刘敦愿先生的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刘敦愿先生是湖北汉阳人,祖父刘传莹曾为国子监学正,父亲刘人劭曾为早期同盟会成员。刘敦愿先生正是成长于这样一个老派传统与新学思想相结合的家庭。他曾先后就读于郑州扶轮小学与扶轮中学。1939年,他考入抗战时期由北平与杭州两所艺专合并而成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在昆明学习油画,后辗转四川巴县(今重庆主城区)艺专学习美术史。他曾跟随秦宣夫教授学习西画,故最早的兴趣集中在西方美术史,但囿于战乱资料难得,而四川当地又可见汉代画像砖与陶俑等文物,故转向中国美术史的学习。
为补充历史学知识,刘敦愿先生定期横渡嘉陵江赴沙坪坝旁听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丁山的“商周史”与“史学名著选读”等课,风雨无阻。刘敦愿先生在先秦历史与文献上钻研颇深,他曾购买《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书籍,从中将需要的材料剪裁成纸片,自己重编为一本本国别史,这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国立艺专毕业后,刘敦愿先生经时为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的经史学家蒙文通帮助,进入图书馆工作。此外,他曾在齐鲁大学旁听考古学家吴金鼎讲授的“田野考古学”。1947年,刘敦愿先生经丁山先生推荐,受聘于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讲授“历史文选”等课程,同时协助丁山先生的研究工作,后于1953年转入历史系,并于同年参加了洛阳烧的发掘工作。刘敦愿先生的现存日记中仍可见发掘时所作风景写生画。刘先生在发掘期间坚持写长篇日记,最长达5000字,内容中流露出对田野考古的巨大热情。此外,刘敦愿先生还与山东大学的老师们保持着亲密联系。例如,他在山东大学参加一次政治学习会议时,曾从背后画下童书业先生的画像。
▴
刘敦愿先生画作
20世纪50年代,国内史学界兴起对中国古代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形成五大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热潮。刘敦愿先生却坚持以兴趣先行——他最大的研究兴趣在商周青铜器。这种艺术史研究在当时显得不合时宜。刘敦愿先生的授课内容亦远离当时的研究热点,讲述史前史与历史文选等。另一方面,他又于50-60年代通过个人力量,先后调查山东日照、五莲、即墨、临沂、胶县等地多处古代遗址,并及时发表了相关调查报告。这一时期,他还撰写了多篇关于山东龙山文化研究的论文,对建立山东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敦愿先生的身份虽然更近于美术史家,但他较早提出要以考古学为基础才能进行早期美术史研究,并且身体力行地践行田野挖掘。在他的努力下,1972年春,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在历史系设立。刘敦愿先生出任第一任教研室主任,并强调要牢牢守住田野考古的基础。80年代后,刘敦愿先生从山东大学退休,开始有比较多的精力从事符合其个人兴趣的研究。然而,当时的学界尚未充分认识到刘敦愿先生研究的价值。他涉及农业考古、畜牧业史、自然环境等鸟兽草木的文章很难发表,甚至受到一些刻薄的评价。刘敦愿先生认为,宏观的历史分期与断代问题固然重要,却不能因此排除和忽视其他问题。现在兴盛的“美术考古”的概念,本自米海里司的德文著作《美术考古一世纪》(Ein Jahrhundert Kunstarchaeologische Entdeckungen),“美术考古”一词经日文翻译后被郭沫若的中文译本采用。郑岩老师认为,这个词对刘敦愿先生构成了很大的精神支持,使其可在考古领域继续进行美术史的研究。
▴
郑岩老师与刘敦愿先生1988年合影
在刘敦愿先生看来,考古材料并不是为某个单一学科服务的。他主张多方位地借助不同学科的成果对考古材料进行发掘。直到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科仍然在建立之中。郑岩老师认为,在当时学科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时,确实需要明确学科的界限。而现在,刘敦愿先生的观点则可为学科交叉提供借鉴。
最后,郑岩老师展示了刘敦愿先生生前与不同领域的专家的书信,其中有沈从文、侯仁之、童第周、胡道静、张仲葛、谢成侠、周仁、周尧等学者。刘敦愿先生在很多领域都有所涉猎,未将自己的研究局限在某一学科。这种融会贯通的治学之风可能来自于丁山教授。刘敦愿先生自述,丁山先生一边教导他要“老老实实地读书”,一边又鼓励他拓宽自己的治学眼界,在读书与资料工作之外,还要选择几种与古史研究有关的传统与现代的科学,依次一一专攻,“多一门学问就多一把开门的钥匙”。
▴
郑岩老师作引言
与谈环节
包华石老师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述了刘敦愿先生对他的帮助与启发。他谈到,刘敦愿先生为人谦和,愿意亲切热情地提携后辈。包华石老师回忆称,刘敦愿先生博学而活跃,令他印象深刻。1981年,刚毕业不久的包华石老师作为访问学者赴济南考察汉画像石时,刘敦愿先生就亲切地邀请他一同交流。他们的对话内容横跨汉书奏章、董仲舒思想及庄子的宇宙观等多个领域。刘敦愿先生作为艺术史家,对于图像的观察亦令人钦佩与欣赏。他经常可从图像中抽出关于文化内涵的信息,影响了包华石老师后来的学术写作。例如,刘敦愿先生一反学界当时将纹饰与写实图像割裂探讨的做法,首先在错金车饰中关注到鬼神动物的形态。他对于纹饰的观察细致入微,并提出这些纹饰表现了画家对于虚拟空间的认知。这启发了包华石老师在《纹样与人物:古典中国的装饰、社会与自我》(Pattern and Person: Ornament, Society, and Self in Classical China)一书中关于马王堆帛画及云气纹等图像的讨论。他指出,空气与水等流体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分层平衡的,另一种是混合(turbulent)的,马王堆云气纹也包含了这两种形态。而他之所以注意到这些细节,也受到了刘敦愿先生的启发。
▴
包华石老师
贺西林老师指出,刘敦愿先生是较早通过考古材料进行美术史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融通了艺术史与考古学,既有艺术史家对形式的感知力,又有考古学家对材料的洞察力,这源于他多学科的学术背景。他的文章对美术文物本体有非常细腻的认知和准确的把握,如对纹样的细腻观察以及客观表述。他对文物的分析并不流于表面,而往往采用生动具体的描述。同时,他受到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影响,把出土文物、传世史料、笔记小说等材料结合起来,用图文互证的方式,进行形式分析与描述,并借此了解古人的观念与信仰。刘敦愿先生的研究领域广阔,涉及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学、神话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他并不孤立地谈美术,而是把图像放在综合材料中考察。他的关注点不局限于中国内部,还有跨文化的观照。虽然这本书题为“文物中的鸟兽草木”,却是以小见大,透物见人,由图入史。
接着,贺西林老师借金维诺等老一辈学者关于“做美术史研究要有‘眼力’”的说法,认为美术史研究中的“眼力”很重要,既包括对文物真假优劣的判断力,同时也包括对美术文物历史价值的洞察力。他说传统美术史研究非常重视本体研究,而当下有所忽略,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最后,贺西林老师认为《文物中的鸟兽草木》正是一部具有“眼力”的著作,希望这一传统能在年轻一辈中继续传承下去。
▴
贺西林老师
刘华杰老师的发言紧扣刘敦愿先生横跨不同学科、用一生“磨珠子”的学术作风。他认为,现在的哲学研究通常关注最抽象最具有一般性的内容,强调远离具象的“物”,推崇“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方法,越来越远离大地。然而,刘华杰老师认为,哲学的根基仍然还是应以物为基础。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包含两个相关的部分,不能只讲后半部分。刘华杰老师的研究领域与主流哲学系研究不同,目前他的主要关注点在博物学。他指出,刘敦愿先生不迎合主流研究方法,甘坐冷板凳,从事被当时学界所忽视的“边缘”研究,对他也有很大的鼓励与启发。刘华杰老师赞成刘先生提到的“学者平时要磨珠子”的观点。他指出,目前学界培养学生通常采用速成的方式。学生还没来得及“磨珠子”就急于串出项链来。而刘敦愿先生生前“磨了许多珠子”,却从未出过书,对他在教学方面很受启发。刘华杰老师接着指出,刘敦愿先生的研究并不囿于学科划分,他生前经常请教不同领域的专家。他呼吁,现在学界也要打破学科界限,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让更多学者从容做“无用之用”之学问。
▴
刘华杰老师
于保田老师评价刘敦愿先生是位“博爱的人”,并叙述了他对弟子的关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学术的热忱。于保田老师首先回忆了自己求学阶段与刘敦愿先生的“师生情”。他曾在大二时选修了刘敦愿先生的《商周考古》课程,并在这门课上坚定了自己从事考古研究的决心。刘敦愿先生鼓励他“上了考古的船,就要勇敢地划下去”。刘敦愿先生关爱学生又教学严格。于保田老师回忆,他在写作业时曾自己创造了一个词,刘敦愿先生看到后专门找到他,并以商量的口吻劝他修改。当时山东大学学生发自内心地敬称刘敦愿先生为“敦老”。在得知于保田老师的研究兴趣后,刘敦愿先生还曾赠予他相关的建筑学书籍与陶俑图片。于保田老师寓居日本时,刘敦愿先生也予以鼓励、指导。在治学方面,刘敦愿先生善于将各种所谓“杂学”的内容整合成立体的研究。京都大学林巳奈夫教授曾称刘敦愿先生为“神交”之友:二人虽未谋面,却都读过对方的文章,熟悉对方的写作思路。与学生相处时,刘敦愿先生常常使用商榷的语气,从不命令学生进行某一题目的研究。刘敦愿先生即便在“文革”时期,也不为其风气影响,他的文章多为大自然生相,可见挚爱之心。于保田老师推测刘先生的写作是在快乐状态之中进行的。他将考古理解为“圆梦”,即以平和的心情破解古人之梦,力图解读古代纹饰原义。他的文章从动笔到脱稿,看不出设置假想敌,也不曾出现“斗恨”的语句,故其冷静平和的语调能够轻松自如、贯穿文章始终。
▴
于保田老师
李吉光老师以“一物见世界”为题,联系自身博物馆策展经历,讨论了《文物中的鸟兽草木》对博物馆“一物展”的启发。所谓“一物展”,便是围绕一件重点器物进行策展的展览。当缺少熟知的“镇馆之宝”时,“一物展”如何实现?李吉光老师认为,刘敦愿先生的研究可以为博物馆策展带来一些启示。她以《含义复杂的中国古代虎崇拜》为例,说明“一物展”的策展思路。例如,策展需要考察与展览重点同出的文物,如讨论安阳西北冈商代晚期大墓中的白石雕坐虎时,需要考察与它同出的白石雕鸱鸮,并考虑虎在信仰、民俗中的用途。她进一步指出,“一物展”需要策展人研究考古报告,熟悉不同历史时期物的意义,并了解与物有关的民俗与社会学。一物展的展示目的是通过物,见到时代、信仰、文化,展示策划者独特的对生活的理解与趣味。重读草木鸟兽相关研究的意义,就是重新发现独特的、无法被纳入考古学主流列的物的价值,为博物馆展示增加新的方法和视角,并提供更有趣的面对生活和学术的方式。
▴
李吉光老师
贾妍老师以刘敦愿先生书中的“神奇动物”为入手点,分享了自己处理动物拟人化图像的有趣经历以及从书中获得的启发。贾妍老师曾在做乌尔王陵的里拉琴饰板的研究时接触到刘敦愿先生的文章。在其《论马王堆一号汉墓黑地彩绘棺图像》的研究中,刘先生把乌尔“匣绘”与马王堆一号汉墓黑地彩绘棺饰上鸟兽神怪奏乐嬉戏的场景相类比,称这样情趣活泼、内容奇突但是“意义暧昧难明”的动物拟人图像为“戏画”。那篇文章同时还引入了埃及猫的图像,这让她觉得冥冥之中与后来自己的研究产生了关联。贾妍老师补充道,刘敦愿先生是她所涉猎的中国美术史学者中,最早在研究中关注到苏美尔地区图像材料的学者。以乌尔王陵的相关材料为例,这批文物上世纪20年代末期才随着遗址的考古发掘,引起西方考古学家、艺术史研究者的注意,而刘敦愿先生最早通过日文研究将这组图像引入了中国艺术史探讨的范畴,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令人赞叹。刘敦愿先生的研究也让贾妍老师思考,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让这些被“边缘化”的小物件进入我们的世界。以贾妍老师之前做过专题研究的“埃及猫”为例,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到造访埃及的贝斯特(Bastet)的胜地时并不了解当地的“猫女神”宗教传统与祭祀习俗,用希腊人的眼光去观察揣度埃及人动物崇拜,才会大感奇异并深表不解,这背后其实是文化观念不同造成的认知隔膜。贾妍老师认为,我们现在回看古代世界时所产生的观感,实际上也是受制于后来学科分野背景下人与动物割裂的观念。在最早的文明阶段中,人与动物的界限并不清晰,比如埃及会出现兽头人身的神,在他们的概念里,太阳照射到世界的不同层面后,就以不同的面向展现出来,时为人类,时为动物,时为草木。她认为,刘敦愿先生关于草木鸟兽相关文物的艺术史研究,正是对最早的先人所创造的艺术的回归。
▴
贾妍老师
许宏老师从刘敦愿先生的治学特点出发,重点讲述了当今考古学可从中借鉴的发展思路。他认为,考古是本源性的学科,好比一个资源库,可为其他学科提供灵感和给养。而刘敦愿先生在当时就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具有这样宏阔的视野,难能可贵。现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壁垒也越来越强。考古学的学科特征偏向保守拘谨,而如今读刘敦愿先生的文章却觉得宏阔开放、汪洋恣意,这是考古学要向艺术史等其他学科学习的。最近考古学界兴起“研究与叙事”“书斋与田野”的讨论。许宏老师认为,除熟悉材料外,考古学研究者还是应该拾起“阐释”的使命。即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转向更高层次的对于这些基础材料的阐释,甚至进一步升华到大历史层面,进行带有叙事性的历史写作。此外,许宏老师还指出,刘敦愿先生是较早关注和践行“公众考古”的学者,他下笔通俗晓畅,为人亲和儒雅,给后辈学者带来宝贵的精神给养。
▴
许宏老师
刘虎老师首先作为刘敦愿先生的哲嗣对促成这本书出版的有关各方表示感谢。接着,他结合自己幼年的经历,指出他最早的艺术启蒙来自父亲刘敦愿,而后来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中也受到父亲美术考古的影响。刘敦愿先生是学美术出身的,家中收藏了许多中西画册。刘虎老师在小学五六年级时,看到毕加索的抽象画作《亚威农少女》,非常不理解。父亲于是给他讲了许多基本的美术常识,告诉他应该怎样鉴赏这幅画:第一,不能以“像不像”作为评判艺术品的标志;第二,毕加索是有意画得“不像”的。父亲的讲解涉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使刘虎老师穷其一生求索思考。刘虎老师指出,所谓“真实”,就是指实物的本体与真相。他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感官印象只是表象,属于现象层面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则是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即生活的真谛——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属于真理层面上的真实。归根结底,艺术是心灵的自由创造,而非对生活的机械模仿。刘虎老师接着谈到文学与考古学的交汇。中西比较文学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比较相对贫乏,原因在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世俗理性排斥“荒诞的”神话,对神话进行了历史化改造,取消神话的超自然元素,使之符合生活常识,如神话中许多动物、神灵、精怪,被改造成历史人物。在这方面,父亲刘敦愿的美术考古对他有很大帮助。比如父亲考证舜的弟弟象其实就是野生的动物大象,后来刘虎老师参观三星堆与金沙堆博物馆时看到大量的出土象牙与象骨,发现父亲的美术考古为中西神话比较提供了可靠的佐证。同样还有父亲对中国古代神医扁鹊的考证,通过汉画像石指出古代人类认为鸟能治病是普遍现象。由此可见,父亲的美术考古尽管是考古学界的“边缘”研究,但对于还原古代历史真相仍具有很大的意义,也说明了不同的人文学科是相通的。
▴
刘虎老师
最后,刘晨老师就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郑岩老师导读题目为“碎金屑玉的意义”,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却是“金玉良言”。所谓“万物皆学问”,刘敦愿先生的研究从物出发,从中生发的许多问题可能需要学者们用一生去寻求回答。刘晨老师也赞同多位老师提到的关于交叉学科发展的观点,指出刘敦愿先生的研究启发我们思考如何突破学科现状,开展接下来的学术工作。
▴
刘晨老师
▴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