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菊生学术论坛14】脱嵌的母体:传统中国贡赋体制中的食货原理

发布时间:2019-05-25

 

菊生学术论坛14

脱嵌的母体传统中国贡赋体制中的食货原理

 

2019年5月25日(周六)9:30-17:00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持人

刘志伟(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参会人员

亮(辽宁师范大学)

郭永钦(广东外语经贸大学)

和文凯(香港科技大学)

鹏(苏州科技大学)

胡铁球(浙江师范大学)

黄国信(中山大学)

黄忠鑫(暨南大学)

李义琼(浙江师范大学)

鹏(北京大学)

彭凯翔(河南大学)

邱永志(江西财经大学)

斌(北京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张亦冰(中国人民大学)

赵思渊(上海交通大学)

郑旭东(清华大学)

周曲洋(中山大学)

健(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简介】

在一个贡赋体制下,赋役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资源流动与再分配的基本构造。宋代以降,直至明初,王朝以各种方式实现对编户齐民的控制。在这样的结构中,国家汲取财政资源的基本单元是里甲制度下的配户当差,通过调动编户齐民/家户(household)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资源而实现。政府存在直接控制人民的需求,政府不存在全口径收支核算的财政观念,也不存在可操作性。

 

王朝的实物财政,主要是税粮,以及作为上供物料形式的官僚供应、军用、公共工程物资,即蒋伊所说的“官府织造,供应军需之类,均徭、里甲、杂派等费,运夫遭风被盗,修岸导河不等。”(《苏郡财赋考》)这些物资进入从地方到中央(上供),从地方到地方(协济)的物资流动。为了维持这样大规模的财政物流,贡赋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而运转,也即役使编户齐民,驱动市场交换及大规模远距离贸易商人团体。

 

从15世纪初至一条鞭法大规模开展时期,为了解决编户逋逃,以致地方政府支出无法承担的情况,各级政府以均平为目标进行财政改革,新的财政体制向可核算的方向发展。这种政策转变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政府间转移支付,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经济交换,普遍接受白银作为财政核算单位及支付凭证。

 

一条鞭法的基本财政原则确立之后,各级政府都将全口径的收入支出转换为可量化核算的数据,并以白银为主要核算单位。这促使各级政府形成了大量形态各异的会计册籍,从而强化了各级政府中实际掌握册籍的各类胥吏的权力及社会影响力。

 

另一方面,因为政府主要依赖可量化核算的财政资源,并且在较少严重外部威胁的情况下,政府更为看重税收的稳定与低风险。特别是清朝建立之后,中央王朝在政治控制中,更为看重各级政府能否严格遵守财政核算原则(奏销),而非税收能力,王朝由此出现了自我约束财政汲取的倾向(原额主义)。但19世纪之后,频繁的战争打破了原有的财政平衡,中央王朝与地方政府都不得不寻求新的财政体制。(厘金、咸丰大钱……)

 

社会控制方面,清代通过全口径收支核算及相应的册籍体系保证财政收入与资源调配,也意味着,王朝不必掌握实际的人力资源,只需保证册籍中的课税主体能够长期稳定(图甲制中户的意义)。课税主体的主要形态从而转变为各类社会中间团体,在东南乡村,宗族成为最显著的社会中间团体形态;在城市中,会馆与行业组织则是最显著的中间团体形态。例如福建的粮户归宗、巴县的“铺户应差”都显示出地方政府认可甚至鼓励这种趋势。

 

这些社会中间团体内部,主要以合股、契约的形式协商财政负担,这是为何今天我们在徽州文书中看到了大量的赋役合同。地方政府对这些契约持默许的态度,这意味着,至少在18、19世纪之交,相较于传统的中央王朝与编户齐民关系,民间社会从贡赋体制与市场原则中衍生出的协商机制、交换机制日渐成为政治原则的一部分,地方政府无法脱离这些政治原则而正常运转。在这个意义上,市场原则似乎正从指令性经济中脱嵌而出。

 

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直到19世纪初,中国社会中普遍而活跃的市场交换是以各类社会中间团体为主体的,这些社会中间团体之间的经济交换都相当依赖于习俗经济所提供的信用。个人仍然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另一方面,同样因为市场交换依赖于习俗经济,中国社会中的市场原则始终没有上升为王朝的“关键议程”,从而并未改变整个王朝的政治原则。

 

【会议议程】

上午(09:30-12:25)

09:30-09:45

主旨说明:刘志伟

 

09:45-10:05

发言:

周曲洋:宋代两税法的收支核算

10:05-10:35

对谈:李义琼、张亦冰

 

10:35-10:55

言:

斌:明代的财政核算技术

10:55-11:25

谈:郭永钦

 

11:35-11:55

言:

亮:明代徭役的流动性

11:55-12:25

对谈:侯

 

下午(13:30-17:00)

13:30-13:50

言:

赵思渊:清代土地登记与土地市场

13:50-14:20

对谈:凌

 

14:20-14:40

言:

健:清中后期的漕运会计及其转向

14:40-15:10

谈:黄忠鑫

 

15:30-17:00

评:

彭凯翔、和文凯、刘志伟

综合讨论:

胡铁球、黄国信、邱永志

 

【联合主办】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商务印书馆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位置图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