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讲座99】侯旭东:“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

发布时间:2018-10-16

“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讲座

 

 

北大文研讲座99

“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

 

时间

10月16日(周二) 14:30

地点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地下报告厅B101

主讲人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评议人

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主持人

孙正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各种以××制度史为名的著作颇多,制度史成为史学的一大分支,学者追溯其源头到《通典》,甚至《周礼》。仔细分析《通典》杜佑“序”以及李瀚的“序”,却将所编撰的“经国礼法程制”称为“人事”或“事”,加上书中收录的诸多前人议论,让我们重新思考“制度”与“制度史”。古人所谓“制度”,最宽泛地理解,大致可概括为时人行事所依托的惯例,包含多层次内容,有圣人所立的规矩,也有各朝常行的规矩,还有治国方略,亦有一时之制或权制,除公认的圣人之制外,均可因时因势因人而损益。直到《四库全书》这类著作也只是归入“政书”,同样是用作为政的参考。

 

“制度”地位跃升到人/事之上,发生在20世纪初年,目前找到的源头有二,一是梁启超《新史学》对《通典》的看法,二是清末新政改革学制,规定的大学堂章程中“文学科大学”史学课程。清末以来,特别是甲午战败、戊戌失败、庚子事变以后,变法改制成为新式读书人中广为接受的想法,清廷亦被迫实行新政,改旧立新。

 

两股力量相合,“制度”成为时人关注的重要议题与变法或论证不同道路的重要根据。围绕政体、官制、土地制度、家庭制度等展开辩论,为改革旧法亦出现了对传统法制的系统研究,此间亦出现了“制度决定论”的看法,相信一旦采用新制,所有问题便全盘解决颇为流行。这些都无形中突出了“制度”的地位与作用,目前最早见到的制度史著作是关于“法制史”的,应与新政中法制改革相关。民国以后,不少革命者、立宪派进入各种教育机构任教,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制度史亦是产物之一。这等于赋予了“制度”某种独立的本体性地位,这其实是与“制度”在历史中所呈现的状态有距离的,需要回到人/事关系中去认识制度的实态及其变化。

 

【学者简介】

 

侯旭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与出土文书简牍,近年主要关注古代国家的形态与运行机制。出版《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2018)、《近观中古史》(2015)、《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2005)与《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1998/2015)、论文六十余篇,译著数部。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位置图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