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明之间系列讲座】贾妍:神采幽深——流转在古代近东文明之间的青金石

发布时间:2019-05-23

“文明之间:交融与再造”系列讲座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190520174510.jpg

 

“文明之间”系列讲座 · 文研讲座129

神采幽深

流转在古代近东文明之间的青金石

 

时 间

2019年5月23日(周四) 19:00

地 点

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 B102

主讲人

贾 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主持人

拱玉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请查验这雪松木的泥板匣,

解开它的青铜锁扣,

掀开它秘密的匣盖,

执起青金石板,高声朗读—

吉尔伽美什所经历的万苦千难。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开篇部分有这样的几句,很好地说明了“物质材料”作为一种有形而可视的信息载体,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这体现了一种“内容”与“形式”并举的表述传统:在这一体系下,吉尔伽美什永垂青史的王者功业,需要以与之匹配的物质材料——雪松木、青铜、青金石来承载;另一方面,它也暗示了“形式”(既包含物质形式也包含图像形式)本身所蕴含的丰富而精深的语义信息。在文字远未普及的“吉尔伽美什时代”,物质与图像分担了文字的部分使命,即以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内涵,传达某一文化群体内广泛认可的信息“意义”。对物质材料本身的观读与解析构成了洞察古代历史、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也是“艺术史”在“亚述学”乃至整个古文明研究领域内的学科使命之一。

 

上面这段文字中吉尔伽美什用以记载其英雄事迹的特殊石材——青金石,即是这样一种蕴含极其丰富的符号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寓意的物质材料。在上起苏美尔早期城邦时代,下至亚述、巴比伦帝国的三千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中,对青金石的使用和关注形成了一脉延绵有致的物质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灿若繁星的古物遗存里,也保留在浩如烟海的文字记载中。报告人将藉由“文”与“物”两方面材料,以“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陈寅恪语)的方法,尝试梳理青金石在古代近东地区流传的历史脉络,进而探讨青金石这一流转在古代近东诸多文明之间的特殊物质材料所凝聚的“跨文化”传统与观念。

 

学者简介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190520174520.jpg

 

贾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博士、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亚述帝国崛起与文化扩张研究”负责人。贾妍老师自本科起即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艺术学双学士学位,历史学硕士学位。硕士期间专攻埃及学,于开罗大学考古学系访学一年。博士阶段主修古代近东艺术与建筑史,辅修古代埃及艺术史,两专业皆通过哈佛大学博士资格考试,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近东艺术与建筑、古代艺术与神话、美术史研究方法等,主要作品为《亚述帝国之门:巴拉瓦特之门的纪念碑性、空间性及仪式性研究》。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180524185852.jpg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位置图

注: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TIPS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明之间:交融与再造”系列讲座信息。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1905201745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