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读书的风景|何浩:努力扎根于经验的沃野 ——记“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0-06-11

努力扎根于经验的沃野 

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

文 |何浩



“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以下简称读书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者于20111月发起成立,是一个以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师生为主的不拘泥于学科的历史研习团体。从2018年读书会主要推动者之一贺照田老师在北大文研院任访问教授开始,读书会获得文研院大力支持,先后在北大二院举办多次读书会。文研院诸位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耐心、温和,以及二院幽雅的环境,让读书会的同仁印象非常深刻。



2018年12月,读书会在北大文研院117室讨论中国当代史

渠敬东老师从窗外拍摄



读书会的基本关切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尤其关注1949年后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践探索的历史与思想意涵。读书会发起人为文学研究出身的学者,这一起点使其在进入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时,特别针对和反思了当下人文知识思想在回应当代状况和当代问题时所应具备的历史认知之不足,并进而意识到正面投入处理当代史经验的必要性。相对于一些通过文学文本处理历史问题的当代文学研究,读书会更希望在对历史中的状态加以充分体察和剖析的基础上,探索、把捉、呈现当代文学、思想、精神、政治、社会、生活的感觉构成逻辑与经验构成方式,由此辨识、捕捉、显形当代史演进逻辑中那些尚未被获得理解或虽有一定理解、却需要被进一步充分理解的节点的历史内蕴,探求文学研究、历史研究、思想研究、社会研究、政治研究相互借鉴和促进的通道。


自成立以来,读书会的日常活动便以细致研读1949年再创刊的《中国青年》杂志为主,目前已读完1959年。大致每两周一次,同时配合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扩展阅读。之所以选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成长同步的《中国青年》杂志作为主要的阅读和学习材料,读书会有着自己的学术考量。


首先,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希望将以往在革命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培养新人的诸多积累,转化为形塑全社会青年的实践。《中国青年》直接展现党和国家关于新人的理解,在不同层次对青年问题的整理与回应,更集中呈现着中共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落实新人的形塑,即在鼓励和召唤各个社会领域有进步意愿的青年群体参与新的建国实践时,通过对这些青年的各种调动与塑造,进而对全社会青年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道德、精神加以引导和塑造。显然,这种意识有助于长期受文学是人学理念熏陶的读书会成员,立体而非概念地体会和理解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进程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新人塑造是如何在具体历史进程中被赋形和落实的。


其次,《中国青年》在1949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这段时间中,对变化快速的时代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反应能力。目前读书会已经阅读完毕的近十年《中国青年》,可分为新中国初期(1949-1953)、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3-195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1958)三段。在这三段的《中国青年》阅读过程中,读书会成员又保持着相对不同的阅读意识。中共的政治构想落实到自旧中国延续下来的社会中,在这一特定社会形态的不同方面引发了各种反应。特别是当青年群体响应革命和建设号召,积极参与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时,他们在与时代课题发生的种种关联中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的各种复杂理解与回应方式,非常有助于我们体会如何从旧中国诞生出新中国,以及在时代变动中具体的中国人”“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等问题。


《中国青年》一方面发表大量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文章、报道、评论、群众来信等,积极宣传和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一方面把捉时代脉络中的各类青年问题,并以其所理解的时代期待来推动这些问题的积极面对与解决。前者,让读书会对时代顺利行进时的社会状态有多面向的了解;后者反映出《中国青年》在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建设中的青年问题时,展示出的敏锐捕捉、赋形与回应方式。这些都为读书会观察国家建设进程中青年人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往复型构关系提供着丰富且很有认知指示意义的视角。


读书会之所以以差不多两周读一期杂志、每次大约五六个小时的慢速度开展研读,和读书会的如下选择有关,就是并不以社会史、文化史一类的学科化视角或先入为主设定问题的眼光来挑选研读文章,而是试图认真对待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逐一分析在杂志中被归类为时事、思想工作、政策文件、农村经济、工业计划、哲学、文化、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文章,甚至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插图、广告、编者按、推荐书目、笑话等,读书会也会因担心漏掉理解历史的信息而对之努力打量。读书会希望通过这种充分尊重材料对象的方式,来打造研究者对历史构造中变化多端的各种动态机制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当然,读书会如此进行自己的日常研读并不是试图无所不包地叙述和理解历史,而是力图以为中心,不带预设地在可见和不可见的历史运作机制中寻找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时间节点与事件节点,以不受未经过认真、必要的历史认知程序便过快定型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认知的规限。


读书会现场


正是基于这样的自觉意识,读书会极力避免那种在常规研究中时常出现的从理论范畴和价值立场出发理解历史经验的工作方式,希望通过长期、细致、耐心的阅读、整理、体贴,尽量体会与把握历史中的丰富性与微妙性,并谨慎尝试在对历史的细腻把捉与认真的分析和检讨中发现可供当下思想和实践运用或经转化后可运用的资源。在这一意义上说,以新的工作方式重新认识、定位、面对和深入中国经验,既是读书会研习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读书会研习努力的目标。


从这样的历史理解和自我期许出发,读书会极为重视历史事件发生场域的田野调查,有计划地开展了地方社会考察,寻访中国的大地山川所发生的多样化历史、社会与文化经验,尤其关注发生于这些历史、社会与文化经验中的的精神感受与心情,并用其充实读书会成员通过历史文献所无法充分展开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认知。近年来,读书会组织或参与的田野调查活动主要有两类:一是到与读书会研习直接相关的重要历史之地的考察;一是参与一些地方经验本身特别有意义、相关学科有长期积累的地方的考察,借此近身学习不同学科学者的工作方法和问题意识


2015年9月,内蒙古大学田宓老师在包头土默特右旗萨拉齐现场讲解清代以来土默特平原开发过程中的土地、水利、社会、民族问题


2015年12月,中山大学吴重庆教授带领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同学们和读书会师友考察广东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


2016年2月,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郑莉副教授组织厦门大学历史人类学师生及读书会同仁考察建莆田平原民间组织结构



2018年9月,厦门大学张侃教授带领厦门大学历史系同学和读书会师友考察温州,图为张侃教授在洞头东岙村陈府庙讲解民间信仰体系脉络



2019年7月,重庆大学高研院共和国中心李放春教授等老师组织并带队考察黔东南侗族村落



读书会近年考察包括:20136月考察山西长治、张庄、樟头村、武乡和沁水;20138月考察河北武安十里店;20148月考察山西晋城;201410月考察湖南益阳;20159月考察土默特平原;201511月考察山西太原赤桥村;201512月考察广东中山市崖口村;20162月考察福建莆田平原;20168月考察山西五台山;201610月考察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20176月考察陕西榆林;20178月考察山西平顺;20188月考察东北国营农场:20189月考察浙江温州各郊县;20197月考察贵州黔东南;20198月考察河南灵宝、驻马店,山西介休-太谷等。这些考察活动进一步拉开了读书会理解当代史赖以发生的历史社会视野。


培养必要并有深度的学术视野对于学术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考察,读书会还特别针对自己的不足,邀请学者做系列专题讲座。20185月,我们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薛毅教授为读书会作了五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巴赫金系列讲座。薛毅教授是鲁迅研究、文化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又多年沉潜于苏俄文学,对苏俄文学用功极深。他对苏俄文学的独到理解和把握跟中国问题之间有很深的对话性,他的讲座对读书会把苏俄文学经验有效发展为理解中国革命、打捞中国现当代文学经验的资源有重要帮助。


2018年5月薛毅教授在社科院文学所讲座结束后与读书会师友的合影


与此同时,读书会在与东亚不同区域、不同学科学者长期互动的基础上,以两个系列的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原有的研习诉求:其一是以历史研究为聚焦主题的当代史系列会议,其二是以文学为聚焦主题的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会议。经由这些自我磨练和对话研讨,读书会希望将每一步的艰难摸索过程,落实为接下来思考、研究的坚实积累。自20134月至今,读书会已筹办七届当代史研究系列会议,会议主题依次为“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历史、思想和文化意涵“1950—1953: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历史、社会、文化和生活意涵新人·土地·国家——再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文化、思想意涵新与旧·公与私·理与时·情与势——再论建国初期历史实践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活意涵“1953—1956: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社会、文化、生活意涵“1957年历史实践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活意涵作为思想资源的五十年代。每次研讨会结束后,会议的讨论记录都会由研究生逐字逐句地整理出来,不仅及时保存了学术讨论中的精彩发言和思想火花,而且为今后梳理和整合读书会的治学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材料来源。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会议已经举办4届,分别以赵树理、丁玲、柳青、李凖为中心,这四次会议的论文集在编辑出版中,接下来还会以周立波、浩然、周克芹、沙汀为中心展开讨论。


读书会力争将每一次会议都打造为规模不大,但主题紧凑、讨论充分的深度学术研讨会。围绕各次会议主题,读书会邀请大陆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东亚地区的诸多学者参与。会议论文经过随后长达近一年时间的反复修改,大部分结集发表在由贺照田和高士明主编的《人间思想》学术辑刊(《作为人间事件的1949》(第一辑)、《作为人间事件的新民主主义》(第三辑)、《新人 土地 国家》(第五辑)、《新与旧 理与时 情与势 》(第七辑)、《作为人间事件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九辑)、《作为方法的五十年代》(第十一辑),文研院收藏有全套共十一辑《人间思想》)。另外,我们规划中的系列论文集《革命·历史·文学》的第一辑也即将面世。


贺照田和高士明主编的《人间思想》学术辑刊第一至第十一辑


读书会不仅是一个以较为密集的日常讨论为基础的老师们的学术共同体,还有众多来自北京各高校的同学参与读书讨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为主的硕士博士同学,自2011年始陆续加入到读书会讨论之中。他们不仅在读书会日常讨论、学术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针对自己学习、成长中碰到的人生困扰、学术疑难和社会关切,组织了多次专题讨论会。在这些跨高校跨学科跨年纪的讨论交流中,他们所收获的除学术能力的成长外,还包括彼此间理解的增进和因对他人的深入理解而带来的对社会的新认知,以及基于这些理解、认知基础上的自我打开,和因对他人的深入理解、自我的诚恳打开而重塑的个人生命状态、读书会群体状态。而读书会年轻人的这些学习、成长状态,更加推动读书会不仅是学术共同体,也同时是以学术、思考为契机的友爱共同体,而友爱共同体形成经验又反过来启发、滋养我们的人文研究、人文思考。



2018年9月,读书会部分师生徒步北京“妙峰山-阳台山”路线,共16公里,路经涧沟村-妙儿洼茶棚段时席地休息


此外,读书会还积极参与国内学界组织的各种相关学术研讨会,如相继参加由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和读书会合办的“革命与后革命时代的青年”研讨会(2014年6月);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资料·视野·方法: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多学科对话与思考”学术研讨会(2015年11月);由《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地域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2017年5月)、“中共制度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2017年12月)、“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2018年5月);由中山大学主办的“新中国视域中的文学经验、文化实践与社会构造”研讨会(2017年11月);由重庆大学主办的“重返1950年代:历史经验与文明意涵”研讨会(2018年11月);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主办的“当代文学七十年”(2019年6月)等专题学术座谈会,以及由《开放时代》编辑部组织的“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等专题工作坊,由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读书会联合举办的“中共革命的行动机制”研讨会(2019年8月)等。读书会成员在这些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带有显著的跨学科特性,观察视角独特,既注意历史化的内在整理,又重视思想内涵的深度阐释,为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带来了崭新的学术感受和观察视阈。如有研究者就认为,读书会充分借鉴人类学研究的“细描”研究意识,试图重新把握结构性的历史认知,重新联通当代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显然对于修正目前地域史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某种战略性的启示和意义”[1]。


经过九年的扎实研读和耐心积累,读书会以开放的学术心态和崭新的研究理念,获得了不同学科中很多研究者的支持与认可。在朋友们的关爱、鼓励中,我们深知自己仍有诸多不足,并诚心向更多朋友学习,希望得到更多的批评和帮助。“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通过不断向他人学习来自我磨炼、校正、拓展,也是读书会所期待的问学方式和状态。读书会每一年都针对自身问题不断做出调整,努力尝试新的交流和探索方式。今后读书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将努力把自己的每一步知识工作奠基在坚实的历史与现实经验之上,相信只有经过这样的努力,才能为中国人文学术未来的创造性进展作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的写作和修改得到萨支山、贺照田、何吉贤、程凯、符鹏、李娜、莫艾、刘卓、李哲等学者和程帅、潘炜旻、宁媛媛、王劭、高玮楠等读书会同学们的支持,《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吴志军同志在修改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谨示谢意)




注释


[1] 徐进:《“地域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学术座谈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