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鞠熙、王辉分享治学经历

发布时间:2023-03-15

2023年3月9日下午,文研院邀访学者交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2023年春季学期邀访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的鞠熙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研究北京寺庙》,复旦大学的王辉老师发表报告《我为什么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同期邀访学者胡成、谢地坤、余辉、王辉、姚治华、Issac Bazie、朱天曙、林岩、张震、廖钦彬、西村阳子、翟韬、陈壁生、宋婧、郜同麟、郭小雨,文研院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鞠熙老师


鞠熙老师结合民俗学的学术传统和自己的学术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兴趣。中国现代民俗学专业起源于1919年的歌谣学运动,也得益于北京大学国学门成立后的推动。1925年,顾颉刚,容庚,容肇祖,孙伏园,庄严五位学者前往妙峰山进行调查,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端。顾劼刚认为妙峰山的香会是古代社祭在民间延续下来的变形。“社”这种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形式,在后世演变成为南方的赛会与北方的进香。顾认为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基层社会的结构与形态。顾劼刚认为透过寺庙可以来理解中国的“社”与“会”,了解基层社会的结构与形态。鞠老师介绍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受到法国汉学特别是沙畹的影响,沙畹强调要研究中国的社神和宗庙,这些地方能见证一个民族最根深蒂固的信仰,和家族崇拜是中国宗教思想最深刻的基础。鞠老师和她的导师都因为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而渐染法国汉学的传统。鞠老师介绍法国汉学有一个“神州”观念,认为中国是一个由神灵组织起来的世界,他们在台南、泉州等地的研究发现当地的街坊会社都可以由土地庙连接起来,推论中国是由“社公“组织起来的社会。施舟人在1980年代曾有一个未曾实行的研究计划——“圣城北京:宗教行事结构与市民社会”。施舟人的假设是,妙峰山的香会同时也是街坊式的祭祀团体,香会的身份远不止于宗教性,而且还同时承担各种公共事务,是城市社会中的自治性组织。2002年,还是学生的鞠老师加入了重启这项计划的中法合作“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社会史”项目,展开对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香会的全面普查。1750年郎世宁主持绘成的《乾隆京城全图》记录了北京内城的800多座寺庙,她们根据文献资料又补充了1000多座寺庙。她们的一项任务是为找到的每一座北京内城寺庙作志,突出人与寺庙的联系,探究寺庙与地方社会的关系。鞠老师指出北京内城加上南城,在当时的寺庙数量不会低于3000,也就是说,当时北京城平均200人、每150米就有一座寺庙,寺庙密度十分可观。此外,她们研究发现,北京不存在像台南或泉州的土地公会,没有南方那样的边界社区、坊巷,所有寺庙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是高度流动性的、编织性的,地域界限不强,南北基层组织方式有较大的差异。鞠老师以家庙为例来说明北京寺庙的特点。王振把宅子捐出给寺人建智化寺与作为家庙是两回事。家庙是家族有产权、能拥有的寺庙,北京的北城能够找到90座家庙。祠堂在家宅之内,家庙在家宅之外,前者是宗庙,后者是万神殿。现在能找到住持信息的31座家庙,大多由女性管理,家庙为年幼女性提供教育和帮助,且只在女性世系传承。如此多的寺庙,形成了一个与现象世界不同的世界,也是吸引她进入这一领域、激发她学术兴趣的“他者世界”。



王辉老师


王辉老师以自己本科实习期间的小故事引入,大三上半期的考古实习期间,因为工地条件艰苦,伙食中有30%是杂粮,多是棒子面和窝头,同学们刚开始还好,后来一直吃实在无法坚持,就在工地上罢工了。后来这些经历实习的同学有一半都不再从事考古行业,从实习中可以体验到,考古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王辉老师在毕业后分配到甘肃,背后有着北大考古系对考古布局的考虑。北大前往甘肃做考古发掘研究的是邹衡先生,但是邹衡先生后来回到北大,甘肃的考古事业出现了一段时期的空缺,王辉老师因此分到甘肃。甘肃虽然经济并不发达,但是文化蕴藏丰富,地下埋藏也很丰厚。在古代中国,甘肃因为地理条件的得天独厚,是沟通中西的交通要道。这一通道背后所显示的问题是:中国早期文化是因为西方交流、传播形成,还是自己独自形成?20世纪20年代、70年代和21世纪初有三波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观点,形成争议,也与这一重要的问题相关。就丝绸之路而言,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东西交流的通道早已出现。最早应该是欧亚草原上的人群往西交流,因为草原游牧民族往西游牧。然而文献记载之前的丝绸之路关注的人很少,但在这一带考古发掘获得的物质文化发现显示出了东西文化的联系与当地物质文化发展的跳跃,中间缺乏环节与线索,由此凸显了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性。王老师介绍,考古学是通过图像、实物来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考古学无法复原,只能去接近历史真实。他以自己主持发掘的甘肃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2004年,王辉老师刚刚从日本回到甘肃,参加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五家单位联合成立课题组,在国家文物局等支持下启动了“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文献记载秦与西戎关系密切,秦穆公称霸西戎更是春秋时期一个重要事件。马家塬墓地原已遭到盗掘破坏,课题组开始挖掘后获得许多发现,马家塬墓地出土了车辆、金银器、玻璃和玻璃态制品种类比较丰富,使用范围广泛,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王老师通过图片展示了鎏金、鎏银的精美车饰、头饰、带饰以及复原的古代“豪车”。这些饰品都体现的是游牧民族的文化,具备斯基泰三要素,而不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在联系外国文化之后,王老师逐渐梳理出马家塬遗址所反映的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内容,至少在公元前3500年,中原已经建立了与欧亚草原的大量联系,这一交流一直延续没有中断。早期的中西交流中,许多域外的物质、技术进入中原,如铜器、漆器、玻璃、小麦等的传入,逐渐丰富了和改变了中原的社会生活。在文化的交流中,人们对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有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的选择性,也有改造、发明新功能的能动性。王老师认为把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与考古发现联系在一起,可以梳理出一条线索来理解新石器至汉代中西交流的兴盛,去了解当时文化交流的大致面貌。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赵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