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院举办“陈寅恪与近代中国的学术与思想”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0-17

2019年10月12日,“陈寅恪与近代中国的学术与思想——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联合主办。


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富人格内涵、最有思想原创力的学者之一。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成就极其卓著的史学家,先生对中古史、佛教史和语言学等领域有着开创性贡献,对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值此陈寅恪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文研院特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期从不同的视野和全新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史学思想和对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绵延不绝的影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台湾中研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十余位知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家属代表以及两百余位听众参加了此次会议。


文研院院长邓小南主持


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主持上午的讨论会并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她回顾了父亲邓广铭受教于陈寅恪先生的始末。1942年,邓广铭写成《宋史职官志考证》后,得到陈寅恪先生的高度肯定,先生进而纵论中华文化的变迁,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小南教授深感这一论断简洁深刻、高屋建瓴,不仅激励了有志于宋史研究的学人,也从宏观层面树立了文化评价的准则标杆。陈寅恪先生的一生与学术思想界,与家国民族的命运同乐同愁,对先生的怀念与追思也构成了今日学界的聚焦点之一。三联书店党委书记李三秋随后呈现了陈寅恪先生的治学为人在当代社会的接受历程,梳理了三联书店和陈寅恪先生的渊源及《陈寅恪集》的出版历程。专程从美国前来参会的陈寅恪先生之女陈美延女士表示,姊妹三人致力于搜集先父手记遗墨,准备出版《陈寅恪手稿集》(暂定名),以寄托对先父母永远的怀念。


陈寅恪之女陈美延女士追忆父亲


学者发言阶段,年逾八旬的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桂生作为陈寅恪先生在岭南大学历史系时期的高足,回忆了许多陈寅恪先生在讲课时的细节。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刘梦溪从陈寅恪诗作入手,重点强调陈寅恪先生的“家国兴亡”之感。中国蒙古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刘迎胜在陈寅恪先生《元代汉人译名考》的基础上引出了若干考证的内容,并对引证的一条波斯文史料提出了新的翻译和读解。


研讨会下半场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陈苏镇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杨国强首先发言,并从陈寅恪先生“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将来所止之境”乃“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三段话入手,谈论了文化迁流中的“中国文化本位意识”。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汎森主要讨论了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与《论再生缘》中使用证据和推理的方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陆扬以“为何唐史,再论陈寅恪史学方法的思想资源”为题发言,他谈到,陈寅恪把现代性的学术方法融入传统研究,精髓在于古典与现代方法的不断对话。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认为,陈寅恪的“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体现了中西汇通背景下的一代学者立基传统,融汇新知,开辟新途的构想。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卫荣谈论陈寅恪先生在语文学上的贡献,并表示其对语言的学习是为历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服务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景蜀慧从缪彦威先生与陈寅恪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段交往谈起,阐发了陈寅恪对缪彦威的学术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湄则认为,陈寅恪历史研究与撰写的主角始终是士大夫阶层,其看待事件、制度、结构动力关系都应人而起。


现场照片


正如荣新江教授在总结中所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陈寅恪先生的纪念,其实是新一代中国学人对其学术衣钵分门别类进行继承的表现。当下,先生启发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建立起中国的人文学术传统。传承学脉是一代代学人的使命,也是文研院举办“文研纪念”系列学术活动的意义——纪念学术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寄托后辈学人的怀念,学习为人为学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