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北大学者讲坛

发布时间:2018-09-21

文研新事

回顾学人群像,展示学术源流。2018年9月21日晚,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主办的“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北大学者讲坛在二教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举行。传承系列讲坛是文研院特色活动之一,旨在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的校内学者讲述北大学术传承、治学机缘与为学理念,彰显文科学者代代相承的优秀学风与风采。适逢文研院成立两周年之际,在首次“传承”讲述活动基础上延伸历史视野,六位资深北大学者围绕“学缘传承”主题,以录制视频和现场讲述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不同时代背景下他们所亲身经历的求学、教学、治学历程。二百余名师生参与活动,环坐聆听讲述。

 

 

第一位讲述者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他以视频讲述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的求学时光。厉以宁教授于1951年在沙滩红楼校区入学,历经北大由城内旧址迁入西郊燕园的转变,是少数兼有沙滩红楼与湖光塔影两段记忆的北大人。新中国成立伊始,老师们面向崭新抑或未知的前路以“贩卖者”自居,向外吸收着知识不断学习,并将其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自己的学生。陈岱孙先生教授经济学史评述先人功过的课堂互动,周炳林先生谈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罗志如先生在市场、计划经济之外的“第三种思维”,以及陈振汉、赵迺抟、张友仁先生的讲述指导对于厉先生的经济学研究和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面向年轻一辈,厉以宁先生提点青年教师在写作著书时要锤炼课程观点、融入新思想,亦勉励年轻学子多读书,勤逛书店,积极寻宝,孜孜以求。

 

北京大学经济系57级毕业纪念留影

 

哲学系楼宇烈教授在北大生活了整整六十三载,见证了哲学、人文学科于北大的传承、变迁与发展。课堂内外,他与老师们积极互动,受到了潜移默化而又润物无声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他后来的教学工作亦发挥了巨大作用。学术大家成熟而严谨的学风,激励着他在治学著述上深入浅出,沉潜飞动。身处动荡年份,学术变动频出,遗留痕迹至今仍左右着他的观念。与此同时,哲学思想的交锋同样激发着彼时年轻的哲学学生深入思考,怀有质疑,勇于批判。楼宇烈教授从中国由自觉到自律的传统文化出发,关照当下文明。他谆谆告诫在场学子,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当今社会急需的重要价值,人类之间不应弱肉强食,而应互相帮助。

 

楼宇烈教授同张岱年先生和留学生们的合影

 

“每个老师都是一本厚书”是国际关系学院袁明教授对于师者的理解。重新启封过往求学的故事,她回忆起大雪之后于未名湖畔读袁行霈先生著作时的通透与畅快,惦念着袁先生为学生亲手刻板制作的讲义。袁明教授对师者们的合力托举格外感激和珍视。这一“合力托举”是跨学科、跨地域的,它是李赋宁先生从北大遥寄到黄土高原的英语教材;是陶洁先生在恢复研究生考试之际的耐心指导;是王铁崖先生毫无保留的学术引荐;是罗荣渠先生面授的大历史观;是张广达先生笔笔改出的“大事年表”;是吴其玉先生和李元明先生开设的“中国对外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师者如斯的劝勉为她打开了一扇扇崭新的窗口,逐步养成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更让她感悟到前辈学人以“学”为本、以“学”奉己、以“学”乐群、以“学”育人的情怀与魅力。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在各个历史节点上激荡交汇并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张力,袁明教授身处其间。她认为,有幸跟随老师们经历时代,体会人生,是幸运,更是责任。

 

袁明教授与季羡林先生、Scalapino夫妇合影,1985年

 

而面向师者这本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亦读出注入生命的两种脉络:自省自立的良好习惯,与博采众长、深入坚守的学识发展。遇到季羡林先生,她不禁感慨自己的幸运;读《大唐西域记》,关注梵语贝叶经,在对梵巴语言的求索中,季先生那句“没有新东西,就不要写”的警言时常像“紧箍咒”一样萦绕在她耳畔。在北大求学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使她学有所成,不仅解决了于阗语的一系列问题,还纠正了前辈学者的一系列错误。段晴教授就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步向上攀登。她在幽默风趣的叙事中以一句“我真的做到了”回应彼时师者的期待,更劝诫台下的年轻一辈“没有新的东西不要写,没有新的发现就不是学术”,在精绝的学术领域中砥砺开拓。

 

段晴教授在传承活动现场

 

遇见北大,选择“从田野中来”的考古专业,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教授坦言,这是一场“美丽的意外”。而留在北大考古专业终身求索,则源于本科期间在天马曲村遗址进行的田野考古实习经历。那时的他,在与老师相处时如沐春风,并习得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甘二流,才会争创一流”,邹衡先生于赛克勒博物馆整理间和曲村工作站身体力行。李伯谦先生唯一的“重话”里对于青年学子的勉励,是考古人坚守的风骨。一张照片更是意义非凡——三代学者站在同一片田野地上,延续着北大最为宝贵的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而这种精神与传统共同灌注了真正意义上的北大之魂。

 

邹衡先生在曲村工作站

 

“行行重行行,碌碌未敢休”,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也有一位难忘的引路人。他进入社会学系学习时印象最深的,便是本科赴江苏昆山做社会田野调查时与恩师王汉生老师的邂逅。“王老师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我也是她的第一个学生”。两个“第一个”背后,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切期待以及学生对于老师期待的回应。“不让她感到失望,教学生教得更好一点,做研究做得更好一点”。从师弟子到同事,王老师的眼眸中一直饱含关爱。而望着王老师,周飞舟老师也在长路探索中满怀朴素的爱与敬。在王先生去世之后,周老师回到她曾经的田野地,脚踏大地面对窑洞,依然感觉师生二人在对话——这份感情不曾因阴阳两隔而断开。

 

2004年王汉生老师生日

 

犹忆袁明教授在讲述中,勾勒出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先生“一根扁担,一头书卷、一头铺盖卷,以此走向世界”的背影。百廿春秋,历史的车轮仍在向前行进。老师们尽着他们的责任,继续往前走,并将接力棒交给年轻人们。

 

两次讲述,一段传承,老师们讲述着师者的故事。而台下,老师的学生们也在认真聆听着,有所获、有所得。陈岱孙先生曾言“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教书”,周飞舟老师时常自勉“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两句话相隔几代人,却构成一种巧妙的呼应,形成向上向下的灵犀相通。

 

 

涵育学术、激活思想,学问扎根于学术史的土壤,先人的精神资源滋养后学。文研院将会带着使命感与初心继续前行,而北大学缘亦如流动的月光,洒在时代走过的足迹上,映于燕园土地与广袤万川,融入更多的个体故事与生命体验,在传承中谱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