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抱朴行致远,守拙归“研”田 ——文研院举办第十四期邀访学者欢送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一个月前,邓小南老师出发前往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们聚在二楼的会议室,忙着话别、赠书,后院新熟的蔬菜被一茬茬儿地摘下送上楼,道别的气氛在那日的傍晚就酝酿起来了。一周前,最后一场邀访学者报告会由鞠熙老师主讲,讨论很热烈,由于第二天余辉老师将去往新疆考察,那晚的尾声是学者们一同将余老师送出二院院门的场景。


正式的欢送会在6月28日举行,这是文研院送别的第十四期邀访学者。十七位学者,来时还是异乡客,走时已是游子心了。3月2日入院报到那天,空气还有些冷,踮脚站上后院的长凳,所有人拍了第一张大合影。百日间,月亮圆缺了四轮。从学者们的办公室望向窗外,三四月的繁花满树已长成了五六月的绿树成荫。






踏进二院 如山中看云


“走进二院的大门,就好像触摸到了千百年来所有的文人在山中看白云时的那种心境。”鞠熙老师回忆几个月的驻访生活,她说这里成了她的世外桃源。二院虽是一处院子,但天地开阔。文研院汇集了海内外的几代学人,本期驻访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哲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学等不同领域,每周的讨论都跨越于不同时代、文化与文明之间。


十四期邀访学者交流会


邀访学者的研究题目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学者参与讨论,每周二、四下午会议室的观点交锋犹在耳畔。余辉老师是这期学者当中的第一位报告人,他敞开“图像证史”这部融多年心血的书稿,深入的探讨帮助他赶在付梓前做了重要修改。鞠熙老师是本期最后一位报告人,那天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围绕“北京的五顶与碧霞元君信仰”的最后立论,学者们畅所欲言。各位老师报告的题目亦密切联系文研院所关切的长期议题,如Isaac老师研究的“集体记忆的场所与纪念社群”、 林岩老师的“宋代科举时文的文体定型与程式迁移”等关系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姚治华老师关注的“人工智能、意识哲学与佛学”、 宋婧老师的“在中国城市化和人口流动过程中观察家庭生活变迁”等关系到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王辉老师分享的“图像与技术:早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西村阳子老师的“从丝绸之路地图与考察到遗址数据库的建立”则关系到多文明互动、艺术与科技等议题。除文研院内部的交流之外,这期学者大多还与北大校内其他学院或校外科研单位合作举办了学术活动。


十四期邀访学者交流现场


山中看云的心境除了开阔,更有自在。文研院环境的自在,在于回归人的本真,回归对学术和生活的热忱,也给人以提问现实和质疑的勇气。郭小雨老师分享感言,“在现世诸多喧嚣的聚集之外,文研院守住了一份真正的群体关怀。”翟韬老师借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有意义的交往”的概念来理解这期学者间的往来,“我们的相识可能在过去和未来十年中都无法复制。”所谓生活化的学术,不过是将真正的学术带回无功利的生活,将真正的学者带回自在的境地,但现实情境下做起来的确不易。林岩老师感慨文研院保持的这股清新之风,“因为将所有的利害都挡在了门外,学者们才能获得自在。”陈壁生老师谈及他在驻访期间常常思考的问题,如何理解文研院这处乌托邦式的存在,它真实却又离现实很遥远,在目前大学的体制中几乎难以想象。


十四期邀访学者参观清华大学



造访山川 犹古今尽收


在文研院驻访的天地不只在二院,也在广阔山川。每一期的邀访学者中,都有从田野上走下来的老师,这些老师共同带动全体学者走出书斋,把对学问的研讨带回社会、人群和自然。“到田野上去交流”“去读无字的天书”,王辉老师带队考察了最新发掘的京郊先秦遗址,了解几千年前发生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五方杂厝的情况。鞠熙老师长年从事民俗学田野调查,她领队在三月寻访了曹雪芹,在五月爬上了“幡鼓齐动”的妙峰山。六月初,这期邀访学者还一同访问了故宫博物院,参观了漱芳斋以及西藏文物、犍陀罗艺术等展览。


外出考察考古现场


俯仰于古今山川,更易打通不同学科间的气象。田野上的交流是多向度的,王辉老师引俞伟超先生语:“考古学最高的境界,是要到达哲学,受到别的学科的滋养。”张震老师也是考古学出身,带着多年在博物馆跟文物打交道的“田野”经验,他在文研院的新田野中寻找通往跨学科、跨时空人文研究的问学路径。谢地坤老师分享他的治学与访学体会,哲学原本是书斋内一门孤独的学问,但驻访生活使他的观照从书斋移到了田野,从书本移到了人,不仅从单一的哲学思辨中跳出来,同时对上手性的工作有了深入理解和浓厚兴趣。


故宫参访



心系生长 似回归童年


“大家关心植物的生长,就像回到了童年。”廖钦彬老师所提及的植物,是学者们和文研院工作团队共同开辟的一块菜园。但是,他又不仅仅指那些植物,还包括在文研院这块田地里的学人。每个人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生长”,就像关心植物一样。在二院,大家关心生长过程中的生命力展现,甚于去赞誉成熟。尖锐的问题和质疑的勇气,都更被接受和欢迎。


后院耕种


郭小雨老师年纪最轻,文研院在她看来,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环境,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思维方式在这里交汇,体会最深的就是“生长感”。她辨认出每个人在这四个月内的变化,就像蜜蜂在她窗下一点点筑起的那只新巢。年长的余辉老师也有同感,文研院是他口中的“再生之地”,作为50后学者,他愿在未来继续生长二十年。胡成老师在与文研院共同成长上提出建议。从大的文化传统到从容的学术态度,二院是郜同麟老师重新思考的起点。姚治华老师“好像回来上了一次学”, 翟韬老师“大概回到了读博之前”,王辉老师则“从北大第三次毕业”。


后院聚会


文研院自视为一块园田、半亩方塘,“涵养学术”是文研院希望引领的治学风气,无论资深学者还是学界新秀,这里是踏实问学、抱朴论道的清新之地。欢送会前一日,由朱天曙老师题赠、第十四期邀访学者全体赠送的“守拙归园田”刻匾挂上了后院门上高墙,亦期学者能守拙归“研”田。



赠别:《静听松风》《静园春》


余辉老师在刚迈进二院之时,就在心里起稿了一幅静园的春花怒放图,离院之际,他绘出大幅水墨《静园春》留赠文研院。朱天曙老师携夫人合制长卷《静听松风图》及诗文:“今写静园二院老松小景,北大文研院同道静听松风、深耕沃土,得此真意,夫复何求!” 各位老师赠语“希望之城”“灵感之域”“精神的乌托邦”“高尚的庙宇”“取诸怀抱、因寄所托、欣于所遇”……


学者们欣赏《静园春》《静听松风》


《静园春》



《静听松风》


欢送会的尾声,渠敬东老师阐述文研院宗旨,谈及“一流的大学”“真正的学者”相关话题。简言之,一流大学以优厚的传统、优秀的学者、在大的文明区域中起重要作用为标准,而真学者开阔、敢想敢为,是文明的承载者。杨弘博老师回忆了四个月来学者们一起问学、雅集、畅聊、耕作的场景,并代表文研院对学者们表示感谢。


欢送会现场


此时正值上弦月将满,北大校园尽是毕业景象。诗酒阑珊之时,邓小南老师自大洋彼岸发来临别的赠言:各位继续播撒希望的种籽,欢迎“文研之友”常回二院。



撰稿:尹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