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5-06

从沙滩红楼,到“一塔湖图”,北大是学术圣地,也是精神家园。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大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大这座校园中流传着代代相承的优秀学风,“传承”对于北大乃至整个学术和教育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2018年以来,文研院先后举办了五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参与其中,讲述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文研院将这些讲述者的故事整理集结,与北大出版社联合出版。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北大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总编辑汲传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张鸣,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哲学系教授程乐松,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叶少勇,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程苏东,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苗润博发言,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主持。北大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凤珠、社科部副部长王周谊、校友办副主任赵文莉、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耿姝、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罗玲等出席活动。


会议现场


在观看“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回顾篇)”视频后,主持人渠敬东老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旨:今年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举办本论坛一是表示祝贺,同时也为庆祝文研院与北大出版社合作的第一本书《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出版。他谈道,中国人的内涵、品质、学问、成长均来自于“活着的榜样”。对于学人而言,“先生”正是这样的榜样,在人生品德、生活态度、学术良知、时代精神诸方面提供了典范。


渠敬东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接着,汲传波老师在致辞中介绍了北大出版社的宗旨与精品战略,梳理了《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一书的出版历程,指出“传承”系列讲述活动与相关图书的出版将使更多人感受到前辈学人的风采与北大薪火相传的学术风貌。北大人在传承中守正,在学脉中创新,北大的精神魅力来自于一代代北大人的积累和传承。正是前辈的家国情怀与人文魅力,感召了一代代学子的成长成才。


汲传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随后,王博副校长发表讲话,提出“传承”的对象既包括知识与学问,也包括品格与态度。大学是历史与未来、已知与未知交汇之所在,是最能体现传承的地方。对于北大与北大人,他有三点体会:北大人有热的心与冷的头脑,故讲科学、重理性;北大重科技,亦重人文;北大有厚重的历史,也一直追求塑造未来。他进一步指出,文研院的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呈现学者的最新研究,带动了清新的学风。当下是一个科技一往无前的时代,但人文却需要“瞻前顾后”,而这正体现了人文本身的价值。


王博  北京大学副校长


接下来,九位学者围绕“北大学缘与精神传承”这一话题,分享他们的理解与故事。袁明老师首先对《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一书作了较高的评价,指出这本厚重的书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北大在诞生之初便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也难逃家国情怀的历史宿命。通过与中国传统士人及西方知识分子的纵横对比,她进一步指出当下“传承”的难度与重要意义。一方面,传承是对传统的继承,但传统必须接受现代的洗礼,这是对中国传统士人的超越;另一方面,面向世界的时代气息与厚重内敛的中国人文精神在各个历史节点激荡交汇,又是西方知识分子所难以理解的。今天的北大应调动全部智慧与资源,承担传承义务,探索一种人类文明史上的大历史。北大的工作,意义不仅关乎当下,也在于未来,在于所播下的精神种子的成长。


袁  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平原老师指出,本科就读于北大与硕、博期间就读于北大的两个群体对北大很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后者进入北大校园时,往往是带着比较成形的主观和立场审视北大,这种差异值得关注。他接着分析了北大出版社所出版的北大相关图书主题的历时性变化,认为存在一个从精神到故事、到科系、到学缘的发展脉络,总体上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实”,通过具体的人际关系和师生互动来体现精神的传承。不过,在讨论学缘时,也不应忘却背后具体的制度、人物和故事以及宝贵的精神的魅力。此外,他还提醒道,毕业生对母校多有溢美之词,内里包含着对自身青春的怀念,但在这种怀念之外,也应以冷静的眼光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分析未来可能走向何处。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课比天大。”在张鸣老师看来,学术先辈不仅有深厚学养,更热爱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有特别的感召力,为今人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榜样;而对学生的影响力,才是衡量大学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准。他进一步指出,学人应有独立的人格与独到的思想,不为世俗潮流所裹挟。在这个问题上,今人也能从学术先辈处获得启发。此外,学缘传承还关系到北大的定位问题,他认为,一流的大学追求质量,二流的大学追求数量,最好的大学追求唯一。北大本身具有唯一精神,近现代中国的变革、发展、挫折,北大均与之命运相连、息息相关。这种唯一精神应当被守护,不然,即便排名再高,恐怕也难逃“泯然众人矣”之讥。


张  鸣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论及传承,刘云杉老师首先引述了北大高教所的创所元老汪永铨先生的“五不唯”原则,即“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不唯我,不唯风”;进而又谈到了与汪先生同期的王义遒先生对素质教育的关切,以及思考教育改革时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她也分享了自己近日的研究及由此生发的对教育的看法。通过对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师的访谈,她发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于不断冲破知识的边界,而这种向未知的探索充满不确定性,学生需要有平稳的情绪与坚韧的品格来应付日常化的失败。因此,教育的关键恐怕不在于知识的灌输与标准的不断抬升,而在于提高学生的抗逆能力。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周飞舟老师认为,传承主要靠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传承的内容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外人看不见,内人说不清,但只要身在其中便能时刻感受到其存在。就他的个人体会而言,这种精神气质里有为人的品格,也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一家、一国之内,都有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的传承,但在校园中,这种传承是最为浓厚的。传承意识将促使老师以学生的心态当老师,即效仿着当年自己的老师对待自己的方式、培养学生。学生对老师理想与行动的继承,事实上达成了一种中国式的“永生”,构成了连续的生命系统。


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程乐松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学、任教的心得体悟,认为在燕园中既能找到学问的深度,也能找到视野的广度,有时还能找到情怀的高度,并时时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温度。身处燕园之中,总能感受到他人的优秀,但这并不导向个人的失败感,而是促使自身在优秀中习惯优秀,进而形成一种平和的心态。他认为自身的成长受益于师长的“纵容”,这种“纵容”使得自己获得“从容”这样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纵容”本身也将得到传承、体现在自己对学生的培养之中。他进一步指出,燕园中的学者共享一个精神系谱,是同一底色的差异化折射。


程乐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叶少勇老师受业于段晴老师。他深情地追忆了段晴老师对学生的严厉与爱护,指出段老师以“拔苗助长”式的教导带来了一代学人“跨越式”的成长。梵文学科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联系紧密,有些内容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许多宝贵的梵文文献资料,又是在中国保存下来的,中国学人理应有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自1946年北大梵文专业建立至今的77年中,这一冷门绝学的孤军阵地,不仅没有失守,还从世界范围内的“后进”变成与西方“共进”,甚至在一些领域中变成“先进”。学科的延续与发展,源于季羡林、金克木、蒋忠新、段晴等三四代学人的传承与坚守。


叶少勇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程苏东老师回忆了“传承”系列活动灵感的生发过程,又进一步谈到了对这一活动新的期待与构想。他从十多年前校内外围绕学术近亲繁殖的讨论谈起,指出近亲繁殖作为一种生物学知识,在被用于讨论学术代际关系时,多少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差异,或许造成了一些偏差;不同代际学人之间传承的价值,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他认为,目前“传承”活动关注的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学缘传承,但事实上还有以文本为中心的传承方式,正如今文经与古文经,实则各有优长。离开了北大的学人,其思想也是北大学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苏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


苗润博老师从自己与刘浦江老师相识、后拜入刘老师门下的经历谈起,指出切实的批评才会带来真实的传承,批评本身是最难传承的学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将使学生理解学术研究中的“恒定标准”;而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则是推动研究范式转移、推展人类思考边界的重要动力。历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科,身为老师要制造这种批评,关键在于与学生建立起平等而非依附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最难传递的是反思性的批评,这种批评恰恰是学术界区别于其他领域最可贵的东西。


苗润博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九位老师讲述结束后,邓小南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学缘与传承的理解。她指出,“传承”活动的参与者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于一处,这是因为学脉本身也有延展性和跨越性。北大始终作为一种气质与精神存在于当下,渗透于日常的学术生活之中。学人以学脉的延续作为学术生命的准绳;作为北大人,也应以继承北大精神为己任,不仅仅将传承作为一种活动,更应作为一种严肃的机制与开放性的实践。文研院为此而建,也将持续为此努力。


邓小南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最后,夏红卫老师分享了对于传承及此次活动的看法。夏老师指出,出版是学术活动的出口和呈现,将使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力量倍增。夏老师进一步谈到了未来北大出版社与文研院合作的计划,将推出更多精品,更好地将北大精神体现出来、传承下去。


夏红卫  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


学术需要创新,创新始于积累。先人的学术追求与品格、知识与理念,为后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滋养,更为后学树立了前进的榜样与标杆。文研院将秉承“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初心继续前行,而围绕北大学缘展开的故事,也将不断获得新的营养、蓬勃生长。传承系列论坛是北大学缘忠实的记录者,它见证了不同代际学者间的传承与突破,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生生不息。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