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相知无远近,不作离别看——文研院举办第十五期邀访学者欢送会

发布时间:2024-01-03



十二月的大雪之后,学者们在后院打起雪仗,其时离道别的日子已经很近了。本期学者的最后一场学术交流会,照例在如往常的一个周四下午举办,也如往常深谈至日暮。21日午间,第十五期邀访学者的“文研肖像”由老师们亲手置入学者墙,成为241位学者当中新加入的19位。


12月27日下午,文研院为第十五期邀访学者举办了欢送会。院长杨立华,副院长杨弘博、段德敏、阎天,院长助理韩笑及文研院团队共同筹备、参加了这场欢送会。由工作团队采访制作的纪念视频,以“知”“行”“居”三个篇章记录了老师们四个月的驻访生活。



何暇伤契阔


“穿过特别安静的静园,从两边是灰墙的二院门口进来,那时候爬山虎还没有枯掉。红色的大门,绿色的草地,阳光斑驳地斜射下来。这个景象,我可能很多年以后都不会忘。这个景象包含了我对文研院的感受,不单是温馨,那些热烈的讨论也都在其中。”人民大学历史学系的王子奇老师所描述的,是9月1日迈入北大第一天的景象,也是驻访生活结束时留在他心里的二院日常。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员黄克武老师想起欢迎会当天的场面,感慨时光流转。他回忆起同人间的讨论,尤其是不同领域学者对中国文化、文化表现与生成的关怀,令他深感大家对学术理想的共识。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历史学系的郑小威老师提及四个月以来对跨学科交流的体会,从“不完全理解”他人的提问,到学会从其他领域提问的角度汲取养分,以至思考史家对史料的传统态度。十九位学者从不同角度留给文研院真切的反馈,也生成了一份珍贵的档案。



欢送会现场,黄克武老师通过线上方式与同期学友见面


杨立华院长谈及这四个月和学者们的相处,也是他切身体会文研院“涵养学术,激活思想”这一宗旨的过程。在他看来,这里是一个尽可能少地受功利感染的空间,维护着自身的学术节奏与思想节奏。文研院是提纯学问、检验思想穿透力的地方,也是所谓“无用之学”在“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庄子·齐物论》)的启示上,于现世继续寻求与自我确认的地方。



兰室语欢然


文研院是一个激活思想的“驿站”。韩笑老师回顾这一期数十场议题,既涉及中国士人的精神传统和物质性基础、经典文本和田野考察,也深入探讨汉学与宋学、中国和域外,并及中国内部富有张力的各种思想传统。文研院希望在开放包容的氛围里,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开诚布公和探讨学理的学术共同体。按照过去的传统,他邀请学者们回望四个月的文研生活,也谈谈对文研院工作的建议。



周雪光老师发言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的周雪光老师是本期驻访学人的典范与榜样。虽然来自社会科学背景,他在日常学术活动中,展现出对人文学者和话题的广泛兴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每一场讨论,也通过他对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深入思考,带给其他学科以启迪,赢得大家的尊重。来自西藏社科院的欧珠次仁老师常年专耕于贝叶经文献研究,驻访经历让他突破了以往对其他学科的粗泛阅读,在进入跨学科对话上已有不少心得。驻访期间,他和北大外国语学院梵巴专业的师生也进行了多次交流,双方将就梵文贝叶经的研究开展深入合作。



欧珠次仁老师为同期学友赠送哈达


几代学人同堂,年轻学者的学术热情和定力,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平老师看来,如一股清流,实为可贵。在货币金融理论之外,他从历史学、思想史、宗教与艺术、社会学的学者那里,获得了认知重构。从事敦煌乐舞研究的朱晓峰老师,在其他学科里找回了对人文学科的关怀。从敦煌研究院到静园二院,全身心的跨学科投入,常使他忘记自己的本专业,“文研院像一棵大树,我们都是种子,使命是为全世界的人文学科开枝散叶。”在大树的培育下,种子的成熟意味着健康与饱满。人民大学哲学系从事伊斯兰教研究的王宇洁老师指出了文研院对个体生命的疗愈作用。对她而言,每次听讲和一番激烈交锋之后,都是过滤琐碎继而整全自身的一次契机。因为文研院的经历,她才真正体悟独学无友与身处多学科之间的差别。



同游出阳关


深入田野一直是文研院驻访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未名湖畔到敦煌大漠,学者们相约的实地考察,在十月成行。毛秋瑾、邱忠鸣、朱晓峰三位老师筹备了从建筑形制、图像场域、石窟概念三个角度展开的行前分享会,“班长”张达志老师制作了敦煌活动的海报。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老师们穿梭于佛教经典、历史文献和石窟营造的内外空间、壁画的细节,碰撞出源源不断的火花。大家集体探望文研院第一位邀访学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听年迈的樊先生回忆半世纪前求学北大时,苏秉琦、宿白所给予的教诲,终生不忘。自敦煌返回以后,本期学人继续以北京为中心,设计组织了多次短距离的考察、参访,从中国考古博物馆、明十三陵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等等,得以跨越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贯通中思索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进。



十五期邀访学者在敦煌与樊锦诗先生合影留念


“与文研之友同行相伴的时间,所遇之人之事都极尽关怀与温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孙卫国老师提到,人文社科对话的魅力在二院与田野间尽显,四个月驻访的影响难得且深远,“学术从此不同”。 陈利老师执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系,他曾在五六所大学间求学,却一直将自己视为一匹学术“独狼”。这次驻访使他深感有影响力的平台对于推动人文社科交流的作用,就如何更好地建立两百多位学者的联系,他提出如短期回访、专著交流等具体的建议。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的张达志老师始终记得,在绕过阳关的烽燧之后,各位老师振臂高呼的场景,同游者不分年长与年轻,都像回到同窗共读的时代。周雪光老师回忆道,一起去过敦煌后,各位的脸部表情都变得更加生动了,大家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天气在变化,时间在流逝,振臂高呼的这段记忆又衔接了北大第一场冬雪后的激烈雪仗。后院虽不大,学者们却跑出了塞外驰骋的气势。



敦煌之行中,在阳关振臂高呼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毛秋瑾老师在扇面上书写“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赠与文研院,借指二院涵养学人与引领风气之意,凡心境安泰镇定的学者,则不由散发出自然的光芒。此语正如王宇洁老师所言驻访生活对学者的疗愈之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汤志波老师来文研院之前一度忐忑,特殊时期的现实情境曾让他对所学之用产生根本怀疑。从二院到田野,文研院的经历驱散了他心里的一场寒冬,也归还给他以镇定之气。



毛秋瑾老师赠送文研院的书法团扇



忽惊时已迁


十月送别黄克武老师回台湾,是老师们惊觉时间变迁的第一次感叹。在后院的秋风中,黄老师与每一位拥抱合影、依依道别。送别哈佛大学东亚文明系的宋怡明老师时,初冬的气象翩然而至。一场大雪在十二月中旬到来,互相提醒添衣之时,也已经添了离别意绪。张达志老师提起四个月未理的头发,只为不忍裁断一段完整的驻访记忆。


在二院的所有空间中,111会议室陪伴学者的时间最多。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的邱忠鸣老师在此处获得了学者间互相补缺的生命体验,她分析了会议室的“空间性格”,以此论述文研院的开放、包容,人与人在其中怡然自在。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的孙靖国老师回顾文研院温养学术的方式,认为正是人文社科培育学人的方向。由此想象日后的工作,定会不断追溯今日在文研院所获。南开大学哲学院的范广欣老师带着“做有思想的思想史”和交朋友的心意来到文研院,四个月间和北大校园的亲近、老师们的交往都令他不舍。尽管交流与报告会已犹为密集,他在话语间仍透露有诸多未表之意。



范广欣老师发言


回顾北大文研院的生活,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的李子捷老师视这里为学术界的“生态保护区”,无论是图书、档案资源的丰富,还是学者间持有共识的交流,都显现出作为一片学术净土的难能可贵。百余天的同窗切磋之后,老师们在日常起居与学术写作中均已带入彼此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的陈浩老师坦言,在文研院期间的写作中,他每每提笔,习惯性地设想每位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诊断”,使得该阶段写作烙上了无可复制的文研印记。



白云无尽时


作为本期驻访学人的“班长”,张达志向杨立华院长赠送一套影印出版的《燕京学报》。这一别具匠心、出自十五期学人集体的礼物,寄托着大家的祝愿,期许文研院能够兼容古今,会通中西,引领中国的人文和社会研究。欧珠老师专程托家人从西藏寄来雪白的哈达,为在场的每一位学者,文研院的工作团队,献上了来自高原最圣洁的祝福。欢送会的尾声,杨弘博老师表达了这四个月从各位学者处受到的感染,感谢老师们在这个寒冬对彼此温暖的陪伴。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情谊,驻访虽结束,但期盼相聚的新一程也由此开始。段德敏老师参与了这期大多数的报告与交流会,他由此看到了“理想的驻访生活”,也感谢各位老师做出的典范,以及对文研院工作的支持。阎天老师称在文研院感到“时间变慢,空间变大”, 学者们所树风范,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尽微力以及研究教学都是莫大的鼓舞。



张达志老师代表十五期邀访学者向杨立华院长

赠送影印出版的《燕京学报》


欢送总结会之后,所有学者与文研院全体一同参加了联欢活动。在新年之际举办欢送会和联欢,原是文研院的一个传统,今年得以在线下恢复。驻访临近结束时,朱晓峰老师的小儿新生,取乳名“文研”。想到迎来的是春天和初生,道珍重间便多了希望和喜悦。周雪光老师在一篇洋洋洒洒又细腻熨帖的《北大文研院驻访感受随记》的最后写下:友朋在,世间暖。


 

癸卯冬拟五言古体寄文研院第十五期驻访同仁

杨立华


院落声迹杳,空枝木叶单;

流光一何促?松径一何短?

初逢孟秋燠,兰室语欢然;

少者自锋锐,长者亦忘年;

烹茶听绝响,煮咖绪微言;

思古发孤明,知新入沉潜;

偶成敦煌行,结伴出阳关;

每兴少年游,湖波塔影间;

果坠霜荫重,风轻日照闲;

乱黄混秋致,归鹜暮云边;

冬序值朔气,大雪瑞幽燕;

青竹耀琼素,红豆惺寒严;

客意未觉倦,忽惊岁月迁;

何暇伤契阔?但说世事繁;

聚散本常理,临歧复浩叹;

相知无远近,不作离别看。



文研院为十五期邀访学者举行新年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