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120】曹家齐:南宋遗民情怀与元明浙操江操琴曲

发布时间:2021-11-18

2021年10月19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一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五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家齐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南宋遗民情怀与元明浙操江操琴曲”。第十一期邀访学者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陈少明、杜斗成、姜文涛、李天纲、刘永华、缪德刚、苏杰、武琼芳、於梅舫、张国旺、张浩、张涛、赵灿鹏,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王风、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李阳出席并参与讨论。



论坛伊始,曹家齐老师从荷兰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琴论》(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An Essay on the Ideology of the Ch’in)一书中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高峰的论点,引出本次报告讨论的主要问题,即遗民与浙操、江操的关系,以及遗民琴曲为何能在元明广泛流传。本讲从四个方面展开:一、被称为“亡国之音”与“衰世之音”的浙操、江操;二、南宋遗民的心迹与情怀;三、遗民琴曲的内涵与意境;四、浙操、江操琴曲的流传与影响。


曹家齐老师在讲座现场


曹家齐老师指出,元明时期,以吴澄(1249-1333)和何乔年(约15世纪中至16世纪初)为代表,对浙操、江操琴乐进行批评,直斥其“取声于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而有吟、猱、绰、注、泛指等类,以衍长其声”的演奏方法,认为浙操、江操为“衰世之音”和“亡国之音”。但吴澄、何乔年等元明之人所听到的浙操、江操琴乐,并非在北宋时期就被人提到的浙操和江西操琴乐。从北宋到南宋,无论是浙操还是江操,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且从琴谱传承上表现最为显著。


北宋  赵佶《听琴图》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弹琴

北宋  赵佶《听琴图》


北宋时,与浙操、江操齐名的还有北操,其所据琴谱为《阁谱》,江操所据为《江西谱》,唯浙操所据琴谱不详。但从元人袁桷(1266-1237)《琴述赠黄依然》和《示罗道士》中的叙述可知,南宋建立后,《阁谱》流传到南方,不仅为朝廷推重,民间亦私相传习,且不断“媚俗整雅”,渐渐衰变,被论者与南宋国势相关联。《阁谱》虽非“浙谱”源头,但在浙地亦颇为流行,并对浙操古琴产生影响。南宋时“浙谱”源头一是韩侂胄家所藏古谱,一是张岩于互市密购其他琴谱,经张岩相合,郭沔䌷绎,刘志芳传授,至杨缵等,整理为《紫霞洞谱》。其间亦不无《江西谱》之影响。但无论《阁谱》还是“浙谱”,在流传中都不断发生变化, “浙谱”经刘志芳传授,“失其祖愈远”。杨缵和毛敏仲早年曾习《江西谱》,后虽接受郭沔传谱,并据之整理成被称为“浙谱”的《紫霞洞谱》,但其间江操与浙操的相互影响,应不难想见。综合来看,南宋时,浙操琴谱无论如何都与北宋时的浙操无直接关联,而江操亦发生不少变化,“未百年间已变三谱,愈变愈新。”


南宋 佚名《深堂琴趣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元明时期,浙操和江操琴乐之所以被指责为“衰世之音”和“亡国之音”,是因为时人认为其琴曲是宋末之声乐,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宜南渡之不可复兴”之叹,而琴曲的创作和演绎,则与汪元量(1241-1318)等人有关。汪元量的身份特征便是“南宋遗民”。元明人笔下的“衰世之音”和“亡国之音”其实指的是遗民琴乐。


元 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绢本,故宫博物院藏


弹琴

元 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宋末元初,有一个庞大的文人遗民群体,以汪元量、毛敏仲、徐天民为代表的琴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具有突出的特点,即通过创作和演绎琴曲彰显遗民的心迹和情怀。这种心迹和情怀,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忠于旧君,怀恋故国的“惓惓之意”;二是隐逸志趣。若从文学史的视角来看,遗民的“惓惓之意”与隐逸志趣,正与潇湘文学意象相因应。潇湘文学意象情景中的“恨别思归”倾向,正与“惓惓之意”相通。“和美自得”作为潇湘文学意象情景的另一个表现,通过向外扩散,凭借写出《桃花源记》的陶渊明和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的渔父,呈现出的一种悠然云野的闲情逸致,亦正和遗民的隐逸志趣相合。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綽、注等左右衍长音指法,恰恰适合这种情怀的表达。


《潇湘水云》


南宋遗民演绎的琴曲中,遗民色彩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潇湘水云》。此曲很可能不是郭沔所作,而是其弟子徐天民所传的一首古曲。其题目和十段标题意境相一致,所表达的乃是古代文人的潇湘情怀。在此意境表达中,潇湘文学意象情景的“恨别思归”和“和美自得”两个特征,得以完美结合与统一,但孤独幽思仍是其中的主要情感元素和基调,只是在表现中颇具起伏跌宕而呈豁达深邃之境界。因潇湘情怀中之“恨别思归”意境包含左迁流寓的文学传统,从而与屈原、贾谊等人的遭遇相关,而“和美自得”之意境又引申出“隐者”情思,故在宋元之际颇能成为遗民群体的情感寄托。


南宋“奔雷”琴

故宫博物院藏


因此之故,应是从元代始,这一琴曲便与遗民情怀关联在一起,从而被赋予“以寓惓惓之意”的思想内涵。但在更多的文人之间,此曲表达幽思情怀的意境,仍在广泛地被接受并加以流传,以至于清代文人在叙及《潇湘水云》时,仍表达出这种理解与诠释。但因“以寓惓惓之意”的解题被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所著录,遂使这一解题中的附加之意传播开来,被不少琴家和琴谱编纂者继承和发扬。由此再观署名郭沔的《泛沧浪》《秋鸿》和《飞鸣吟》诸曲,及署名毛敏仲的《樵歌》《山居吟》等曲,遗民演绎痕迹亦昭然可见。


《神奇秘谱》


浙操与江操琴乐在元明时期流传确实相当广泛,社会影响力亦是甚大。相关琴曲,不仅明代前期的《神奇秘谱》多有著录,明代中后期大量琴谱集出现,对这些琴曲亦多有著录。遗民琴曲之所以广泛流传,而且对以后的古琴音乐影响甚大,可从多方面加以解释。首先,就其思想内涵而言,其琴曲中表达的“惓惓之意”,有忠君的价值立场,且颂扬伯夷、叔齐、屈原等一类人物,与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念,特别是宋以后形成的忠节观相一致。宋遗民在明代被不断颂扬亦正因此故。其次,其隐逸情怀,更是切中中国传统文人入世与出世兼容的思想情怀。当然,其在明代中后期普遍被著录于琴谱,亦可能与当时汉人的民族情绪有所关联。再次,就具体的古琴研究技法而言,遗民琴曲为了表达感情之需要,丰富了具体的衍长音指法,使古琴音乐更具艺术魅力,从而与雅乐中的演奏风格拉开距离,更容易被文人们欣赏和接受。另外,明清浙江、江西的人文之盛,亦是浙操与江操琴曲得以传播的基础。


李阳老师展示古琴演奏指法


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琴曲《潇湘水云》、琴人汪元量和毛敏仲、遗民文化、古琴演奏艺术等中国音乐史及文化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王风老师专门作了评议。李阳老师除向大家演示古琴演奏的各种指法外,又专门演奏了琴曲《忆故人》,并与曹家齐老师一起,为大家琴箫合奏《关山月》等曲。


曹家齐老师受聘文研院“访问教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