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著名书画理论家傅申教授访问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7-04-20

应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的邀请,著名书画理论家、鉴定家、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傅申教授于2017年4月2日至12日访问北京大学。作为文研院的特邀访问教授,傅申教授在访问期间参与了题为“书画鉴定通则散论及举例”的北大文研论坛活动,并主讲两场文研讲座,与来自北大校内外的艺术史专家、书法研究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研院特邀访问教授、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傅申教授

傅申,字君约,1937年出生,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1968年赴美入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攻读中国历史专业,获博士学位。历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耶鲁大学副教授、佛利尔暨沙可乐美术馆中国美术部主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现任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北京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书画史与书画鉴定,著有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 in New York and Princeton、《书史与书迹——傅申书法论文集》、《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海外书迹研究》、《张大千的世界》(与陆蓉之合著)等;编有《歐米收藏中國法書名蹟集》(与中田勇次郎合编)、《董其昌の书画》(与古原宏伸合编)等。


4月5日晚,由文研院主办的“北大文研论坛”第二十五期“书画鉴定通则散论及举例”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二楼报告厅举行。傅申教授作主题发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凇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朱万章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邵彦教授、文研院邓小南院长等参与讨论。


作为引言人,傅申教授首先和听众们分享了自己的生平经历,并从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出发,展现自己不同年龄由于生理、年龄、病理等原因而在照片中呈现出不同的容貌,生动阐述了在鉴定心理方面“怀疑事物为假易,鉴定事情为真难”的道理。随后围绕“时代风格与大师”,“个人 文研论坛“书画鉴定通则散论及举例” 现场风格的早晚期演变”以及“书法中的墨迹与刻拓本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展开论述。在傅教授的主题发言后,与会学者就该话题展开了讨论。朱万章研究馆员根据引言提出问题,其中包括美国炒得沸沸扬扬的新发现的王维的山水画的真伪性一事。对此傅教授回应道:明末的董其昌听说新发现王维的画时,不远千里请人拿过来研究,这种精神很可贵。由于教授本人也没有亲眼见识画作,因此也不明确其真伪性,况且现在还没有一幅作品是公认的王维作品,因而这次事件可能有炒作的嫌疑。随后,邵彦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书画鉴定是完全可以学会的,但是需要条件,包括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影响。过去,私人收藏和博物馆收藏处于良性循环,现在则是争夺藏品,而且越来越金融资本化。此外,在书画鉴定时,不能过多受到媒体引导的影响,而是应查找资料并自主判断。对此,傅申教授很同意邵彦教授的观点,认为解读文字根据什么版本有时很难确定,有时还是根据书法本身去理解更可靠。鉴定书画应该根据合乎科学的方法,但是很多作品都有名家大家鉴定,很多学者在自身不是美术专业出身的情况下转向文化史政治史去诠释。


4月7日晚,傅申先生担任“北大文研讲座”第二十九期第一场主讲,题为“书画船——中国文人的流动画室”。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青生教授担任主持并评议。


文研讲座“书画船——中国文人的流动画室”现场在演讲中,傅申教授讲道:自中国绘画中心南移之后,书画家的交通便以舟行为主。宋代的米芾即有“书画船”,明清以降,文人士大夫几乎人人都有私人游船。在船上创作、鉴赏书画因而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船”传统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画中“水上山水”风格的形成。现在这些传统即将消失,明代钱毂淮安城外所画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唐书画家主要在黄河流域,到了明代,书画家主要分布在南方。南方书画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书画船”。关于“书画船”的形制,明代版画上的有所夸张。但中国的书画船历史悠久,也很普遍。如顾恺之的楼船、清明上河图中送别场景的船、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等;还有苏州园林的旱船(在园林水塘中不动的船,怀念行舟的乐趣)、高士齐的书画船、颐和园昆明湖上有石舫等。最后,傅申教授总结道:全世界独有的“流动画室”——“书画船”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中期因为生活和交通的革命性改变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也在全世界消失。艺术总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这一条永远也不会消失。


4月10日下午,傅申教授主讲“北大文研讲座”第二十九期第二场,题为“黄庭坚《砥柱铭》墨迹卷的确认——附论书法鉴定问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尹吉男教授主持讲座,文研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邓小南教授出席活动。


傅申教授首先介绍了对于黄庭坚《砥柱铭》研究的缘起。《砥柱铭》因为于2010年拍出天价而备受关注,而傅教授对其关注是源于他自博士论文以来一贯的学术兴趣。文研讲座“黄庭坚《砥柱铭》墨迹卷的确认——附论书法鉴定问题”现场在对《砥柱铭》作了简要的介绍后,傅教授介绍了海内外所藏黄庭坚真迹,并对其中一些关键问题作了解说,以确定黄庭坚墨迹的鉴定标准。傅教授随后探讨了黄庭坚《砥柱铭》的鉴定问题。他从“也”字的上钩和利如刀刃的长捺入手、多方楞或另起一笔的折肩、“爲”字从“爫”、“糸”部不连笔以及横笔和撇笔的斜度等等黄庭坚书迹的一般特征入手,认为这些是黄庭坚书法个人的习惯,从而证明《砥柱铭》是黄庭坚真迹。在讲座的最后,傅教授探讨了《砥柱铭》的书写年代问题。如同不同年龄的人相貌不同一样,一个书法家不同时期书写的作品会有很大的差别。通过与黄庭坚其他书法作品进行比较,并对黄庭坚所用毛笔进行分析,傅教授认为《砥柱铭》的书写年代应在1094—1095年间。《砥柱铭》为黄庭坚大行楷书书风转变初期的重要作品,对认识黄庭坚的书法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在傅申教授的报告之后,尹吉男教授谈了自己的感想。尹教授认为,傅教授今天一方面回应了自己过去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回应了学界关于黄庭坚《砥柱铭》墨迹本的质疑。书画鉴定之难,在于其绝大多数是传世品,出土的作品很少。傅教授在样本稀少的条件下,全面地考察了黄庭坚《砥柱铭》。


访问期间,傅申教授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与校内外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傅申教授讲学活动也是文研院在“艺术与人文”这一核心议题下所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