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讲座】杰西卡·罗森:中国与欧亚草原上的黄金大墓(公元前1000至公元前221年)

发布时间:2017-05-26

海报.jpg

 

杰西卡·罗森教授系列演讲(2)

 

中国与欧亚草原上的黄金大墓

(公元前1000至公元前221年)

 

时   间:5月26日(周五)19:00-21:00

地   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多功能厅A101

主持人:林梅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包括骑兵、铁器等在内的重要社会转变相继见于草原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当时的人们利用石料、草拌泥层叠所修筑的巨大坟冢(kurgans)来窥探其统治者享有的无上权利。这些巨型坟冢、以及其中出土的金器、珠饰衣着、铁兵器和马术等物质现象,从中国的北部边陲、往西直至黑海沿岸都广为分布。本讲将以甘肃发现的马家园墓地作为典型案例,重点讨论它与欧亚草原大致同一时期的墓葬的比较。

在位于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境内的阿尔赞二号墓地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直径近100米的巨型坟冢 (kurgan)。墓主人是一对夫妇,他们的衣服上覆盖着多大千百件黄金饰品,并配有由黄金装饰的铁制兵器。与他们一起埋葬的还有一些仆从和许多的马匹。这样的物质文化现象对中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近几年在甘肃马家园墓地的考古发现,可以与草原上的那些大型墓地联系起来作比较。可以确信的是,草原人群也参与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冲突和战争。然而,中原地区长久以来的传统文化体系使得原本来自欧亚草原的物质材料,特别是铁器,在被引入后以中原独有的方式进行使用,例如铁质农具的大规模生产。

 

【主讲人简介】

杰西卡·罗森教授( Dame Jessica Rawson,1943-),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考古学家、汉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获得者,是目前中国艺术与考古领域最为活跃的西方学者之一。

罗森教授于 1976 -1994 年期间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副主任及主任,1994 - 2010 年担任牛津大学墨顿学院院长,2006 - 2011 年兼任牛津大学副校长代表。近五年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主持牛津大学“ China and Inner Asia: Interactions Which ChangedChina (1000-200 BC)”研究项目( 2011 -2016 年),担任牛津大学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 Flow of Ancient Metals across Eurasia(FLAME)”研究项目特聘顾问(2015 年至今)。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