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静园雅集29】杨天德:欧洲古版画与印版赏析

发布时间:2022-04-07

2022年3月28日下午,“静园雅集”第二十九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欧洲古版画与印版赏析”。旅德艺术史学者、出版人杨天德主讲,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史睿主持。



讲座伊始,史睿老师简要介绍了杨天德老师及其研究领域,并结合自身研究经历指出欧洲古版画研究的意义所在。史睿老师认为,在传统的史学研究中,研究者多注意历史文献本身的内容,而很少涉及其制作和生产的过程、艺术与商业价值。杨老师对欧洲古版画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离开单一视角,更加全面地认识书籍生产与知识传播的过程。




杨天德老师首先结合现场实物和照片资料,系统地梳理了欧洲版画及书籍插图艺术的演化过程。欧洲书籍版画起源于早期抄本、印本中的手绘图案,尤其是段落首字母大写和页边装饰的部分。这些带有页边装饰的书籍大部分为宗教题材,制作繁琐,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公贵族使用,不能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整页雕版印制而成的 “穷人书”应运而生,这类书开本较小,明显不如手抄本精美华丽,但内容相对通俗易懂,价格也比较低廉。在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此类书籍并非主流,流传至今的数量也很少,欧洲学界对其雕版方式和刷印方法的研究尽管较为有限,但是仍不断有印版实物的发现与突破:通过对近年巴黎发现的一块族徽图案的双面木质印版的研究,杨老师认为,该雕版在印版制作技法和使用方法上与中国印刷雕版接近,或许可以说明在古腾堡活字印刷技术产生之前,欧洲的早期印刷方式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受到中国雕版技术间接影响的可能。


丢勒在1514-1515年为巴伐利亚国王 马克西米连一世(Maximilians I.)绘制的祈祷书页边饰。

该书由超过10位画家合作绘制,但仍未完成。


单独的版画作品在15世纪已经比较流行。此时的版画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类,一是从首饰雕刻转化而来的金属雕版工艺,因其主要采用铜作金属版,利用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版画是为铜版画;二是从木雕转化而来的木质雕版工艺,利用此法制出的版画被称为木版画。相较于木版画,铜版画的产生独立于书籍,往往更加精细,更具艺术价值。铜版画发展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有德国的马丁·施恩告尔(Martin Schongauer,他将铜版画从最初民间金银匠雕刻工艺转化为独立印刷艺术品做出了突出贡献。之后的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他的铜版画精细、丰富、生动,以精确的排线组织画面内容,突出形态的艺术感和光感,创造出能与传统艺术相媲美的艺术作品。除此之外,他的艺术理论和版画技法对欧洲艺术界影响深远,在此后的16—18世纪,铜版画与木版画在欧洲的制作达到鼎盛时期。


“墙边的圣母与圣婴”

16世纪初,丢勒 (A.Dürer)铜版画


书籍中版画的出现,则要归功于德国美因茨的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的助手与继任者皮特·舍费(Peter Schöffer)。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古腾堡将各种技术巧妙融合,发明了包括活字制作、油墨配比和印刷机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活字印刷术,使得书籍和版画的快速大量印制。而舍费则尝试将木刻版画和开头大写字母插入正文同时印刷。与此同时,他还开创了出版商与艺术家合作,制作专属书籍版画的经营模式。廉价的木质版画印版与金属活字印刷术的结合,相对之前欧洲主流的手抄本而言,不仅大大降低了书籍制作的成本,更提升了书籍的可读性和准确性,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科学的普及,这种技术也在欧洲迅速推广开来。


古腾堡曾经的助手和继任者皮特·舍费(Peter Schöffer)在美因茨印刷的草药书《Garten der Gesundheit》一页,附手工上色木刻版画


18世纪,制版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的革新。在18世纪的欧洲,木版画比铜版画更为常见,主要原因是木版原料来源广,制作成本低,便于储藏和重复使用,某些较大尺寸的木质版画印版在使用后,表面被涂上白垩粉用于室内装饰。而铜版由于造价昂贵,因此铜版画的产量相对较少。为了能够降低成本,版画商一般选用较薄的铜版,双面雕刻。在铜版利用完后,会将原版磨平或熔化后重新利用。正因如此,早年用于印刷铜版画的印版很难被留存下来。由于锡具有质地较软、熔点偏低、易于雕刻、价格低廉等优点,欧洲民间也往往使用锡板代替铜板刻制印版,但是因为锡过于柔软,使用寿命太短,因此并未普及。直到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才逐渐被钢版和锌版所代替。


18世纪德国宣传单

铜版印版及现代印样


石印技术是古腾堡发明铅字印刷后又一重大发明,这项技术也很快被引入到版画的制作与生产之中。石印技术的发明者森纳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自幼对舞台与音乐感兴趣,鉴于铜版印制乐谱价格过昂,他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廉价的印刷术,能够批量地生产乐谱这类印刷品。在一次偶然的状况下,他发现油与水可以在光滑石灰岩上清晰地区别和转印,之后通过数年尝试,终于发明了石印技术,实现了乐谱和图像在石版上的制版印刷。石印技术在1796年发明后,就因其“纸面版的光滑和惊人的便宜”,迅速成为了法国、德国版画界的新秀。最适合用于印刷的石版是来自巴伐利亚Solnhofen的石灰岩,其质地细腻致密,颜色和吸水性皆佳,石纹较少,承重性好,能够清晰准确地再现的版画,至今仍在版画界享有盛名。十九世纪中叶产生的另一项科技发明——照相术引发了版画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革新。通过感光材料转印和化学腐蚀制版技术的突破,照相术迅速在各类金属印版和石印印版上得到应用,成为19世纪末以来最成功的制版方式。与此同时,现代化学试剂与金属合金的进步,也使传统的腐蚀版画在欧洲也迎来了复兴。


  

1924年德国斯图加特( J.F.Schreiber )出版社印制童书

所用石版及成书比较




活动第二部分,杨老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西方版画技法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早在明代,中西方版画就已经开始了相互交流和学习。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印刷技术通过西人在华设立的印刷场所进入中国,石印等西方版画制技术也随之而来。从现存的书籍实物来看,铜版和石印技法至少在同治、光绪年间就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清廷内府印本中都可以看到此种技术的应用,例如乾隆年间内府刻印的《钦定西清古鉴》在光绪时期传入日本并制成铜版后,又由缙绅购回国内后献与内府,可惜数年后失散于庚子之乱。以及讲座现场展示的光绪三十一年清内府石印插图本《钦定书经图说》,都证明了西方版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扬。


此外,杨老师还特别提到,除了西方直接来华传播之外,华人在日本设立的印刷所也为西方印刷技法及版画传入中国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并展示了光绪末年华人书商冯紫珊在横滨印制的中文读本及彩印版画作为举证。


清光绪三十一年内府石印本《钦定书经传说》


最后,杨老师在回顾版画收藏现状的同时,总结了版画收藏的意义。在欧洲,许多重要的图书馆与博物馆都设有版画部,对版画进行专门的收藏、保护和研究。版画制作精美、类型丰富,内容繁多,艺术性强,对研究西方艺术史与科学史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版画虽有复制性,却是版画原作者与刻版者共同的艺术创造,拥有难以取代的价值。不过当下对版画的保护情况可谓并不尽如人意,版画在欧洲的存量仍然很大,历史上存在着大量对版画的人为盗窃和破坏行为。书籍中的版画尤不受重视,每天都有很大一部分被丢弃和销毁,很多珍贵的书籍已经失去了它最为生动的插画部分,只留下文字诉说着时间与历史。近年来国内对西方古版画收藏和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不过此一领域仍属小众,希望将来版画的收藏和欣赏也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达到“珍惜古物、雅俗共赏”的境地。


讲座现场的实物


此外,杨老师也基于自身经验,为版画收藏者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首先是在涉华主题版画收藏时,要注意周边文字信息。这些文字中包含着一些值得研究者去深挖的历史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版画及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其次是尽可能收集完整系列,并确认版画的出处。最后是应将收藏范围和眼光的扩大,把照相凹版和胶印也纳入到收藏的行列之中。在辨别版画的真伪时,要注意纸张的水印和版画的细节,不能采用不可逆的破坏性方式来鉴别。总之,欧洲古版画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坚硬的铜版下是鲜活的历史、绚烂的艺术和人类熠熠生辉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研究和收藏铜版画有着重要意义



交流环节


讲座后的版画鉴赏与交流阶段


交流环节,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青生老师和杨天德老师就黑龙江美术馆收藏的乾隆内府制铜版问题进行了交流,史睿老师与杨天德老师就中西方印刷方式的不同点进行了探讨。演讲结束之后,杨天德老师邀请现场听众体验了欧洲古画版的印刷全过程,并结合实际操作,详细阐释了制作版画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演示环节中,杨老师印制用的一些印版,是几百年来首次着墨,会后,杨老师将印成的版画作品赠送给了文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