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杨庆堃:邹平市集的区位配置

发布时间:2020-10-11

在此前的燕京学派专题中,我们回顾了瞿同祖先生法制史研究的诸多面向,也介绍了燕京学派第一代学人的社区研究。本期,我们选择推送杨庆堃先生论文《邹平市集之研究》的第三章“邹平市集的区位配置”和史国衡先生《昆厂劳工》第九章“厂风”的一节,以展现燕京学派第二代和第三代学人在社区研究上的推进。


杨庆堃的硕士论文不仅承接了许仕廉、杨开道开创的早期燕京学派关于“区域”的研究传统,而且在实质上吸收和转化了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学思想,是燕京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杨庆堃从人文区位学的角度研究市集,认为市集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构造物”,而是像自然界的生物那样有一个兴起、成长、衰落和死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在“区位的境界”(Ecological Order)上才能得到理解。这种社区的“自然史”概念和帕克时代的芝加哥社区研究相映成趣。本期推送节选的这个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展现了地方性的市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和世界经济建立的关联。




邹平市集的区位配置

文 | 杨庆堃



(一)市集的种类及其活动范围


市集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现一个地方经济和别个地方经济的关联,地方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关联,以及这种经济关联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尽了一种什么样的功能。市集就是这关联中的一个关节,交通运输系统就是这些关联的联络线。上章已把这种联络线讨论过,本章是要叙述市集的活动单位及这些单位的区位配置形态。市集一方面从临近的地方吸收土产,一方面从世界市场吸收远处的货物。按着货物的种类,市集可分为两种:一、基本集。这种集的功能要满足地方人日常生活中消费和生产的普通需要,集上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和简单;二、辅助集。在这种集中,货物的种类比较繁多,而数量也较多。它一方面满足地方日常生活的普通需要,但同时也供给生活中的特殊需要。人们若遇了例外的事而需用较贵重的货物,或是在基本集中有这一类的货物而种类太少,不够挑选的时候,他们都要到这较大的辅助集来买。这种辅助集的功能,一方面是满足邻近庄子的基本和例外需要,一方面是辅助其他较简单的市集,去满足远处庄子较例外的需要。关于货物的种类待在“货物”一章中再详述。


这两类集中都各有两种活动范围:卖者范围和买者范围。卖者范围就是卖者来一个市集卖物的村镇所围成的范围,买者范围就是买者来一个市集买物的村庄所围成的范围。一个市场的活动原来可以分成零售范围和批发范围,但是邹平的市集中批发活动完全不重要,是以批发范围就不在研究之列。卖者范围在“卖者”一章中再述。这里先讨论买者范围。


图七:邹平市县买者活动范围图


图七就是全县的买者活动范围,这范围是根据习惯了常来赶集的村庄作界限,有时远处的庄子因为例外的需要也会偶然来赶,但这是较稀少的,出手常态的事实。这些庄子就不包括在范围之内。这些范围的划定方法,是事先请县政府召全县各集的“集头”来县城作谈话。在这谈话中,我们问他平常哪些庄子来赶他那个集的,在静态的地方生活中年纪大的集头,大概都清楚地知道那些庄子是来赶他的集的。这样把范围划妥后,我们就跑到十一个较中心的市集,利用各地方人的知识去校对这些范围界限。图六就是经过这样校勘划出来的范围。


图六


下图表示十四个市集的活动半径,这半径是代表活动范围的边沿上各庄子距离市集的里数,算这平均数时只将边沿上的一带庄子采入,而范围里距集较近的各庄子并不采入,因为这半径离的意义,是要表示圆周线距中心的平均距离。这半径的距离是一个抽象的指数,因为实际上的活动范围的形状是多边形的(图六)而不是原形的,但我们想要使这种论据能够互相比较,故把它当做由一个中心点所发射出去的圆形半径,市集自身就代表这中心点。


基本集只有一重范围,但辅助集则有两重范围的。辅助集的邻近庄子到集上买日常必须的基本货物,把它当做基本集,但除此基本的活动范围以外,它还要供给别的基本集范围内村庄以特殊的货物,这一层范围就是辅助范围。辅助范围是把其他基本集的范围包括进去的。图六中的红线便是代表辅助范围的界限。孙家镇、城关和明家集是三个辅助集。表六中的活动范围是代表基本集的基本范围和辅助集的辅助范围。


我们可以将十四个集的活动半径分为三类:五里以下的只有四个,五里至十里的有七个,在十里以上的只有三个。是以市集的买者活动范围,当以五里至十里为最多。


本图展示十四个市集的活动半径,并按颜色区分不同活动半径所对应的集


在地方的不成文法例上,在五里的距离以内是不许设立两个集的。因五里的距离内,有了两个集,则相隔太近,竞争必起,承办这两集中的斗税和牙税的商人,必定有一个会在竞争中失败。在这种情形下,如在离集五里内有一个新集要立起来,则原来旧集的税捐承商必定会向县署控告新集的开办人,请求制止,以维持旧集的税收,阻止旧集的顾客被他集吸去。这是表明地方人已从经验中发现,五里半径是一个市集活动最小的自然单位,在这以五里为单位的地域中,一个市集的供给已能应付里面人口的需要,若再增多则供过于求,而起竞争。在一个组织极其固定,民风与礼俗很严谨地按着应付自然的需要而限制着社会活动的社会中,这种不需要的竞争自然的被禁止了。五里至十里的活动范围最普通,正是人口中自然需要的表现,一方面五里至十里间的基本经济需要适可由一个市集去供给,别方面乡下人赶集往返之间,不能太远,以致妨碍农作。例如基本范围若超出十里,则往返之间就超过二十里,加上在集上待的时间,就需要到一个早上。是以十里的距离便是普通市集活动的最高限度。


在图六中,许多市集活动范围的边沿都是互相侵叠着的。这两个范围互相侵叠的地方,就是重复地带Twlight Zones,这些重复地带之构成,是因为五天一集的市集常常不能供应五天生活中一切的需要,故在不逢集的日期而又需要买东西时,就得上自己范围以外的市集去买。还有是住在两个市集范围的边沿上的庄子,离两边的市集都是差不了很远,是以有时方便就上这个,有时方便就上那个,有时附近市集很多时(如辉李庄、王伍庄、腰庄等市集都相隔很近),则中间的庄子更可以随便去几个。因此,市集愈密的地方,重复地带就愈多。这都可以从图六上看出来。还有一个产生重复地带的原因,就是有时甲集的某种货物特别优良,乙集的某种货物又是特别优良。在这种情形之下,一个庄子就逮属于两个不同的集,而发生了重复地带。小清河北八里的中南四庄,西南四庄,东南四庄等庄子,买粮食则往花沟集,买杂货则往田镇集,于是花沟和田镇二集就在这三个庄子间发生了重复地带的关系。又如颜家集附近的庄子办较稀罕的杂货则上城关集和明家集,但办牲口时则上吴庄及辛梁镇。


以上是述及市集活动范围的大小,现在再述每个市集所直接供应的人口。遇有重复地带时,则这些庄子同时算进所逮属的两个或以上的市集中。


表八是表示各集中的供应人口数目。在基本集方面,最少的是1753人,最多的是14899人,其平均数是5962人。在辅助(集)方面,最少的是11625,最多的是48453,其平均数是22518。



表九是将二十五个集的供应人口数量分成八类。在基本集方面,最多数是集中于2000人至6000人的一类,在辅助集方面最多数的是集中于10000人至20000人之间。



这两个表的结论是,约6000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本集的活动单位,又约四个至六个这种基本单位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约20000人的辅助集活动单位。因为基本市集不能充分地供应其活动范围中人口的一切需要,而必须借着辅助集以及邻近各集以完成其功能,故这些基本单位的独立性并不很大,较能自给自足的独立单位,还是以20000人的辅助集为较准确的标准。


在一定的地城中,人口多了的时候,市集的数目是否同时增加呢?抑或人口积聚多了时因合作的力量增强而设立大规模的市集以致市集的数目反而减少呢?换言之,在一定区域中,人口数目和市集数目的相互如何?


表十是利相关数方式,将县里六个区的人口数和市集数算出来的相关指数。因为本县全县只有七区,而第一区又太小,只包括县城城关和邻近两个庄子,而其他六区则面积约略相等,故将第一区除外,只要六区。在这六区中,大概已能看出人口数和市集数所具的相互关系,而用不着统计的方法,因为六区的区数太少了。但为着要用最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论据和避免模糊的印象的原故,这相关指数是具有科学准确性的用意。


表十:人口积聚和市集相关指数


计算结果的相关指数是正数点569,这指数的或然错误点是[.19](表十一)拿这或然错误数去除相关数[.569],结果是3.045。这便是说相关的指数高出于其或然错误数三倍,在普通因果之间具有很高的或然性的社会现象中,据Ogburn的意见,一个高出其或然错误数三倍以上的相关数,就能代表很可靠的相互关系,而且这儿的事实个例只有六个,故这出于或然错误数三倍强的相关数,已足表明人口和市集数的关系,并非偶然。


表十一


[.569]的相关指数,就是表示人口愈密,则市集愈多,而在一定的区域面积和一定数量的人口中市集数目愈多,则每个市集所分割得的面积和人口单位就愈小。在表七和表九两表内,已可见到在活动面积上和人口数量上,较小的市集繁多,而大规模市集极少,因为一块物体分割得块数愈多,则每块的面积或体积就自然愈小了。


在现代经济制度下,人口积聚得多,则经济事业规模就增大,其所供应的人口及地域面积也增大。但在生产技术不进和自给自足的经济阶段上,农村地方经济的交易活动规模,已有其一定的限制(在面积上是五里至十里的半径活动范围,和六千上下的基本供应人口),无论人口多少,这两种数量的限制都成为基本细胞,人口增多些,则这种基本单位就多增几个以应付需要。市集本身不会因人口积聚增大而改换其活动规模。是以[.569]的相关数是表示人口数和市集数同时成正比例地增高和表示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零碎性。


在现代的经济系统里,人口愈密的地带分工和专业化便有高度的发展,经济事业的规模愈集中庞大,每种专门商业的活动区域和供应人口的单位,也随之而扩大。


一九三三年美国《社会趋势总统探讨委员会报告》(Presidents research Committee,Report on Recent Sociol Trends in U.S.A)中麦甘齐(McKengie.R.D)氏研究美国地域经济中贸易区域大小的变迁趋势说:

“…大城市中的零售交易范围,近年来有很大的扩张,这种零售范围是按中心商店每日免费运送售品的远近而决定的,一般较大的商店,每天将售品免费送至半径三十至五十里的地带内的顾客,已成为全美国城市中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城市中的百货商店的报告,不只表明自从一九二〇年以来,不只是送货区域有不断的发展,而且外面地方的贸易额继续着增加。”


“大城市的销货区域的扩大,并不只是依样葫芦地把昔日市镇的原形放大而已,这区域的扩大,是代表靠近大城市的经济中心点有了更高度的专业化和分工制的发展,一个都会区域(Metropotiton Region)的内部经济统一性日渐增高,这是货物推销区域中的运输利便日渐发展的结果。小市镇中许多种较为专门化的事业,逐渐划归城市经营,而同时小市镇的自身又正在发展许多新事业,如联合商店(Chain Store)和电影戏院。”


在农村社会中,人口积聚和交易活动范围单位的数量是具有[.569]的正面关系。当旧式的运输和交通技术及经济组织没有新发展,人口增加了,就是多开几个铺子,每个企业的活动,(尤其是零售业的活动)范围,是没有很大进展的。但是在现代的经济系统中,人口的积聚是减少碎零的交易活动中心数目,造成集中化的大规模企业,地域和人口的单位都随之扩大,这样,人口数和交易活动中心点的数目就成了一个反面的或“负项的相关数”。这相关数之所以变成负的原因,是因为专业化和分工制的发展。


按此推论,人口数和市集数的相关数正项愈高,则交易系统中的专业化和分工制就愈幼稚,在地方经济里,交易系统的专业化和分工的幼稚,就是整个社会经济中专业化和分工制不发达的一个反映。换言之,这相关指数的正负性质之高下,可以用来测量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专业化和分工制的发展阶段,因为人口积集得愈多,专业化和分工制进行得愈精密,而商业范围就愈扩大,这是近代都会发展史上一条很清晰的足迹。[.569]的指数,是给邹平社会经济系统里专业化和分工制的发展中,划下一个阶段。这指数反映在市集组织的简单,运输的笨重和单位的碎小,集上买卖摊子单位的细小,十里以下的活动范围和6000人的基本供应人口单位等事实中。


414人的村庄单位,十里以下的市集地域单位,6000人的基本集人口单位,和20000人的辅助集人口单位,这样大小的集合力量能够产生出什么样的专业化和分工制的经济组织,这是研究邹平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提示。


在工业革命的前期,这大概是一种模型的单位,在十二三世纪间的英伦,市集和庙会也是经济交换活动的最主要关键。那时有所谓的星期日市集(Sunday Markets),这是用以供应地方上的日常需要的,其性质等于邹平的五天一次的市集,每个这种市集的供应人口有多少,现在是无法稽核了,但其活动范围的距离,大约还能推测出一个轮廓来。在十三世纪初叶期间的柏拉克顿的案卷中,有那么一段:“若在离一个市集六里半另三分之一个半里的地方,设立新市集,这新集就算是有妨害邻集,而要负责赔偿邻集所受的损失。”又1281年英皇御庭律师决定,“一个市集和另一市集的距离,应为五里。”这样算起来,两个集的距离是五里至六里上下,则每一个集的活动半径就是约二里半至三里。按每里等于中国里3.3里,则二里半至三里的半径就约等于八里至十里,这和邹平的最普通的五里至十里的半径,是很密切地相符。这证明在手工业的社会经济阶段中,五里至十里交换活动单位是一个很模型的结构。



(二)市集活动范围形状的类别


市集活动范围形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在平原上,没有很阔的河流和很高的山丘,或其他自然的障碍物的阻隔。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市集的活动范围是平均地向四面发展,而成为圆形或方形,对于赶集的各庄子的时间经济上,这种形状是最方便。以下各图就是这一类形状的例子。


 


 


第二种形状,是当范围遇着了自然阻碍时的结果。例如图十二的石家庄集活动范围,完全是一个山谷的形状。图十三的青阳店集,因前面有浒山泺的阻挡,活动范围这边的界限就成一直线形,后面的界限也构成山形。


 


自然的阻碍比社会力大时,活动范围的形状是受较重要的自然阻障所改变和模型。上面图十一和十二的情形,就是表示这原则。图十四的腰庄集是一个平均4.2里的小集,前面因有小清河的挡隔,故前面的活动范围界线就此截断了,在图十五的孙家镇集同是有小清河的阻隔,而集的规模之大,远过腰庄,其活动范围半径是十里,两倍于腰庄,它的经济力量展至远处的村庄,小清河的阻隔虽然令人来往不很方便,但因社会经济的力强大,故其活动范围就越河而过。图十六的韩家店集活动范围形状,也是直穿两道小河而过,并不受其限制改变。图十三和十四都表示山岭对活动范围形状的影响,图十七表示段家桥集的活动势力大,前面的小山不足以阻挡其活动范围的发展。


 


 


市集地点通常处于活动区域的何处呢?就是这市集活动区域的核心问题,一查图八至图十二,就可知道市集地点的位置,总是在村庄最密,而距离活动范围边沿各庄子最近的地点。但此中也有例外的情形,有时市集地点会位于活动范围边沿的一角式极边处,例如图十四的腰庄就是一例,但这种情形通常只发生于五六里半径的小集,可详审图六中各集的核心位置,因为距离短小,无论市集位于什么地点,往返之间总是不会差得很远。至于大规模的市集地点,还是受村庄密度及四周村庄距离的支配。



(三)市集内各类摊子的地位配置


图十八至二十八是表示十一个市集中各类摊子的位置分配状态。这些图中,第一种可注意的现象,就是同类的摊子都聚集在一个地点。在一个新集开首时,创集人就把集上的地点划分成如粮食市、杂货市等,来赶集的商人就按着这些指定的地点聚在一起。例如一九三一年六月,本县第五区的大云寺集创立时,立集人就先在各地照划定牲口市、粮食市、青菜市、杂货市等地点,来赶集的商人就按着这布置去聚合。以后这种布置就成为习惯。


 


各类摊子自相结聚的最初起源,一方面是物以类聚这种同类意识的吸引,别方面也有其经济上的实际效用,
因为同类的摊子聚在一起,可以省节置物者四处寻觅的时间,同时可以利便置者的挑选,而且许多同类摊子结合在一起,数量多就易于醒目,而能吸引顾客。在卖者方面,同类摊子的结集也具有广告的性质。



这些图中的摊子区域的内容,在它们的名目上已可以看得出,稍为需要解释的就是混杂区,这区内所摆的摊子是杂货、洋货、铁器、杂食品、绳子及其他制成品。在较简单的市集里,凡是不列入农产品及手艺执役等类的交易,都属于这混杂区,凡较大宗的农产以外的衣食杂用之物,都在这区中陈列发售。


各类摊子的地位分配,是按着地形的需要而定的。一个市集的最集中的地点是大街,菜蔬、水果、布类和混杂区都位于这狭长的大街上。这一因这些货物是最多数的赶集的人们所要买的,故它需要一个较为集中的地点;二因这些摊子所占的地方不大,故这狭长的街道旁适足其用。粮食因为需要很宽的地方去堆置谷物和安放运粮食的牲口和车辆,故粮食总是位于旷大的空地上。牲口市也是因为牲口要占很多地方,故也必须在空地上举行。医药、说书、赌博等摊子都需要架起篷帐和召引大堆的围观群众,故都需要较旷阔的广场。剃头、卜卦和打铁都避免摊挤的地方,而自处于较僻静的广场或街外的一角,因为剃头和卜卦不能在人堆的拥挤里进行,打铁也是一样,而且它的炉火铁棒对人妨害的。


粮食市有时是要迁移位置的,例如小店集则有两个粮食市,一个在集的东头,一个在集的西头,两头是隔集轮流举行的。例如这一集是在东头,下一集则在西,原因是东西两头的粮食斗税有两个不同的承商,故来回轮流倒换,以平均税款的收入。


各类摊子并没有一定的,一类跟着一类的配置次序。大概水果、蔬菜、布头混杂类等区域,都互相结聚于地点较集中的街道上,而其余的买卖,则散布于村或镇的广场空地上。医药、说书和赌博平常总是聚在一起的,因为这些买卖都是吸引一些赶完了集的闲人。光顾医药摊子的人们,多半并不是很认真的想求治病,而只是受好奇心的驱使,去听一般江湖客吹牛,是以这儿总有一大部分是属于消遣性质的。寻求消遣的人们,总是爱聚在一起,以收受一种所谓“道德气候”(Moral Climate)的刺激和保护。



(四)市集位置与交通形势


市集总是位于交通输通路系统中最便利的一点,其所居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地位的重要性和市集的活动范围、市集的性质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图二十九,三十及三十一都是表示几个市集在交通运输系统上所处的地位。二十九的小店集是居于六条蛛网上似的大车路的中心。图二十九的花沟集也是处于南北交通运输大道的重要地位。图三十的王伍庄、辉李庄和腰庄三集都是居于许多大车路的汇合点。这些大车路一方面是联络着活动范围内各村庄,别方面是联络着活动范围以外的重要集镇,以便利货物的来往,这些通路是像人身上的血脉一样,不断地以经济的培养素灌输着各集。若某一条重要的通路被截断了,或某方面新开关了一条新通路,则该市集的活动范围和性质,都会因而大大的改变。

 



因为本县没有道路系统的详细地图,以致不能将全图各集的交通运输通路及其相互关系的形势,全盘表出。调查各集时,划这种地图也很困难,故只能将几个市集的状态表出,以见其余。这是本段无法避免的一个缺点。



(五)市集时间的地位次序


邹平的市集是每五天举行一次的,各市集的集期,从五天中的第一天至第五天都有算法是以十天计,如取第一天的叫一六集,第二天的是二七集,第三天的是三八集,第四天的是四九集,第五天的是逢五排十。表十二(此表略)和图三十二是县中二十九个市集的集期。看图和表就可以知道,凡是临近的集都没双重的日期的,这种没有冲突的集期布置,就令居于各集间的庄子能够在五天之内随着需要去赶几个不同的集。这事实即造成市集活动范围重复地的因素,这种集期互相顺适而不冲突的配置次序,是应着两种不同的社会需要而生的。


图三十二:全县集期分布图


第一,当一个市集的货物种类,不足供应附近乡村生活需要时,人们必须赶两个或以上的集。例如有几个庄子需要一个卖青菜和粮食的市集,同时也需要布疋和洋货等较贵重的物品,然而庄子的数目不多,其经济力只能立一个有青菜、粮食市的小集,而不能供养一个有布和洋货市等的复杂集,理由是这些货物的消费量,远不及青菜、粮食等的多,消费量少,交易量也跟着少。这从第四章各市集中各类货物的交易额数估计,就能得出来,一个洋布摊子费了一天的工夫去赶一个小集,而做的买卖只是寥寥,利钱当然是很少,算上了一天中所耗的时间和精力,是要亏本的。在这种情形下,各庄子为着满足其需要计,一方面在近处立小集,以利便日常食用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又集合多数的庄子,共同立一个大集。庄子既多,消费量亦增多,交易额数因而增大,一个较复杂的市集就可以建立起来。于是各庄子一方面在附近的较小规模的集里置最普通的必需的货物,而往较大的集场去买消费量稀少的物品。例如胡家庄集活动范围内的庄子,都来到这集来买粮食、青菜,而往花沟或田镇买杂货和布疋等物。在这情形下,临近的集就一定要有不相冲突的日期,一个庄子才能在五天中赶两个以上不同的集,去满足两种需要。五天一集有时不能供给整个生活一切的需要,有时人们需要货物而集期又未到,则不能不去赶别的集。这些情形都令临近集期不能互相冲突重复的。


第二种情形就是,一个集的消费量和因此而生的交易额,不足以供养一个商人阶级,故只好几个市集合起来,共同供养一班流动的商人,这些流动商人就轮流的赶着各集,今天赶甲,明天赶乙。在这种需要之下各临近集尤必须避免冲突的日期,例如辉李庄的杂货商人,就是轮流的赶着腰庄、龙桑树、孙家镇、王伍庄等几个市集,卖皮货的也是转动于孙家镇、王伍庄和本庄等三集之间。是以辉李庄的集期是三八,孙家镇是四九,龙桑树是一六,腰庄是五十,王伍庄是一六,虽同龙桑树冲突,但和最临近的孙家镇,和王伍庄都没有冲突。又如韩家店的茶叶、杂货等摊子是来往于城关、明家集及本集之间。段家庄的洋纱卖者是转动于明家集、城关、段家庄、周村之间。


但有时是会有些例外情形的。如胡家官庄集和花沟都是四九集期,而两集相距又只有八里,但胡家只是一个卖青菜粮食的小集,而同时又位于花沟和田镇两个大的复杂集之间。田镇离胡家只五里,集期是一六,故它虽和离八里的花沟冲突,但仍可以到离五里的田镇办货,以满足其较稀少的需要,是以集期顺序配置的原则,仍没有被破坏到。


市集的时间,在邹平虽然是五天一集,但在别的县份有三天一集的或甚至两天一集的。在欧洲中世纪时,农村的交易也是以市集作其活动中心,而其市集时间也同是在五天上下。“…自十六世纪以后,市集是在星期日,每星期举行一次,但有时是较频繁”“ 后尔(HuII)地方有一市集,集期是在每星期二和星期五”“林肯(Lincoln)地方的市集,每星期中举行三次”。


欧洲的市集期与邹平的虽不尽同,但相差是不很远。在工业革命前期的农村经济交换活动中,按期举行的市集是一种很模型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