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举办未名学者讲座第100期暨百讲纪念仪式

发布时间:2023-04-30

2016年9月27日,未名学者讲座正式开启。作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践行“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理念的讲座项目,七年来,已邀请近百位有潜力的青年学者走上讲座的讲台,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2023年4月,值未名学者讲座百讲之际,文研院举办纪念活动,邀请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代表重聚一堂,回顾七年间文研院与青年学者们一起探索、行路的历程。


4月28日下午,“未名学者讲座”第100期暨百讲纪念仪式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文研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未名学者讲座资助方代表、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秦杰,中山大学副校长、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谢湜,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猛,历史学系教授叶炜,文研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与北大各院系师生等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邓振华带来“农业化与早期中国”的主题演讲。叶炜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评议。邓振华老师在梳理现有考古证据的基础、复原农业起源的实现过程及线索基础上,将中国的农业化分为农业起源与中国最早的形成、中国早期农业区的内部发展与初步扩张、农业区的大幅扩张与农业化的初步完成三个阶段,并将农业化作为理解早期中国的一个重要视角。他在讲座中指出,中国早期的农业化的模式可以分为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东南和东北地区三种,呈现逐步从中心向外扩张的发展路径;而从整个农业化进程而言,南北方呈现出差别,并由此导致了南北方农业经济所占不同比重,以及历史上中原及周边互动等区域格局。评议环节,张弛教授表示,中国农业起源及其扩散引起的效应能够印证并部分修正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家柴尔德“农业革命”理论;同时,新石器时代与我们现今所理解的历史时期的“北方”与“南方”、“中心”与“周边”并不一致。



邓振华老师主讲,张弛教授评议


随后,六位与会嘉宾相继致辞。孙庆伟副校长首先肯定了文研院未名学者讲座作为国家文科领域理念的积极实践,在对于助推青年学人成长,使其有机会在北大的讲台上发表真知灼见的重要促进作用。七年间,讲座品牌从“未名”变成“有名”,学者也从“未名”变成“有名”,贯彻了文研院机构“涵育学术,激活思想”成立的初衷。



孙庆伟副校长致辞


邓小南院长带领大家回顾了未名学者讲座自2016年秋天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其中不少早期未名学者已经陆续成为各个学科的“顶梁柱”,成为学术的引领者和组织者。邓小南教授指出,未名湖被称作一片“海洋”,这个海洋所具有的不可测知的深度,实际上正是由无数的“未名人”所决定。“未名”是对无数默默举起学术旗帜的青年学者的肯定,也寄寓着对学术未来的殷切期待。



邓小南院长致辞


秦杰先生表达了对母校北京大学的款款情谊,以及兴证全球基金对于基础学科及青年学者成长的关注,并期待更多有价值的思想能够通过未名学者讲座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推动国家人文社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捐赠方秦杰副总经理致辞


谢湜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文研院所见、所感的两个故事,感受到文研院活动对于主讲人的激励、对听众心智的启迪意义;同时指出文研院提供的经验与借鉴,对于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发言


李猛教授重点强调未名学者讲座一直致力于推动青年学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坚持学术理想,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同时希望通过未名学者讲座的严肃、庄重的环境和仪式,树立学术的尊严和荣誉,并使青年学者为学生树立未来的榜样。



李猛教授发言


程苏东副教授分享了他第一次登上未名学者讲台的场景,文研院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让青年学者之间建立了如家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文研院极具“仪式感”,从海报、聘书到门牌,让学者感受到因为学术而得到的充分尊重。最后,嘉宾向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代表颁发未名学者百讲纪念册和纪念藏书票。活动至此圆满结束。



程苏东副教授发言


文研院向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代表颁发未名学者百讲纪念册和纪念藏书票


未名学者是充满蓬勃生命力和前沿精神的学术群体,文研院开办的初衷即面向青年学者、服务青年学者。回顾既往,是为了面向未来。有青年才有未来,未来充满了未知,前行的路要我们自己去走,真正踏出我们期盼的路;有同道同行,能切磋琢磨,才能成为支撑学界的中坚力量。



与会嘉宾、未名学者全体合影



撰稿:隋雪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